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利
(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599)
近年來,臨床上逐漸對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使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的抑制劑(ACEI)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的拮抗劑(ARB)進行治療,具有明確的療效[1-2]。本文針對ACEI、ARB并用治療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臨床治療作用給予一定的研究與探討,研究所得到的結(jié)果進行以下報道。
1.1 基本資料:選擇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時間段內(nèi)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進行本研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分別有3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18~66歲,平均年齡為(51.30±1.55)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19~68歲,平均年齡為(51.31±1.53)歲。本次研究通過了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所有納入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和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的內(nèi)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的參與本次研究,而且都已經(jīng)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觀察組和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所患有疾病的類型與病情的程度等資料差異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xué)上的意義(P>0.05),可以對其進行對比以及分析。
1.2 研究方法:對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使用ACEI治療,每天給藥10 mg的福辛普利或者貝那普利,每天給藥1次,共對患者進行12周的治療;對觀察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使用ACEI、ARB并用治療,每天給藥10 mg的福辛普利或者貝那普利,每天給藥1次,每天給藥50 mg的氯沙坦鉀或者150 mg的厄貝沙坦,每天給藥1次,共對患者進行1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兩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咳嗽、低血壓、高血鉀等不良反應(yīng)情況。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 21.0)對本研究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給予研究以及相關(guān)分析,本研究中的24 h尿蛋白定量等計量資料應(yīng)用均數(shù)±標準差(±s)的方式進行表示,使用t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本研究中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應(yīng)用率(%)的方式進行表示,應(yīng)用χ2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當(dāng)P值<0.05時,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xué)上的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治療之前,兩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相比較,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與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相比較,觀察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治療之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更低,組間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xué)的意義,詳細指標情況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的治療效果對比(±s)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的治療效果對比(±s)
組別 治療之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g)治療之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g)對照組(n=30) 2.75±1.26 2.16±1.08觀察組(n=30) 2.78±1.25 1.75±0.24 t值 0.0926 2.0298 P值 >0.05 <0.05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情況比較:對照組中,咳嗽有3例,低血壓有3例,高血鉀有3例,本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為30.00%,觀察組中,咳嗽有3例,低血壓有3例,高血鉀有2例,本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為26.67%,與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相比較,觀察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咳嗽、低血壓、高血鉀等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略低,但組間不具有明顯差異性(χ2=0.0821,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xué)的意義。
蛋白尿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3],如果慢性腎臟病患者長時間存在大量的蛋白尿,則會致使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4]。
ACEI可使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血壓水平下降,并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5]。ARB則可對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血管的收縮以及醛固酮的釋放產(chǎn)生抑制作用,提高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腎血流量以及腎小球的濾過率,在使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降低的同時,對患者的腎臟還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6]。將ACEI、ARB并用治療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具有確切的療效,可對患者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進行阻斷,減少對患者腎臟的損害等[7]。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治療之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為(1.75±0.24)g,要比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2.16±1.08)g明顯更低一些,組間的差異比較顯著(P<0.05),另外,本研究中,觀察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咳嗽、低血壓、高血鉀等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為26.67%,與對照組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30.00%相比較,組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看出,對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使用ACEI、ARB并用治療的效果比較好,有助于降低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并沒有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yīng)情況,對于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患者的臨床治療比較有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