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聞
地處低緯度低海拔地區(qū)的紅河谷,堪稱云南所有江河谷地里離昆明最近的“熱區(qū)”,直線距離僅約200公里。在海拔不足400米的紅河谷底,常年溫暖,熱量充足,芒果、荔枝、香蕉、菠蘿、木瓜、甘蔗等數(shù)不勝數(shù)的熱帶水果常年不斷;茉莉花、鳳凰花、木棉花、杜鵑花等各種鮮花追逐著季節(jié)次第綻放,從不間斷的哀牢山清泉灌溉著一年兩熟的水稻,如此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難免讓人聯(lián)想起“膏腴之地”迦南。而生活在此地的傣族、彝族、哈尼族依然保存著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傣族支系花腰傣,被認為是延續(xù)至今的古滇王國后裔,其炫目的服飾和獨特的習(xí)俗,被蒙上神秘色彩……
玉溪——峨山——新平——元江,這一趟行程,均囊括在玉溪旅游西環(huán)線之內(nèi)。這是一條真正的黃金旅游線,從昆明出發(fā)不過區(qū)區(qū)400公里,我們的軀體每天不曾愿意休息,身心卻每天都極度休閑。如果非要給這趟行程一個時髦的定義,那一定是“尖”端上的完美旅程。
腳尖上的磨盤山
老牌戶外勝地磨盤山,離昆明200公里,距新平縣城僅20公里。因山體形如磨盤而得名,20年前這個公園對外開放時,對旅行者而言還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山頂盛開的馬櫻花和連綿的高山草甸、森林湖泊、茫茫云海等非同一般的景觀,為它的美麗本性打上了標(biāo)簽。在云南各種奇山名峰中,這座山絕對屬于“悶騷”型山峰,不親自用腳尖觸碰一次,你決然領(lǐng)會不到它的奔放。你可以選擇用腳尖體驗攀登的過程之樂,也可以選擇把腳尖踩在油門上體驗直達山頂大草甸的暢快。磨盤山的山道相當(dāng)適合自行車速降,披掛行頭,從山頂呼嘯而下,這是何等的“拉轟”。
山頂?shù)臍夂?,一日多變。雨水在不知不覺中消失,風(fēng)卷殘云,陽光重回大地,卻是另一番大氣象。磨盤山頂,四野遼闊,東側(cè)山崖較陡,迷霧從森林中蒸騰。遠眺楊武壩子如夢似幻,云霧纏繞。據(jù)說在這塊高崖之上,有人曾看見了佛光,其實那是自己的身影,被播放在通天的大幕上。
我們抵達森林湖時,天光已晚,一縷殘陽照在湖畔小屋上,濃霧也變?yōu)榻瘘S色。這里是高山垂釣的好世界,磨盤山里長大的魚,生態(tài)到哪個程度,要釣了、吃了的人才知道。
晚飯也在山里,吃的是磨盤山傳奇名宴一一百花宴。鮮花做菜,一向是云南傳統(tǒng),但集眾人智慧一口氣數(shù)出了攀枝花、藤子花、南瓜花、杜鵑花、櫟樹花、三七花、石榴花、老鴉花、黃花等品類,仍然沒能全部猜出。當(dāng)晚連品的都是花茶,喝的都是花酒。
舌尖上的戛灑
紅河谷深處,哀牢山護佑著小鎮(zhèn)戛灑。碧綠的稻田果園深處,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夜市人如潮涌,怎么看也不像個小鎮(zhèn)。戛灑是傣語譯音,意思是沙灘上的集市。戛灑是花腰傣的主要聚居地,20世紀(jì)末期,隨著神秘花腰傣文化的廣為人知,戛灑奇特的人文風(fēng)情、自然風(fēng)光、饕餮美食,迅速聲名遠播。當(dāng)高大的木棉樹、芒果樹、鳳凰樹開始在路邊出現(xiàn)時,意味著戛灑近了。作為中國知名旅游小鎮(zhèn),戛灑是白駕愛好者云集之地。人到戛灑,相機不會有空,舌頭也絕不能閑著。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大檳榔同旅行時,正值花街節(jié),戛灑江邊,酸角樹下,頭戴斗笠的盛裝花腰傣在野外張羅湯鍋招待米客。十年之后,“糯米飯、干黃鱔、腌鴨蛋、二兩小酒天天干”的秧籮飯香味還沒忘記,湯鍋已成戛灑美食象征,而一處集花腰傣歌舞表演和傣家菜融為一體的高端休閑美食會所——花腰宴舞,也是奢華的極至享受。
哀牢山耀南村地處高山區(qū),氣候清涼,口味和河谷地區(qū)的傣味完全迥異,當(dāng)?shù)厝€臘肉再次觸動眾人味蕾。臘肉本不是稀罕之物,但此地山高林密,據(jù)說臘肉腌制過程中能采天地之靈氣,但更有說服力的原因是這山里的豬肉品質(zhì),豈是城里的飼料豬肉可比。臘肉上桌,香氣四散,卻不油膩,有人口即化的快感。耀南的鄉(xiāng)里人家,土豬火腿、三線老臘肉,更是一絕,主人李興明帶我鉆進腌制下作間,但見臘肉林中,暗浮動,頓時無比懷念小鍋酒。
戛灑之夜,享受夜生活之都的夜。戛灑的酒吧一條街,氣勢絕非中等縣城能比,幾十間清一色的竹樓酒吧,沐浴在紅河谷之夜清涼的微風(fēng)中。燈光搖曳處,美女風(fēng)姿綽約。畢竟是熱帶地方,當(dāng)白日暑氣散盡,夜色開始撩人,“小香港”的酒吧街,成了所有人匯聚的另一個戛灑。每天晚上十里八鄉(xiāng)的花腰傣文藝表演團隊都會自發(fā)來這里全開放演出??粗莩?,我把舌頭伸進芒果汁,任一股新鮮順著舌尖,銷魂地流人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