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萍
摘 要 借助地域資源架構學校文化特色,是一條科學有效的便捷路徑。通過打造有意思的校園環(huán)境,構建有意思的校園課程,開展有意思的校園活動,讓學生浸潤、感知、親歷西湖文化,使“有趣”的活動變得“有意義”,升華了學校文化的內涵。
關 鍵 詞 校園文化;辦學特色;意思;意義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8)06-00-03
西湖小學是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的前身,是離西湖最近,同時也是唯一一所以“西湖”命名的學校。近幾年來,學校有效依托西湖地域資源,構建特色育人文化體系,讓校園生活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做出了努力嘗試。
一、打造有意思的校園環(huán)境,浸潤有意義的西湖文化
1.校園設計富有“西湖味道”
作為一所離西湖最近的學校,西湖小學的校園景觀設計富有濃郁的“西湖味道”。比如校名石設計融入荷葉造型;教學樓、走廊等色彩設計和西湖周邊環(huán)境融為一體;集團標識由“三潭印月”變化而來,飄逸灑脫,形似一個沖浪運動員,象征著西湖學子乘風破浪,勇立潮頭。除此之外,校園地面裝飾有西湖風光,校園視覺文化有西湖味道,圍墻上有西湖故事,班旗上有西湖內涵,甚至連校園網、名信片、宣傳冊也蘊含著西湖文化。
2015年至2017年,西湖小學教育集團分別以“追尋西湖名人”“尋訪西湖名勝”“探究西湖物產”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相對應地,這三年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其所在班級的名稱都分別以西湖名人、西湖名勝以及西湖物產命名。例如二(4)班名為“問柳”,取自著名的美景“柳浪聞鶯”。班主任彭老師說:“柳絲根根下垂,即便向上生長也不忘謙遜的品質?!焙⒆觽冇X得有趣新奇,在充滿西湖味的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中,更親近家鄉(xiāng),更富有靈氣。
2.校園十景增添“西湖特色”
自然之景是在校園里自然形成的風光,具有外顯的特征。西湖小學校園有著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利用“大西湖”的優(yōu)勢及學校環(huán)境特色形成了西湖校園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在學校的角角落落,顯示了校園的生機與特色。比如受“西湖十景”啟發(fā),學校布局了“校園自然十景”。其中如“小西湖”、老樟樹、校史廊、射箭場,從大棋臺到PAD課堂,處處朝氣蓬勃,每一處景都有特別意義。
比如“小西湖”濃縮了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和斷橋殘雪等西湖十景,還能讓“班級小明星”把喜愛的魚兒、烏龜放生到這里,同學們因此親切地叫它“明星池”。小風景有小故事,孩子們才有大快樂、大收獲。 校名石,則由五塊石頭組成校名,石頭的形狀就如夏日舒展的荷葉一樣,與西湖十景中“曲院風荷”相關聯(lián)。五塊石頭又寓意著學富五車,寄望西湖學子學習更多的知識。這一富有意義的校名,吸引了很多孩子入學時就紛紛在校名石前合影留念。
3.人文環(huán)境孕育“西湖精神”
除了“校園自然十景”外,師生每年還評選“校園人文十景”?!疤厣酥阜较?、花開紫萱亮西湖、文化講堂拓視野”等每一景都凝聚著西湖精神。師生開展“西湖名人”“西湖名勝”“西湖物產”等尋訪活動,傳承西湖文化。通過每周出版《美在西湖》???、每月評選“西湖先鋒號”班組、每年評選“最美西湖人”、制定“西湖靈·愛教師手冊”,積極打造學生的精神家園。其中每年評選“最美西湖人”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教育教學氛圍。入選的老師有扎根集團30年的“老西湖”,也有辛勤耕耘班級管理的“功勛班主任”,還有積極開拓、銳意進取的青年新秀,更有無私奉獻、堅守崗位的“媽媽老師”?!白蠲牢骱恕钡脑u選,營造了西湖溫暖有愛的校園人文氛圍,傳唱了西湖教育“最美”的樂曲。
二、構建有意思的校園課程,感知有意義的西湖文化
1.“靈·愛”課程體系彰顯西湖內涵
基于所在區(qū)域獨特的地域資源,學校課程重點聚焦“靈”與“愛”?!办`”意為靈氣,靈動、靈秀、靈慧,不斷提升智慧,充分彰顯西湖文化之內涵特質;“愛”意為有愛、友愛、博愛、大愛,深深浸潤西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校通過開發(fā)“開學季”“畢業(yè)季”等“靈·愛”課程,培養(yǎng)“健康、陽光、靈氣、仁愛”的西湖學子。
如開學季課程是為了讓新生們對上學第一天留下最美好印象而專門開設的特色課程。在開學當天,學校為每一個孩子都精心準備了禮物,包括棉花糖、橡皮、創(chuàng)可貼、棒棒糖和星星等,每一件禮物都有特定的含義,代表著教師對孩子們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充滿陽光,充滿快樂,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沮喪,勇往直前。孩子因為開學季課程,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度過“幼小銜接”的適應期,同時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2.“生本靈動”課堂突出西湖靈氣
學校結合“西湖文化”特點,從各個學科分年段來架構課程,通過學科設置走進西湖,了解西湖,聚焦西湖,探索基于學生、強調自主、尊重差異、關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生本靈動”西湖新課堂,并實施“四學四助”新教學模式。
通過舉辦西湖數學節(jié)、創(chuàng)建閱讀基地,豐富課堂內涵,彰顯學生靈動、智慧的特質,從而夯實基礎、活躍思維、激發(fā)潛能,著力打造西湖新課堂文化。
近幾年來,教育集團積極探討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策略,鼓勵老師們巧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熱情,積極踴躍投入學習。除此之外,集團還舉辦了主題為“量”出精彩的“第一屆數學文化節(jié)”,低段學生測量班級教室,中段學生測量階梯教室,高段孩子測量校園里的樹,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玩出了很多“花樣”和“名堂”,突顯了“靈動”課堂特色。
3.“特色課程群”富有西湖底蘊
學校以西湖地域資源為課程資源,讓基礎性課程中的各個學科聚焦“西湖”,有機分科整合,形成民間傳奇、西湖詩詞、山水風情、歷史名人等西湖校本特色課程。在此基礎上,學校開發(fā)了西湖射箭、西湖好聲音、西湖童畫、西湖小導游、西湖攝影、西湖水墨、西湖棋藝等拓展性課程,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浸潤“西湖文化”,潛移默化地將西湖的靈性、底蘊內化為自身素養(yǎng)。
于是,在節(jié)假日里,西湖邊、岳廟里總會活躍著一支來自西湖小學的義務講解員隊伍,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西湖小導游”。這其實是集團借助西湖地域優(yōu)勢開發(fā)的“特色校本課程”。為此,教師們在校內加強對孩子們的專業(yè)技能輔導,夯實孩子們對西湖的了解與感受,并讓他們模擬小導游生活;而在課外,則組織孩子游覽西湖名勝古跡,提高對西湖的直觀感受和認知。孩子們像是一只只小白靈,用自己的生動言語,熱情的笑容,靈動秀氣地展示杭城的美與秀,西湖的靈與動。游客們爭相領取孩子們親手制作的導游卡,并通過掃描上面的二維碼,觀看小導游自制的介紹杭州的小視頻。
三、開展有意思的校園活動,親歷有意義的西湖文化
1.“花仙子節(jié)日活動”成為師生最愛
“花仙子”西湖文化節(jié)、讀書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真情節(jié)是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的六大校園節(jié)日,這些內容豐富、形式開放、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緊緊圍繞育人目標,彰顯學校育人文化特色。比如2017年,學校就以“西湖物產”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讀書節(jié),老師、學生閱讀西湖物產書籍,學生編寫西湖物產小報;開展西湖物產尋訪活動,把花籽卡及西湖文化卡贈送給游客;藝術節(jié),學習和展示西湖物產相關的樂曲,畫一畫西湖物產,并舉行展覽活動;文化節(jié),推出48個西湖物產館,讓孩子們在游園中、游戲中了解西湖物產,學習西湖文化。
由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西湖小學的花仙子節(jié)日備受孩子們的歡迎。因為在節(jié)日當天,西湖的校園仿佛成了歡樂的海洋,孩子們把自己打扮成西湖故事里的人物,品嘗著西湖邊的民間小吃,還能看到各個班級準備的精彩文化節(jié)目。想一想這樣的畫面:扮成濟公、蘇軾等西湖名人的樣子,吃著定勝糕、蔥包檜兒,聽著采茶舞曲,在不同的主題館參加游戲,收集獎章——花仙子節(jié)日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童年最有意思的回憶,更是最有意義的西湖生命底色。
2.“傳頌西湖故事”讓世界了解西湖
學校以西湖故事為載體,讓孩子們通過讀一讀西湖故事、講一講西湖故事、寫一寫西湖故事、演一演西湖故事等方式,增進對西湖文化的了解,并通過自己的行動進行文化傳播。高年級的同學還制作“西湖故事小報”,通過西湖故事來宣傳西湖,不僅記錄自己讀故事的學習過程,書寫心得體會,而且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了家鄉(xiāng)的人文特色,學習了很多課外知識。
孩子們在傳頌西湖故事的活動中,知道了西湖柿子樹是上個世紀20年代種下的“爺爺大樹”,有百年的樹齡了;知道了學校的大樟樹原來是由革命烈士親手種植的。來自新加坡培華長老會小學的訪學師生們在聽了孩子們分享的西湖故事及西湖柿子樹的故事后,一個個都出了神:“哇!西湖故事太有趣,太神奇了!我要把西湖邊的故事帶到自己的國家,讓更多的小朋友知道西湖,喜歡西湖!”
3.“花籽卡贈游人”成為杭城金名片
西湖小學“花籽贈游人”活動已延續(xù)三十余年,贈送游客的花籽,是學生們在春天播種,秋天親手收獲的?;顒又校瑢W生們精心繪制西湖文化卡,連同花籽一起,來到西湖邊贈送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讓游客們帶著美好的祝愿和花籽回到家鄉(xiāng)并種下花籽,培育成美麗的花朵,同時把收獲的花籽傳遞給其他人,寓意著“傳播美,傳播愛”。
由于花籽在秋天收獲,因此孩子們都是在秋游時送給游客,傳播了濃濃的西湖文化。一位來自英國的游客在收到孩子們的花籽卡后,激動地說:“這是我來杭州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我要把西湖邊的花籽帶回去,生根、開花、結果。西湖的孩子very good! very good!”
“辦有意思的學校,做有意義的教育”充分彰顯了學?!耙造`育愛”的辦學理念,達成了讓西湖校園靈動有愛、西湖教師靈秀博愛、西湖學子靈氣仁愛的辦學目標,讓學校真正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樂園。
(作者單位:杭州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
浙江杭州 310007)
責任編輯 余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