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是甘肅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北山)之間。西漢時,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進軍河西,在酒泉大敗匈奴后,西漢王朝將中原幾十萬人,遷到河西酒泉等地居耕及駐扎兵營。這里當時有一眼旺盛、清澈的泉水,那時叫做“金泉”,人們都飲用此水。遠在皇宮的漢武帝為了表彰霍去病的戰(zhàn)功,派遣使者不遠千里從長安送來幾壇美酒?;羧ゲ≌J為,戰(zhàn)功不是他一個人的,御酒應該和眾將士們共享。但是酒就只有這么幾壇,人卻這么多,該怎么辦呢?他忽然想起了那眼泉水,于是,他豪爽地傾酒入泉,化泉為酒,全軍戰(zhàn)士遂得以開懷暢飲。從此,此泉泉水味若美酒,“城下有泉”,“其水若酒”。金泉也因此被改名為“酒泉”。
據說,南朝粱代的時候。有一個法號云光的和尚,他自幼出家,立志要勸世人向善。當時佛教傳進中國不久,信眾還不多,講佛法時,聽眾寥寥無幾,云光開始有點泄氣。有一天傍晚,突然面前出現(xiàn)了一個老太婆,她送給云光一雙麻鞋,叫他穿著去四處傳法,鞋在哪里爛掉,就可以在那里安頓下來開講佛經。
云光走了很多地方,終于在南京城的一座石崗子上,麻鞋爛掉了。他就在石崗上停下來,開講佛經。開始聽的人還不太多,后來信眾越來越多。有一天,他宣講佛經的時候,講得非常好,一時感動了天神,天空中突然下起了五顏六色的雨。這些雨滴一落到地上,就變成了一顆顆晶瑩圓潤的小石子。由于這些小石子是天上落下的雨滴所化,所以人們稱之為“雨花石”,而把云光講經的石崗子稱作“雨花臺”。
峨眉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舉世聞名的普賢菩薩道場。
峨眉山因其形狀而得名。峨眉山包括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任豫的《益州記》記載“峨眉在南安縣界,兩山相對如娥眉”,它主要是指大峨山與二峨山相對,行如娥眉。張華《博物志》也說“觀此山如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這里單指的是大峨山。
我們看峨眉山的導游圖,從萬佛頂、金頂、經華嚴頂順著山脊往下看,恰似一條“細而長美而艷也”的美眉。所以“峨眉山”的得名與眉毛有關。
“烏鎮(zhèn)”是江南四大名鎮(zhèn)之一,是一個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的古鎮(zhèn)?!盀蹑?zhèn)”曾名“烏墩”和“青墩”。在王雨舟的《二溪編》中有記載:“烏鎮(zhèn)古為烏墩,以其地脈隆起高于四曠也……”已經清楚地說明了來歷。
“烏”來歷的說法是,唐元和初年,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鑄造反,有一位姓烏的將軍,在此為抗擊叛軍戰(zhàn)死。為紀念烏將軍,就給該地取名為“烏墩”,并在此筑寨,叫做“烏墩寨”,后發(fā)展為市鎮(zhèn),叫“烏墩鎮(zhèn)”。至南宋末,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個怪僻字,豎心旁加個“享”,念“敦”,于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烏墩”就改稱為“烏鎮(zhèn)”。
由此可以看出,“烏鎮(zhèn)”的“烏”和“烏鴉”沒有任何關系。
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178號,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間。它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是明代弘治進士王獻臣棄官回鄉(xiāng)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及元代大宏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名“拙政”是因晉朝文學家潘岳《閑居賦》的一段話:“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有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因此,王獻臣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