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鋒 栗素紅 徐明 程于君 李強 吳學智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動態(tài)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為探究對象,利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39例,參照組實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實驗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治療。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參照組治療前后的焦慮狀態(tài)評分以及臨床癥狀積分。結果:實驗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評分以及腹痛、燒心和惡心等臨床癥狀積分均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患者的胃炎程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焦慮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322.4+8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115-01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是由反流入胃的腸液和膽汁損害胃粘膜屏障而引發(fā)的炎癥[1]。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腹痛、胃灼熱以及惡心,患者常被焦慮和煩躁等不良情緒所困擾,嚴重影響著其日常生活和工作[2]。本文選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6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為探究對象,分析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動態(tài)影響,現說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7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為探究對象,利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39例。實驗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25-62歲,平均年齡(437±61)歲;病程08-25年,平均病程(165±053)年。參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4-63歲,平均年齡(435±58)歲;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71±062)年。實驗組患者與參照組患者的年齡和病情等基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8例分為2組各39例,參照組實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實驗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治療。
121參照組患者實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曲美布?。ㄌ旖蛱镞呏扑幱邢薰荆?,01g每日3次;鋁碳酸鎂加混懸液(揚州一洋制藥),15g每日3次,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丹麥靈北制藥有限公司),早晨及中午各1片,治療時間為一個月。
122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治療。給予解郁湯,藥方組成:柴胡12g白芍18g、黨參15g、木香15g、茱萸3g、厚樸9g、半夏12g、黃連6g、枳實12g、炙甘草5g、郁金15g。舌苔淡黃者:加梔子10g與丹皮10g;膽胃蘊熱者:加蒲公英30g與炒薏仁15g。每劑加水約為1000ml,煎至成300ml,早晚餐30分鐘后服用150ml,治療時間為一個月。
13評價指標
(1)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參照組治療前后的焦慮狀態(tài)評分。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評定: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越穩(wěn)定。
(2)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參照組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積分。采用診斷標準擬癥狀積分表進行評定: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越佳。
14數據處理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評分以及腹痛、燒心和惡心等臨床癥狀積分均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與表2。
3討論
胃-幽門-十二指腸功能的協(xié)調運動失常是引發(fā)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而過量吸煙與飲酒、消化性胃潰瘍與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都會破壞胃十二指腸功能,從而引發(fā)幽門功能受損和胃部排空受阻,導致反流物質中胰酶與膽汁損傷胃粘膜[3]。中醫(yī)認為,膽汁反流性胃炎屬于“胃痛”與“膽癉”范疇,發(fā)病部位與膽肝密切相關。膽肝互為表里,膽汁借助肝部幫助機體消化,倘若肝的疏泄功能不能正常運作,將會引發(fā)膽汁反流,加之患者的焦慮情緒,使得肝氣郁結而使病情加重[4]。本研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能夠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腹痛、反酸等臨床癥狀。解郁湯中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半夏、黃連、厚樸、黨參、木香、枳實等,其具有疏肝理氣和健脾益氣的作用[5]。藥方中的柴胡可以減輕膽鹽對胃黏膜的損傷;枳實能夠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防止膽汁反流;用半夏之辛溫,以黃連之苦降,兩藥合用,辛開苦降,疏理氣機,和胃降逆、開郁散結之功。上述諸藥協(xié)同發(fā)揮功效,不僅可以對損傷的胃粘膜進行修復,還能減輕胃粘膜炎癥,調節(jié)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
本文的最終探究結論顯示,實驗組患者焦慮狀態(tài)評分以及腹痛、燒心和惡心等臨床癥狀積分均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合上述探究結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患者的胃炎程度,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越,高磊,郭玉卿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動態(tài)影響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23(9):186-187,189
[2]王月忠.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療效的觀察[J].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7,16(2):81-81
[3]吳文,謝樺彬.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療效[J].醫(yī)療裝備, 2017,30(16):79-80
[4]羅智慧.疏肝解郁湯治療原發(fā)性膽汁返流性胃炎并焦慮抑郁臨床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7,23(11):27-28
[5]李榕萍,曹雯.養(yǎng)心疏肝和胃法治療原發(fā)性膽汁反流性胃炎伴焦慮抑郁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6,35(20):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