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旺 董巍
摘 要:文章結合大連至旅順中部通道工程第五標段隧道施工實踐,介紹了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并對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控制措施和施工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對施工時遇到的一些質量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保證了隧道工程噴射混凝土施工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值得類似工程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噴射混凝土 外加劑 質量控制
1.隧道概況
大連至旅順中部通道工程5號隧道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設計使用分幅式路基從山體穿越,南線隧道和北線隧道設計線路平面距離為25.6~45.3m,隧道總長度為761m,東側洞口的縱坡為1.6%,西洞口0.85%,最大埋深為138.0m;北線隧道的總施工長度為790m,東洞口的縱坡為1.6%,西洞口0.85%,最大埋深138.0m。
本工程場地內主要分布第四系坡積含碎石粉質粘土,中、薄層石英巖夾板巖、薄層狀板巖夾石英巖。強風化石英巖夾板巖手可折斷,遇水易崩解;中風化石英巖夾板巖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較發(fā)育,巖體破裂~較完整,所夾板巖厚度變化較大,且分布無規(guī)律。本標段地層內不存在構造斷裂帶。
地表水主要為大氣降水。本場地內地下水不發(fā)育,屬潛水,主要賦存與基巖裂隙中,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
2.隧道噴射混凝土質量問題
(1)在進行混凝土噴射施工時,混凝土材料中用到的膠凝材料比較多,含砂率較高,并且會加入一定的速凝劑,導致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值相對來說比較高。
(2)隧道施工時設計的配比不合理,進場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噴射混凝土與圍巖粘結不良;松動危石未清除或清理不徹底;混凝土養(yǎng)生不及時或時間不足;受開挖作業(yè)沖擊和震動的影響;混凝土厚度不符合要求等。
3.隧道噴射混凝土質量控制
3.1噴射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與控制
為確保噴射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首先要確保進場原材料的質量與正確使用。
(1)水泥:施工過程中可以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由于水泥中C3S和C3A的含量比較大,凝結速度相對來說也更快。并且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和速凝劑的相容性更佳。水泥的強度等級最好選用42.5MPa。
(2)集料:要選擇耐久、堅硬的碎石或卵石作為粗集料,要求粗集料中泥塊的含量要控制在0.5%內,含泥量要控制在1%內。為了防止顆粒直徑過大出現堵塞管路的情況,顆粒直徑要控制在16mm以內。使用耐久、堅硬的粗砂或中砂作為細集料,細度模數要保持在2.5~3.0以內。泥塊的含量要控制在1%內,含泥量要控制在3%內,如果選用的速凝劑中含有堿,那么在使用集料之前需要通過試驗分析堿的活性,保證混凝土不會出現堿-硅酸的反應危害。
(3)外加劑:在進行隧道噴射混凝土施工時,減水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強度,并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速凝劑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混凝土的強度,并降低粉塵量和回彈梁,避免因重力因素導致混凝土出現剝落的情況,并且可以使噴射混凝土施工時間縮短。
(4)水:拌合用水要清潔,不能含有影響噴射混凝土性能的雜質。
原材料的選擇情況見表1。
3.2噴射混凝土配合比的選用與控制
在設計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出了要求達到設計值外,還要求混凝土具有較低的回彈梁和良好的工作性能。本工程在進行設計時,嚴格按照現場的實際情況以及《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范》中的相關要求來對水膠比、水泥使用梁、砂率、坍落度等設計參數。
(1)水泥用量:根據經驗要求,水泥的使用量要保持在400~450kg/ m3,如果水泥的使用量過少,那么會導致回彈梁過大,導致混凝土初期的強度增長速度過慢,如果使用的水泥量過多,會降低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增強混凝土強度。但是如果水泥的使用量過大,還會造成施工成本變大,在施工時產生比較多的粉塵,并且混凝土出現應用時會導致收縮梁增大,所以,可以適量摻入礦粉、粉煤灰等摻合料。除了可以使成本得到降低 ,并且還可以使用混凝土的回彈梁和收縮裂縫降低,進而提升盆和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強度。
(2)砂率:通過試驗分析,綜合考慮噴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工作性能,需要將砂率保持在50%~60%之間。如果設計的砂率過小或者過大都很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當含砂率過大時,會降低粗集料的含量,噴射過程中會影響混凝土沖擊振搗力,影響混凝土的密實度,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當砂率含量過小時,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會增加,并增強了混凝土的強度離散性。本工程用不同砂率比較混凝土狀態(tài)得到數據見表2。
(3)坍落度:為保證噴射混凝土的工作性,其坍落度宜控制在90~130mm。
本工程最終選定C25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為:水泥﹕粉煤灰﹕細集料﹕粗集料﹕減水劑﹕速凝劑﹕水=1﹕0.25﹕2.65﹕2.45﹕0.011﹕0.038﹕0.51;其3d和28d強度分別是15.8MPa和34.2MPa。
3.3噴射混凝土施過程控制
本工程噴射混凝土均采用濕噴工藝,施工工藝流程具體如下:前期準備→洞室?guī)r石表面清理→攪拌站布置→砂、石、水泥、水→拌合→裝運噴料→加外加劑→砼噴射機→現場濕噴→綜合檢查→結束。
噴射混凝土在施工前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更應控制好風壓、噴射角度、噴射距離、噴射方法和噴射厚度等參數。經過對5號隧道噴射混凝土現場試驗得到以下注意事項:
(1)在混凝土噴射施工之前,需要對危石進行處理,并使用高壓風或高壓水將受噴面的浮渣清除干凈。
(2)在進行噴射作業(yè)時,要求風源位置工作風壓保持在0.4~0.55Mpa。在拱部施工時可適當提高工作風壓至0.5~0.6MPa。
(3)混凝土噴射作業(yè)的過程中,噴射的距離和角度會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混凝土噴射過程中,要盡可能使受噴面和噴嘴之間的角度成90°,在拱架處噴嘴可適當傾斜避免產生空洞。受噴面和噴嘴之間的距離要控制在60~100cm,如果噴射過程中噴射角度不垂直或者噴射距離過大,那么會對混凝土密度和回彈量造成影響。
(4)混凝土噴射施工時,要分塊、分部、分段開展,并按照先墻后拱、先慢后快、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連續(xù)噴射,通過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噴射,可以防止上部松散回彈料噴射過程中對下部未噴射的巖面造成污染,而且下部混凝土噴射完成后會對上部噴射的混凝土起到支撐的作用。在進行噴射作業(yè)過程中,要按照螺旋繞圈的軌跡進行噴射,每一圈要壓住前面半圈,繞圈的直徑控制在 40cm左右,對于出現比較大的凹洼處,則需要先將其噴平。
(5)在進行混凝土噴射作業(yè)時,需要按照設計的厚度分層進行噴射,噴射作業(yè)之前需要先將需要噴射的混凝土厚度標志設置好,邊墻每次的噴射厚度控制在7~10mm,拱部位置每次的噴射厚度控制在5~6mm,如果首次的噴射厚度過薄,那么會影響粗集料黏結的牢固性,并使回彈量增加。如果首次噴射的厚度過厚,則會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比較多的空隙,降低混凝土的結構強度。嚴重時在自重作用下會導致混凝土下墜而出現大面積剝落的情況。
(6)在進行混凝土噴射時,回彈料要按照廢料處理,不能重新將其作為噴射材料。
(7)混凝土噴射作業(yè)完成后,需要在終凝兩個小時后灑水養(yǎng)護,持續(xù)養(yǎng)護時間為7天以上,養(yǎng)護期間要持續(xù)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總而言之,混凝土噴射時一種新型的支護結構,凝結成的結構層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圍巖進行保護。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質量要求進行施工操作,保證施工質量可以達到要求,從而使混凝土隧道支護體系的作用可以充分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GB 50086-2015.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6.
[2]JTG/T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