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明邁 李卓華
80歲生日那天,王潮梁又一次來到了“海上世界”。2018年4月19日,離他初到蛇口已經過了36個年頭,當年的情景卻依舊歷歷在目。上世紀80年代初,王潮梁通過應聘考試從武漢南下深圳,從此這個名字被打上了全國第一個“招聘干部”的標簽。而正是有了王潮梁這樣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開拓者,深圳方由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化大都市,創(chuàng)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發(fā)展史上的奇跡。
1981年,王潮梁還是長江航運管理局科研所的一名技術人員。當年8月,香港招商局準備在全國公開招聘一批干部到蛇口工業(yè)區(qū)工作。透過一紙招聘書,王潮梁看到了一個施展所長的大舞臺,于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許多年過去,王潮梁還記得招聘考試分三部分:英語、百科知識和論文。論文題目是《試論我國改革開放政策》,“不論觀點對錯”。王潮梁笑著說:“其實就是寫作文,看看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怎么樣?!?/p>
王潮梁的成績在50多名應聘者中名列第一,不久就接到錄取通知。放在現(xiàn)在,這次應聘可以說圓滿成功了。然而在當時,被錄用了并不代表能順利入職。
“我是硬著頭皮去找長江航運局科研所的領導匯報?!蓖醭绷夯貞浀?,領導一聽就火了,堅決不放人。
就在王潮梁為調動問題一籌莫展的時候,深圳方面也在為他的事情多方努力。得知情況,蛇口工業(yè)區(qū)負責人袁庚說:“不知王潮梁有沒有膽量,那里不肯放,就辭職!”
那一刻,王潮梁做好了辭職的準備。而通過招商局的多方協(xié)調,1982年王潮梁終于如愿來到蛇口工業(yè)區(qū)工作。就這樣,王潮梁成為了改革開放后全國第一個“招聘干部”。那一年,他43歲。
鄧小平題寫 “海上世界”
深圳的吸引力從何而來?王潮梁認為是“創(chuàng)新開放的意識”。整個招聘過程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創(chuàng)新正是將這種意識落到實處的體現(xiàn)。基本工資加獎金,獎金與業(yè)績掛鉤,上不封頂……這樣的薪酬制度是剛來報到的王潮梁聞所未聞的。
當時,干部人事制度尚未走出計劃經濟體制。在深圳,“停薪留職、檔案暫存在人才交流中心、全員合同制”這些嶄新的概念卻悄然萌芽。據深圳市人才研究會統(tǒng)計,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1992年,深圳從內地引進技術干部約25萬人,接收應屆院校畢業(yè)生8萬多人。一批又一批像王潮梁這樣的開拓者,打破人事制度的堅冰,懷揣著夢想來到深圳。
來到蛇口的第二年,王潮梁被任命為“海上世界”總經理。“海上世界”原為法國建造的一艘豪華游輪,后來則成為眾所周知的中國第一座海上旅游中心。
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要把漂浮的輪船改造成陸地上的酒店,工作量非常大。交接善后、協(xié)調銜接、通電源、油漆粉刷、周邊綠化……王潮梁流著汗和員工一起扛地毯,跪著用膠水一點一點粘龜裂的地板,把一艘陳舊的游輪裝扮得煥然一新。
讓王潮梁想都不敢想的是,剛剛改造好的“海上世界”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1984年1月26日,小平同志就是從這個樓梯上船,在咖啡廳聽取匯報?!闭驹凇昂I鲜澜纭迸缘耐醭绷海种钢獾囊坏佬?。說起當天的情景他仍仿如昨日,“我臨時借來文房四寶,趁著氣氛不錯,示意副總經理趙艷華請小平同志題字。小平同志欣然寫下‘海上世界’ 四個大字并落款留念,全場一片沸騰……”
八個“局長”一肩挑
剛當了155天總經理,王潮梁就體會到了什么是“能上能下”。有一天,領導把他喊進辦公室:“潮梁,你做得很好,工作也很努力,但我們希望‘海上世界’今后的發(fā)展能夠更好,所以會有其他人來接任你的工作?!?/p>
接任王潮梁的,是一名年僅24歲的清華大學畢業(yè)生,這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雖然這次免職對王潮梁造成一點點打擊,但并沒有動搖他在蛇口實現(xiàn)抱負的決心。更重要的是,他個人職務的變遷中,折射的是一種特區(qū)特有的活力。
“當年我來到蛇口,袁庚同志不看資歷,不看政治面貌,直接任命我為‘海上世界’總經理,這種魄力,實在令人敬佩與感動?!蓖醭绷赫f,“面對職務變遷,我沒有動搖和懷疑,這里的機會很多,平臺很多?!?/p>
離開“海上世界”,王潮梁奮斗依舊。之后他在蛇口管理局當了2年半時間的辦公室主任,由于機構精簡,當時蛇口衛(wèi)生局、教育局、文化局、計生委等8個單位的“局長”,都是王潮梁這個辦公室主任一肩挑。
回憶過去,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王潮梁說,深圳對他價值的肯定,這種知遇之恩激發(fā)出他前所未有的工作熱情,連續(xù)多年沒日沒夜地工作,絲毫不覺得累。
翻看王潮梁的工作簡歷,人們會驚詫于內容的豐厚:蛇口管理局、深圳平南鐵路籌建辦公室、招商局蛇口工業(yè)區(qū)投資開發(fā)公司……他工作的最后一站是招商國旅,在那里奮戰(zhàn)到1996年退休。而就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兩項重大改革:國家公務員制度和企業(yè)全員勞動合同制,先后在深圳試點并向全國推開,“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深圳才成為愿意用辛勤的汗水改善生活的人們的向往之地”。
1萬元買下一套三居室
改革開放的車輪向前40年,王潮梁見證了不少開先河的創(chuàng)舉,也切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在蛇口水灣頭,王潮梁購入了人生第一套房,成為最早“吃螃蟹”的分期付款購房者。這套三居室住房1984年的售價為1萬元,當時王潮梁連2000元首付款都拿不出來,只能向同事借錢買房。
(摘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