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芙蓉
摘 要:閱讀與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起到了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要從知識積累與心得感悟兩方面進行突破,為此,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創(chuàng)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教學改進
小學語文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學科,無論在哪一學段都發(fā)展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與思辨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1]。語文是由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幾大板塊構成的,其中閱讀與寫作是集中考察學生能力的方式,歷來為教師所重視,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能保證小學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因此,我們要在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夠性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縱向來看,小學語文教學知識構成更為復雜,難度也更大。學生不僅要積累相關的學科知識,同時也要不斷磨礪自己的學習技法與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式,而這些問題主要來自教師與學生本身。
1.教師占據(jù)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意義在于學生與教師的配合,既要滿足課堂目標的有效達成,又要促使課程內(nèi)容實現(xiàn)戲劇化生成,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體現(xiàn)。雖然課程改革的推進已經(jīng)讓教師的思想有所轉變,但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仍被教師占據(jù)著。無論是課堂閱讀教學還是課下的寫作練習,教師始終站在俯視的位置上,帶領學生學習,甚至在課堂教學中不允許學生有任何偏離的行為,這都是對學生能動性的遏制,在弱化學生地位的同時也弱化了課堂互動與生成的效果,讓學生更為焦慮,對于學習內(nèi)容也產(chǎn)生了難以接受的局面,嚴重阻礙了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開展。
2.學生思想與行為的雙重惰性
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發(fā)展都是一個主動接受與探索的過程,輕易得到的知識只是暫時填充了學生的儲備,并不能得到質(zhì)的飛越,所以只有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從本質(zhì)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質(zhì)量[2]。長時間的牽引性學習已經(jīng)讓學生產(chǎn)生了嚴重的惰性,這種惰性不僅體現(xiàn)在行動上,更體現(xiàn)在思想上,放任不顧只會讓局面更為嚴峻,而這也是嚴重阻礙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問題,亟待我們從根源上進行解決。
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改進策略
從教學實踐來看,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存在著直接的聯(lián)系,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打通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隔閡,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實效,滿足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需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利用閱讀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利用寫作提升文字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夯實基礎。
1.倡導自主學習,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互動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背景下倡導自主學習的策略,對于幫助學生拓展語文教學知識,提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互動性,豐富寫作內(nèi)容的具體性和層次性,具有顯著的功效。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體系性,部分學生缺乏參與寫作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我們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實效性,借助自主學習,進行語文教學的互動與溝通,幫助學生形成教學的認同意識,引導學生通過提升閱讀意識與寫作意識,充分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營造起立體化、互動式的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環(huán)境,滿足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課程改革的要求。
2.重視任務的設定,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
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知識獲取與能力發(fā)展都有較好的幫助作用,那么如何用好學習策略的利劍也是教學需要重視的問題。學習的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基點,對于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也是一樣,那么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我們要權衡利弊,思考這一目標是否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之初制定好適合學生能力發(fā)展的目標才能保障課程的有效進行,因此,教師要在研討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找準學習的切入點,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引導與幫助才能保障學習的效果切實有效。為了達到學習的目標,明確的考核制度也是不可缺失的,只有在運用恰當?shù)目荚u手段才能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滿足自主學習的要求,并讓創(chuàng)新型策略發(fā)揮最大功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效率。
3.重視素材的使用,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應用
積累語文閱讀與寫作素材不是簡單的搜集與整理,而是要通過創(chuàng)新整合以及二次創(chuàng)作的方式,將高質(zhì)量的文化內(nèi)容轉化為自身的素材,提升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認知,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后,記錄下自己的感受,為閱讀內(nèi)容的積累和寫作素材的進一步應用打好基礎。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進行名篇美文欣賞的時候,可以進行簡短的溝通,讓學生依據(jù)文字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感受,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并能做到學以致用,提升對文化的感受力,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效果。此外,要想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語文學習的開展,我們要鼓勵學生學會將寫作知識和生活相互結合[4]。文字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如何讓閱讀與寫作回歸生活本身,是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教學實踐中,讓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獲得更多的體悟,滿足學生對語言文化的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難點就在于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能夠抒發(fā)對事物的看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我們也要將閱讀與寫作當作學生生活的有效延伸。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不僅要滿足考試的要求,更要滿足學生自身的要求,成為思想與情感的有效載體,樹立健全的人格,實現(xiàn)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殷經(jīng)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1):218-219.
[2]史超華.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8(15):64.
[3]高紅英.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J].讀與寫,2017(35):104.
[4]龍統(tǒng)均.淺析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