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白翎
我們班經常會刮一些“流行風”。有的“風”來去只要幾天,有的“風”卻越刮越烈,有的“風”還會反復登陸多次呢!
“同學們,下課了……”伴隨著老師的這句話,許多同學像變戲法似的,從書包里掏出一件件還未編完的飾品,小心翼翼地編了起來,當然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些心靈手巧的女生。瞧!我的同桌正靈巧地在一只“龍蝦”身上翻動著,只見她一會兒收手端詳,一會兒低頭編織,那一絲不茍的樣子顯得很專注。終于,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耶!編完嘍!編完嘍!”“今天我也剛編完了一個兔子?!绷硪粋€女生興奮地說道。然后,兩人又湊在一起交流編織技藝……由于編織的工程浩大,許多同學想早一點兒完工,于是一些心存僥幸的同學就在課堂上“趕工”了。你看:小白的雙手正在抽屜里不停地忙活著,眼睛一會兒看老師,一會兒看手中的作品,仿佛一個心虛的賊。再看她的神情,一會兒故作鎮(zhèn)靜,一會兒又假裝專心聽講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伤自捳f:“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蓖瑢W們的這些小把戲怎能逃過老師的法眼!于是老師一聲令下,一陣“編織風”就這樣煙消云散了。
一“風”未平,一“風”又起,剛送走了“編織風”,“養(yǎng)蠶風”便迅速席卷全班。這次的“養(yǎng)蠶風”來勢兇猛,幾乎一夜之間,無論男女同學的手中都有了一盒蠶寶寶。教室里、走廊上,甚至衛(wèi)生間,都成了同學們交流養(yǎng)蠶心得的好場所,他們或三個一群,或五個一伙,隨時交流、討論著蠶的生長情況和養(yǎng)蠶要注意的事項。蠶養(yǎng)得好的同學,臉上洋溢著自豪和歡笑;養(yǎng)蠶失敗者則悶悶不樂,幾天難見笑容。一茬兒蠶養(yǎng)下來,許多原本不怎么在一起玩的,成了鐵桿哥們兒;而一些原本對蠶一無所知的同學儼然成了“養(yǎng)蠶專家”,不僅對蠶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而且一說起蠶來,就能從我國古代的養(yǎng)蠶史講到“絲綢之路”,從養(yǎng)蠶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講到對外文化交流的作用,真是無所不知,讓人欽佩不已。
現(xiàn)在,我們班最流行的“風”要數“石頭、剪刀、布”了!這陣風已經是第三次登陸我們班了??蓜e看這游戲土里土氣,極為幼稚,可在我們手中,卻能玩得其樂無窮。同學們用“石頭、剪刀、布”來找“親戚”,只要一下課,隨處可見:“來,我們來玩嘛!”一位男同學向另一位同學發(fā)起挑戰(zhàn)?!昂冒。l怕誰?。≥數娜艘汹A的人‘哥哥,怎么樣?”“好??!石頭、剪刀、布——”“哈哈!哈哈!我贏了!耶!以后我就是你哥哥了!來,叫聲聽聽!”贏的同學十分得意,眼睛瞟著對方像一個得勝的將軍——不可一世。為“哥——”輸的同學滿臉無奈,極不情愿地從嘴里擠出了一個字?!鞍?!”贏的同學捧腹大笑起來。“哎——哈哈!”輸的同學不知為何,竟也哈哈大笑起來!真是怪哉!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我們班的這一陣陣 “風”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友誼。不知道再過幾天會刮什么“風”,但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