陳懷軍
【關鍵詞】 作文教學;素材;方法;即興;積累;修
改;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103—01
作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語文教學質量的瓶頸所在。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不會寫、不愿寫的問題非常突出,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作文教學應該著重解決的問題。
一、深入生活,提取寫作素材
“語文即生活。”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經典誦讀會”、“貼鼻子游戲”等。學生只有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作時才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而發(fā)。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處理好“立意”與“生活”的關系。教師要摒棄“預先立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提取所要表達的中心,然后從所要表達的中心來對照生活,并對生活素材進行詳略、取舍的加工。如,在“環(huán)保從我做起”活動中,可以先讓學生深入社區(qū)、環(huán)衛(wèi)處進行采訪和調查,然后寫倡議書、制作環(huán)保宣傳畫、開展衛(wèi)生清掃活動……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學生深刻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反思自己平時在環(huán)保方面的陋習,習作會相對成功。
二、文本引路,掌握寫作方法
學文的目的是為了寫文。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典型文本的寫作方法,并安排恰當的小練筆,達到學用結合的目的。如,學習了《頤和園》一文,筆者要求學生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以“西王母主題公園”為題進行習作,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重點抓住分寫部分,按照“音樂噴泉——休息娛樂區(qū)——水景觀演區(qū)——橡膠壩”的順序,分別描寫公園景色。又如,在教學《尊嚴》一文時,引導學生記住本課的寫作方法,學習寫人物時從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方面入手,注意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將人物寫“活”。有了方法支撐,寫作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三、即興作文,提高表達能力
語文課前利用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講講課間發(fā)生的事或上學、放學路上的見聞,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為作文夯實基礎。作文課上,在明確習作要求后,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構想大膽說出來。如,在指導“ⅹⅹ,我想對你說”時,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想跟誰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再讓他們講講準備說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想勸爸爸戒煙,有的想建議媽媽別再過分寵愛自己,有的想感謝老師的培育之恩……作文課也是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中進行,覺得有千言萬語想對別人傾訴,寫作就變成了一種很自然的事情。
四、廣聞博覽,積累好詞佳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經典的書,是學生“原始資本”積累的需要。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少年兒童喜愛的中外文學名著,并適時開展諸如講故事比賽、寫成語比賽等活動,有意識地讓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摘抄名言名句,積累習作素材,豐富習作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背誦、抄錄和仿寫課文中精彩的語句或片段,并堅持每天閱讀兩篇文章,將優(yōu)美詞句摘抄下來。長期堅持,學生養(yǎng)成了愛讀書、摘抄讀書筆記的好習慣,積累了豐富的精彩詞句,習作時就會有詞可用,信手拈來。
五、反復修改,提高習作質量
葉圣陶說:“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改的能力。”好的文章都是經過反復修改而成,沒有一氣呵成的佳作。學生在完成習作后,先自己讀,發(fā)現不足及時修改,再讀給家長聽,請他們提出好的建議再做修改,然后讀給同桌聽,虛心接受他們的合理建議,最后與好朋友交換改。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鑒賞能力。經過一次次修改,學生一定會寫出更成功、更精彩的習作。
六、激勵評價,增強寫作自信
激勵評價應貫穿在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批改和講評環(huán)節(jié),尤其需要激勵。特別是對那些問題比比皆是的“劣作”,教師應該挖掘其“閃光點”,并與學生一起商量提出修改意見,讓其樹立“我能寫”、“我能寫好”的自信心。對于優(yōu)秀作文,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走上講臺朗讀。在習作批改中,不管是“旁批”、“眉批”還是“總批”,都應該堅持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對于習作的精彩之處,可以用醒目的波浪線標出,添加一些簡短評語,如“這段寫得非常精彩”“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等等。要知道,教師的舉手之勞,有可能使學生受到巨大的鼓舞。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