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鄰
守 夜
故鄉(xiāng),雖不比江南,多湖,多蓮,多青苔的石橋。杏花春雨,還是有的。驚蟄初過,密密的雨絲兒,就飄起來。一斜,就落到壩上的蘆葦?shù)亍?/p>
蘆葦?shù)乩?,似乎依然平靜,只濕潤了很多,漉漉的。誰知道,平靜之下,數(shù)不清的葦芽兒,正攥緊拳頭,使勁往上頂。試探著,試探著,終于鉚足勁兒,擠出了頭。剛睜開眼睛,想瞧瞧外面,一滴雨珠兒,恰巧落在睫毛。尖尖的腦袋,頂著一顆圓圓的露珠,似委屈的淚珠兒——剛剛憋了一冬,不及歡喜,又迷住了眼睛。微風(fēng)心疼了,過去急忙擦干……
雨多深,葦芽就多長。葦芽兒,牽著春天的衣袂,一個勁地往上躥。沒幾天,蘆葦就齊腰了,撒出綠綠的,柔柔的新葉。三月風(fēng)過,唰唰地,不知是葉子響,還是蘆葦在抽節(jié)。三月老,四月到。年輕的四月,給一畦畦蘆葦,捧來了韶華。不必說寬寬的,長長的葦葉,宛然一葉葉細鏤的翡翠;不必說綿綿的翡青,一色漫過去,染碧了天邊;不必說輕風(fēng)拂過,起伏的碧浪,送來縷縷清香。單是一枚葦葉,舒展開來,就洋溢了四月。
晨霧還未散盡,初醒的葦葉,噙著透明的露珠,迎著微風(fēng),輕輕顫動。露珠兒,滿葉子跳動。滾到這邊,葦葉傾過來,滑到那邊,葦葉側(cè)過去。有趣的是,露珠兒,從不見跌下來。日光過處,葉尖的露滴,晶潤潤的,真成了五彩的瑪瑙。折一葉,含在嘴里,甜甜的,涼涼的。一聲鳥鳴,驚起葦葉,瑪瑙落下來,濺開無數(shù)金光。
這時候,挨著葦田,新搭了許多庵房。是村民們,用來守夜的棚子。守什么呢,就是那些碧玉般的葉兒——山地多,壩地少,不是誰家都有葦田。庵房不少,沿著壩路星散,長長的一溜。路坎下,就是一片埃一片的葦田。三角的窗口,正對著蘆蕩。四月的多半夜,就靠它過了。不知大人如何,小孩子,是喜歡庵房的。常常纏住他們,哭著嚷著,要到庵房守夜。至于結(jié)果,自然多半不被應(yīng)允,很少有誰例外。
幸運的是,比起別家的孩子,我稍稍能寬松點。因為,有人做伴兒——就是前門的二爺,兩家的葦田,緊緊挨著,跟二爺守夜,是我樂意的。從小,就在二爺懷里滾大。他那濃濃的泥土味兒,粗粗的胡子茬,長長的銅煙鍋兒,都熟悉地同自己的指頭一樣。二爺帶著我,母親也很放心。于是,小小的庵房里,爺倆兒,過了很多夜晚。
壩子里,葦葉依著葦葉;庵房里,我依著二爺。泥土的潮氣,托著葦葉的芳香,彌漫在寧謐的夜空里。四月的村莊,不由得醉了。睡意還沒上來,二爺就磕著煙鍋,說些古老的事兒。故事很長,也很多,似乎一輩子,也說不完。不安分的我,時時探出頭,數(shù)數(shù)天幕的星星,又點點葦蕩的螢火,看究竟哪兒的多。隱隱的銀河,落在遠遠的天邊,似乎接著葦葉。二爺指著銀河,緩緩開了口:很久以前,天地相去不遠,銀河凡間相連。銀河邊,一個窮孩子,放著頭老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有一天,織女和姐妹們,下來凡間……大多時候,故事還沒完,二爺臂上的我,已睡熟了。
逢著下雨,是睡不著的。急雨時,密密的雨珠子,砸在葦葉上,噼里啪啦的。四下里,只有迷離了的雨聲。伸長耳朵,也聽不到別的響動。葦葉濺起的水霧,籠起庵房。綿綿的涼意,涌了上來。不由得,我偎緊了二爺。而他,則把大半被子,扯在我身上。疏雨時,不緊不慢的雨滴兒,打在葦葉上,滴滴答答的,格外有味兒。
四月稍尾,是蘆蕩熱鬧的時節(jié)。各家各戶,都拎著竹簍,穿阡過陌,來到葦田。攀彎高高的蘆稈,擷下青青的葦葉——隔幾天,就過端陽。端陽,滿滿一口兒粽香。
梨 花
那時候,村莊的日子在犁上,犁上醒來,又犁上睡去。
天色微明。喔喔的雞鳴,剛剛繞過籬墻,和著睡意,輕輕披在村莊肩頭。父親就牽過牛,掮起犁,出了院落。犍牛默默走著,父親默默跟著。山路多草木,挑著露珠兒的垂絳被驚醒,氣惱地砍過牛背,又打在父親胸前。不多會,父親的衣衫便濕了大半,而牛背,一把過去能捋出水來。
到了田頭,并不急著開鏵,得讓牛背散一散。趁空兒,父親蹲在田埂,點一鍋煙,細細地磕著。如豆的煙星,隱顯得,忽暗忽明,似一只螢火。一會兒,螢火遠了,牛背也干了許多?!盎镉嫞搫由砹恕?,父親拍拍它的耳朵,套起了犁。
一聲響亮的“嗨喲”,犁尖入地,黃土從睡夢中醒來。它翻過身子,爬上了犁背,奔跑著,嬉鬧著,灑下銀鈴般的歡笑。累了滑下犁來,只好側(cè)在犁旁,一副不甘心地望著父親和犍牛的背影。泥土起起落落,一道深深的犁溝,鐫在了黃土地上。長長的,宛若一條綢帶。山地起伏,恰似綢帶飄動。
新翻的泥土,潤潤的,酥酥的,顏色也深些。深色的犁痕,在淺色的土地上,仿佛詩箋上剛剛落筆的詩句。初時,只是幾行,蕭疏的橫在田畔,像是苦吟的詩人,捻斷數(shù)須,方得兩句。漸漸地,文思涌動了,犁背上的詩行,揮灑起來。山里山外,耕牛人也多了?!班藛选甭暣似鸨朔?,或高亢,或低沉,或悠長,或簡短。一畦田野就是一枚大地的琴鍵,不用譜曲,自成天籟。東山埡口,太陽冉冉升起,從銀邊的山脊,吐出粼粼霞光。犍牛棗紅的毛色,抹著朝暉,格外柔和。
“嗨喲”聲里,太陽越升越高。犍牛慢下步,父親滿是皺紋的額頭,也滲出細密的汗珠。
歇下來時,父親會和地鄰們拉些農(nóng)話。話頭兒也多繞著犁頭,什么“扶犁往前看,犁地一條線”,“七犁金,八犁銀,九月犁地餓死人”。父親犁過的地,平整,綿密,又深。旁人都說,父親耕地,是姑娘家繡花哩。他笑笑,擦把汗道,麥子收在犁頭上。那時候,父親深信:堆金不如堆谷。話說著,手底下不停,父親掰掉犁上積土,再用手掌來回擦拭犁鏵。锃亮的鏵片,陽光下很是耀眼。
有人怕麻煩,父親不怕——犁輕牛省力。犁頭不離牛,父親,可疼他的牛。割草時,多翻幾架山,也要又嫩又長的;飲水時,多跑幾里路,也要清涼甘甜的;耕田時,自己多出幾分力,也不讓牛太累;飯擱桌上涼了,也先給牛添把草;牛生病了,更是比誰都急。一次犁地,突然說起雨來,父親擔(dān)心牛兒著涼,便脫下外衣披身上,結(jié)果牛兒沒事,他自己倒著涼了。
天說長也短。炊煙一起,就把夕陽遮到山背后,暮色迅速墜下來,鋪滿村莊的角角落落??目男锏耐亮?,父親掮起犁,向炊煙走去,犍牛默默走著,父親默默跟著。田野上,新耕出的壟溝,紫盈盈的,散著濕濕的芬芳。
逢著下雨,父親就會搬出犁,倚著門檻,把鏵上的泥土,一點一點地,理個干凈。他神情專注,似乎在雕刻什么——那時候,父親的犁總是明晃晃的,搶眼得像一畦剛剛返青的麥苗。
堆谷畢竟不如堆金。半輩子扶犁的父親,到底掛起了牛鞭,同著早放下犁頭多年的二叔,搭上了北疆的列車。也是一個拂曉,天色微明,喔喔的雞鳴,剛剛繞過籬墻,和著睡意,輕輕披在村莊肩頭。挑著露珠兒的垂絳,再次打在父親胸前,直打得他衣衫盡濕。
忘了那個年根,父親例外早歸。第二天天剛亮,就扛起頭來到田野。撥開蓋過頭的蒿草,鉚勁兒一頭下去,震得他好一會虎口發(fā)麻。泥土,又硬又瓷,似一坨鐵砧。父親嘆口氣:“三年不種摞成荒,往后還咋種哩?!彼麤]有提,掛在房檐后的犁,滿鏵片褐紅的銹跡,像極犁尖開出朵朵小花。
毛毛路
山里人家的路,是少的,只窄窄的一條,打白云生處,伸向山外;又是多的,曲曲彎彎的,羊腸般的小路,沒個數(shù)兒——樹長多少支兒,山有多少道兒。鄉(xiāng)莊人說起小路,熟的像自家的孩子,都叫它“毛毛路”。
毛毛路細如牛毛,但對鄉(xiāng)莊人來說,它又是闊實的牛背,載著他們的深一腳淺一腳,載著他們的寒一程暑一程。而對我們一幫村伢子,毛毛路就兩字:好耍。
瞧,陽春初暖,毛毛路旁細細的柳絲上,不知何時已吐出了嫩黃。定睛看去,卻只是淡淡的綠意。我小小的心兒,還是如山溪融了一冬的冰封。村伢子們都知道,柳芽露珠兒大小時,就可以做哨子了。
一覺醒來,柳芽兒,噗嗤一聲笑了。她們擠在枝頭上,推搡著,說笑著,鬧著春意。我顧不得玩伴,急急奔出門去。一看,孩子們早齊了。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攀上路邊的楊柳,折下粗粗細細的枝條。順地兒蹲著,頭碰著頭,忙活起來。不一會,一個個柳哨就響起來,如云雀,畫眉,布谷,又如百靈兒。清揚的哨聲,隨著暖暖的春風(fēng)飄舞,一絲絲,一縷縷,悠悠地掠過山崗,飄過云頭,彌漫在田野和鄉(xiāng)間的毛毛路。調(diào)皮的孩子,偷偷地,把哨聲帶進課堂。年邁的女老師,揚起教鞭,輕輕地敲在桌邊。
幾場春雨,青了麥子,忙了人家。隔著毛毛路,得意的我,高高舉著滿是紅鉤的試卷,遠遠地喊母親。田野里,母親伸直腰,舒眉笑了。清晨的陽光下,油菜花溢滿了金黃,從母親鋤邊,順坡而上,一直到山外……毛毛路上奔跑的伢子,漸漸大了。我也翻過幾座山,到鎮(zhèn)子上讀書。
山外的路,不比山里的路,一天幾個來回。加上時間緊了,每逢周日,方可回家。回家總是我愛的,踏上毛毛路,一眼望去,紅紅的楓林,襯著一穗穗沉甸甸的高粱;黃黃的谷子,映著一株株壯實實的向日葵。毛毛路也美,一盞盞黃菊花,簇在路邊,逗著過往的腳步,一只野兔猛然撞腳底,又噌地轉(zhuǎn)身逃走。尤為可人的,是那毛毛路盡頭,黛色的屋頂上,淡淡的炊煙,本已疲憊的雙腿,又在毛毛路奔跑起來。
迎接我的,總是熱騰騰的飯菜香味,并不豐盛,卻也可口。夜來了,一張舊舊的方桌,一盞淺淺的油燈,我咬著筆頭。母親洗刷完畢,也坐在炕邊,湊著嫩嫩的火光,做細細的針線活兒。燈芯結(jié)起了花,剩下一點點黃暈,母親趕忙舉起針,一挑,屋子便又亮堂起來。
奇怪的是,不論冬閑,還是夏忙,那縷白煙,總能準(zhǔn)時裊起。一次,和母親拉話,談起了星期。沒想到,只記寒露霜降的母親,說到幾時周日,比我清楚得多。很詫異,卻不曾深思。只驚奇地問,怎么那么熟呢,母親笑笑,望著遠山的毛毛路。夕陽的翅子,掠過母親的額頭,填平了密密的皺紋,又用浮動的金色,抹去了隱隱的斑白。
爆竹的余煙,還沒有散盡。路,又遠遠奔向天涯。每次出遠門,母親總要相送。準(zhǔn)備勸勸,未開口就被頂了回去。母親的神情有些惱怒,更多的,是孩子般的委屈。冬天還沒有過去,毛毛路上,頭天開始融化的積雪,到了晚上,新又凍結(jié)起來,腳踩上去,咯吱咯吱的。我跟著母親,跟著她歪歪扭扭的腳印。頭一次發(fā)現(xiàn),她的腳印,竟是那樣小。
下坡的毛毛路,雪后很滑,又有淘氣的孩子,溜過冰兒,稍不留神,就會摔著。母親顫顫地走到崖底,扶住土坎,慢慢挪動,她身子微蹲,右腿向前,顯出努力的樣子。我趕緊到母親前面,要她抓緊我胳膊……
好容易到了大路口。母親呵呵手,捋了捋被山風(fēng)吹散的頭發(fā),又順順我的衣領(lǐng)。隔了好一會兒,想說什么又只是說,前面路就好走了。我回過頭,只見毛毛路緊緊連接大路,又被大路遠遠甩向身后。
作者簡介:陌 鄰,本名賀東東,甘肅成縣人,生于1990年。詩文散見《詩刊》《星星》《草堂》《中國詩歌》《詩潮》《飛天》《讀者》等刊,獲第三屆“中國·天津詩歌獎”優(yōu)秀獎。2011年8月,參加“2011中國·星星大學(xué)生詩歌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