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玲玲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2)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教育大環(huán)境,缺少了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不可能成為完整的教育體系的。而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鞏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發(fā)展各級教育、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作用。
但就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來說,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學前教育階段至今還沒有制定專門的、獨立的、全國性的法律文件,已有政策法規(guī)的位階過低,法律規(guī)范的效力較弱,缺乏法律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條文內容亦不完善;政府在學前教育階段的經費撥款遠遠不能滿足其當前的發(fā)展,導致出現(xiàn)了“入園貴、入園難”等一些列問題。相對于其他教育階段而言,學術界對學期教育領域內的問題探討也較少,說明學前教育在我國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學術界和有關社會人士提出“應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建議,我們應該有所思考,不能盲目呼應或排斥,應根據理論和實際做出合理性的分析。
(一)有利于減少學前教育階段的不公正現(xiàn)象。學前教育走向“義務”教育,首先是教育公平的需要。我國當下學前教育中的不公平就具有較大的中國特色,既與教育資源總量不足有關,又關乎地方投入的不均衡,表現(xiàn)出一種復雜的地區(qū)差異性與分化性。[1]
目前,“入園難、入園貴”等現(xiàn)象已成為影響學前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普及率應較高才合理。但是,“入園難、入園貴”等一些列問題反映當前學前教育領域存在著不公正現(xiàn)象。首先是幼兒入學機會的不平等,具體表現(xiàn)在公辦幼兒園較少,導致許多家長不得不將孩子送入民辦幼兒園,但是面對民辦幼兒園較高的費用,家長們更是無能為力。其次是學前教育過程和質量的不公平,貧困地區(qū)幼兒園教育資源貧乏,如師資力量薄弱、幼兒園基礎設施陳舊等。正是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這些不公正現(xiàn)象才使得人們迫切希望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因為義務教育具有的免費性及普及性的特點,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有學上、上好學。
(二)有利于保障學期教育的公益性?!肮嫘浴睆哪撤N程度上來看,可以說是“免費性”的代名詞,而“免費性”正是義務教育的特征之一。目前,學前教育中存在著不少亂收費的現(xiàn)象,導致部分家庭不堪重負。自2013年11月起,我國全面啟動實施“單獨二孩冶政策,以增加社會勞動力數量來達到緩解老齡化社會壓力的目的。各界專家和學者曾預言隨著二孩政策全面實施,我國新生人口在短期內會出現(xiàn)堆積現(xiàn)象。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所公布的2014年和2015年的人口數據顯示,其實際結果和專家的預測大相徑庭,不但沒有出現(xiàn)堆積,而且其數量遠遠少于預計結果。[2]不少家長認為現(xiàn)在撫養(yǎng)孩子的成本較高,其中上幼兒園就面臨著一大堆費用,部分家長表示不愿生再二胎。若將學期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其具有的免費性可以普及學前教育率,不僅有利于解決由于過高的學前教育費用帶來的“不愿生二胎”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緩解我國人口老年化的壓力,實則是一項“公益活動”。
(三)有利于規(guī)范學前教育階段的辦學行為。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發(fā)展學期教育,大力推進幼兒園辦園條件標準化和保教隊伍專業(yè)化建設,學前三年水平顯著提高,但仍有不少幼兒園違反規(guī)定,違背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存在不規(guī)范辦學行為,民辦幼兒園成了純商業(yè)行為,幼兒辦學參差不齊,大量的民辦幼兒園以利潤為目標,很難發(fā)揮教育幼兒培養(yǎng)祖國花朵的職能。其次建園條件簡陋,鄉(xiāng)鎮(zhèn)和私立幼兒園硬建軟件設基礎設施不達標,幼兒教師整體水平欠佳,幼兒園設施簡陋,安全衛(wèi)生隱患突出。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可以從宏觀上規(guī)范學前階段的辦學行為,公辦幼兒園數量上必定會增加,質量上也將會有所提升,對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有很大幫助。
(一)學前教育階段經費投入不足。2015年我國學前教育經費為2048.76億元,占教育總經費的6.2%。據OECD的研究報告,匈牙利、法國和捷克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已經超過了10.0%,而德國、英國、愛爾蘭、瑞典、意大利等發(fā)達國家的投入比在8.0% -10.0%之間,其中同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墨西哥投入比也已達到9.7%,遠遠超過我國的投入比。2016年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8866億元,教育經費總投入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間的分配占比分別為7.21%、45.29% 、15.84% 、26.01% 、5.65% 。
由此可見,學前教育階段,國家投入的經費相比其他教育階段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經費而言,仍然較少,與其他國家相差也較大。目前,我國學前教育階段的很多問題的癥結所在就是經費太少,政府投入不足,這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阻礙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的最重要因素,說明我國學前教育經費的提升還有很大空間。
(二)國家教育政策的扶持。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guī)劃發(fā)展綱要》中提出了學前教育的戰(zhàn)略目標,即實現(xiàn)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學前教育;2011年在《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把發(fā)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就規(guī)范學前教育的辦學行為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之后國家又陸續(xù)頒布了一些有關幼師、幼兒課程等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等來保障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尤其是“十三五”規(guī)劃中提出了學前教育的總體發(fā)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其中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到80%,這一目標的提出為我們發(fā)展學前教育提供了一個明晰的方向??梢?國家還是相當重視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為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礎。
(三)對其他國家先進經驗的借鑒。盡管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在我國的呼聲很高,卻一直未能實施。世界已有部分國家早已實施相關行動,這就為我國后續(xù)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
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先進的經驗借鑒。如近年來,英國政府為3~5歲幼兒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以期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生開端。政府為促進該政策的貫徹落實,采取了多項舉措,如嚴格免費學前教育機構的準入,規(guī)范免費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加強政府對利益相關者的引導與合作等,從而有效保障了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的成功施行。英國在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注重政府合理規(guī)劃,逐步推行免費教育;強調中央統(tǒng)一標準,地方因地制宜落實;鼓勵多方通力監(jiān)督,共同保障免費教育質量等理念和做法,為國際免費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經驗。[3]
美國致力于把“讓所有幼兒在自愿的基礎上都有機會接受公共財政支持的優(yōu)質學前教育”作為學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通過實施、推進“力爭上游——早期學習挑戰(zhàn)”“學前教育發(fā)展資助”“全民學前教育”“開端項目”等項目,不讓一個兒童輸在起跑線上,推動各州普及3-4歲兒童學前教育。[4]
正如陳寶生所說的,目前在我國將學前教育完全納入義務暫時還不具備充分的條件,因為我國的義務教育本身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若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則需要三方面的條件保障:經費充足、政策支持、全民重視。同時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循序漸進,開展免費學前教育試點工作。一方面可從幼兒歲數方面考慮,先實行學前教育一年免費教育(即大班教育免費),待條件成熟時,再逐步延長到學前兩年、三年上;另一方面,可與地方人均GDP掛鉤,通過學前教育投入與地方人均GDP匹配,將免費學前教育納入地方政府績效目標管理??蛇x取一部分有條件的鎮(zhèn)區(qū)開展免費學前教育試點,先行先試,總結經驗,再逐步推開。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無論對個人發(fā)展還是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并不意味著學前教育必須按照義務教育的模式來辦學,更多是實現(xiàn)學前教育的普惠性與公益性。因此,目前在我國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細細規(guī)劃,待條件成熟才可實施。
[1]王海英:學前教育公平的社會表現(xiàn)、產生機制及其解決的可能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1,08:10.
[2]馮文全,范瀠引: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6,02:76.
[3]胡恒波:英國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政策、舉措及經驗,學前教育研究[J].2013,07:48.
[4]徐海嬌,柳海民:近年美國學前教育改革項目成效、特點及啟示[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7,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