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
身體要保持健康就得運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人動起來的事情越來越少了:有些人因為工作的緣故,需要坐一整天;要出門呢,又可以開車;上樓下樓處處有電梯;回到家,常常會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
但是,身體需要運動來維持肌肉,吸收氧氣,釋放我們攝入的能量。運動時,我們的肌肉會開動起來,整個身體都會動員起來為肌肉供氧。運動時我們會心跳加速,血液循環(huán)也變快了。呼吸急促。大腦此時也沒有閑著:它正關注和協(xié)調(diào)著身體的各個動作。如果我們不做運動,肌肉和呼吸能力都會弱化。
健康專家建議我們每天運動30分鐘。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走樓梯,騎車,打球……
運動能讓人放松。在喧鬧的環(huán)境下工作、學習或生活都會產(chǎn)生壓力。運動的時候我們也是在保護大腦:我們釋放了白天的情緒,會覺得輕松多了。當然了,能完全消除憂慮的藥是沒有的,但運動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讓我們更好地抵御疲勞,改善睡眠品質(zhì)。
睡眠
為了保持健康,人將一天的24小時分為兩個部分,輪換著生活:一個是醒著的時候,另一個是睡著的時候。我們把這稱之為生理節(jié)奏。
睡眠和蘇醒的時間段關聯(lián)緊密。如果白天過得不好,晚上也很難入睡。相反,如果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沒有精神。
在夜晚,我們不僅可以休息,還可以做夢。
夢對于我們接受和吸收白天的生活經(jīng)驗來說十分重要。
小孩的睡眠時間比大人長很多。這很正常,因為他們可忙了——他們白天晚上都在生長!
我們需要休息的時候身體就會拉響警報,這就是疲勞感:人開始打哈欠,眼皮也開始“打架”。我們得重視這個信號,因為睡眠就好比是一趟列車,如果沒有按時上車,那就得等下一趟。那樣的話我們的睡眠也許就會推遲。疲勞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照顧好自己,所以我們不應該與它對抗。想要讓醒著的白天和睡覺的夜晚都有好的質(zhì)量,我們必須尊重身體的天然節(jié)奏:定時睡覺和起床。
睡前我們也可以來點小儀式:刷牙,讀個故事,總是朝一個方向睡等等。這樣身體就知道睡覺時間到了。當然,并不是說我們不能時不時開一次聚會!身體可是很擅長處理特別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