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輝
(鄞州實驗小學,浙江 寧波 315190)
案例:上課鈴聲響后,教師由于處理手頭上的一些事物,上課姍姍來遲。這時,學生A低聲說道:“老師也遲到了,還穿著皮鞋。”雖然只是輕聲的幾句抱怨,但也折射出學生對“教師可以違反規(guī)則,卻要我們遵守”的這種不公平現(xiàn)象的不滿。
分析:開學初,教師總是會定下種種規(guī)則:上課不許遲到、要穿運動服、不許穿皮鞋……但在實際上課過程中,教師卻經(jīng)常因為種種原因上課遲到,或者因為思想不重視,自己穿了皮鞋。學生遵守了規(guī)則,自己卻違反了。這樣一來,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慢慢松懈,規(guī)則感慢慢淡化。
總結:散播一種榜樣,建立一種態(tài)度。對學生而言,教師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所以,如果想要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規(guī)則,單單依靠灌輸和說教式?jīng)]有用,教師自己必須要身體力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注重日常課堂上自己的形象和言行,樹立良好的榜樣。
案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搬墊子接力比賽。賽前,教師要求學生在比快的同時也要把墊子疊整齊。比賽開始后,第1組學生非常迅速地完成了比賽,但是,墊子卻東倒西歪。當教師宣布第2組獲勝時,他們就很不服氣。最后,教師重申了一下比賽規(guī)則,因為他們沒把墊子放整齊,所以失去了這個寶貴的第一。最后,第1組也只能接受這個現(xiàn)實。在第2輪比賽時,第1組吸取了前1次的教訓,墊子放得既快又好,最終,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分析:學生在比賽后的各種不服氣都是由于覺得不公平產(chǎn)生的。所以,在進行比賽前,教師要結合比賽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比賽規(guī)則,并提醒學生在比賽中要遵守規(guī)則。在公平的前提下做好學生的裁判,在宣布成績時做到有理可依,讓學生心服口服。
總結: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體育課也是如此,在有別于其他學科的開放式課堂上,如果沒有規(guī)則體育課將無法順風順水地開展下去。而且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充滿規(guī)則的社會, 且小學階段又是孩子們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一時刻讓孩子們養(yǎng)成規(guī)則意識非常重要。在比賽中結合課堂常規(guī),如接力結束排好隊的才算比賽結束;比賽過程中加油聲最熱烈的給予加分等等。
案例:在進行400m測試時,學生A由于體形較胖,出發(fā)一段時間后就堅持不住,開始走,最后成績沒有達到及格標準??荚嚭?,筆者詢問了他的身體狀況,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拼盡全力,身體一難受就開始放棄了。筆者教育他:耐久跑就是考驗自己的意志品質。只要做到堅持,不放棄,肯定是能合格的。A同學欣然地點點頭。過幾天第2次測試時,他始終在堅持,最后沖過終點時他攤到在地上,雖然累,但是臉上還是掛著滿意的笑容。同學們也因為他堅持不懈的品質,為他獻出了掌聲。
分析:教師經(jīng)常會在文化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生聽過之后,由于沒有親身體驗,印象不夠深刻。而體育課剛巧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實踐的平臺。學生在耐久跑中可以體驗如何做到堅持,不放棄。在球場上可以體驗如何做到團結協(xié)作等,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各種精神的重要性。
總結:運動項目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對抗性強的特點,人們在參加體育鍛煉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因此,體育運動本身可以培養(yǎng)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團結友愛等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使人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在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到獨生子女時代,急需培養(yǎng)青少年團結合作、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等多方面的品質,而體育在其中可以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體育教師要關注課堂,及時給學生以引導,可能教師的一句激勵和加油會成為孩子成長道理上的一塊基石。
案例:在一堂公開課中,以學生A為首的部分學生特別調皮,不時地講空話并且在課堂中影響其他學生,不配合上課教師,一度使氣氛顯得很尷尬。課后筆者了解了情況,由于是借班上課,該教師經(jīng)驗不足,沒有與同學們進行課前交流。之后,筆者教育這些學生:他們代表的是整個班級的形象,不要為了自己一時的快樂而影響了集體的榮譽。最后,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第2次公開課中,上課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改觀,課后整個班級的課堂狀態(tài)受到上課教師的好評。
分析:小學生玩性比較大,思考問題不全面,有時他們覺得好玩就破壞了班級紀律。所以,在重要活動前,教師對學生要做好引導,讓他們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如果在課前,教師就告訴學生:今天有很多人來聽課,你們代表的是整個班級的形象。學生一聽集體榮譽感就上來了,課堂紀律肯定比不提醒學生要好很多。
總結:孩子是集體中的一員,集體的榮譽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通過實行小組捆綁式管理和評價來刺激孩子的行動力,約束孩子的行為是十分有必要的。促進孩子們的自主管理,自主合作學習,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它將生生緊密地結合起來,不僅能實現(xiàn)學生互助的有效性,還能發(fā)揮激勵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案例:學生A性格比較內向,并且體育成績也一般,所以,筆者對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在一次籃球課后,其他同學都準備回教室,唯獨學生A跑向了角落,把遺落在角落里的一只籃球撿了回來。頓時,該同學愛護公物的形象在筆者心中高大了起來。筆者馬上把全班再次集合,表揚了A同學愛護公物的品質,并且宣布這學期A同學課堂分為A,希望其他同學向他學習。由于受到A同學的影響,之后的體育課,愛護公物的同學明顯比之前多了許多。
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后,要及時鼓勵表揚。在肯定被表揚同學品質的同時,也使他成為了身邊同學學習的榜樣。教師再做適當?shù)囊龑?,對整個班級將會是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
總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除了教師外,在體育課中每一位學生都愿意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即時評價,激勵好的學生做得更好,動員其他學生向他學習,產(chǎn)生學習興趣。比如,在教隊列中的立正姿勢時,發(fā)現(xiàn)有同學昂首挺胸,站得很直,教師就可以即時夸獎:“大家看,他多像威武的解放軍!我們跟他比一比,看誰比他還棒!”受表揚的學生聽了站得更好,其他學生也紛紛效仿。這既表揚了這位學生,又給其他學生樹立了一個榜樣,使大家有一個學習和超越的目標。
案例:2個班級進行籃球對抗賽,A班實力強勁,在大比分領先時,B班學生心態(tài)失衡,犯規(guī)動作比較大??吹竭@個情形,筆者馬上對比賽進行了制止,對B班隊員進行了批評,并叮囑他們要冷靜,隊友間要信任,多傳球。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尊重愛護對手。比賽重新開始后,氣氛緩和了很多,雖然B班還是沒有贏得比賽,但是比之前多得了很多分。
分析:小學生有集體榮譽感,并且好勝心強,動作容易出格,所以當學生出現(xiàn)很重大的錯誤時,要及時制止并教育,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比賽態(tài)度。這樣,既讓學生懂得遵守規(guī)則,又能做到為他人著想的品質。
總結: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要求身體力行的課程,學生需要直接從事大量身體練習才能實現(xiàn),所以課堂上肢體碰撞難以避免,這些互動作用往往會引發(fā)沖突。比如,籃球教學比賽時肢體動作過大、跑步游戲時不小心把同學絆倒,學生常常因為一時情緒難以控制,造成言語肢體上的沖突。除了平常要嚴抓課堂常規(guī),靠行為規(guī)范約束孩子外,教師在上課時也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發(fā)現(xiàn),果斷處理。鼓勵孩子勇于認錯,善于改錯。處理過程中尊重學生人格,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