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鋒
[關鍵詞] 小學語文;擴展型閱讀;合作學習;讀寫結合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背誦和記憶都是難免的,但如果只重視這些的話,學生將逐漸失去自主學習和鑒賞的能力。我們讓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欣賞、學會分析和拓展嗎?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需要課本,因為這是鑰匙,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更需要課本之外廣闊的空間,這是使學生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
課本所選的課文基本都是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以課本為基石,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緊扣課本所選文本的內(nèi)容,在理清課文內(nèi)容和思想內(nèi)涵的前提下,再有針對性地搜集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對課本知識進行相應的補充。拓展的內(nèi)容可以包括歷史背景資料、作家相關作品等。
例如,在教學“海倫·凱勒”一文時,我們可以加入海倫·凱勒所撰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片段,進行擴展閱讀探究,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和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堅韌的生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搜集更多名人奮斗的故事,譬如,貝多芬、霍金等人的故事,引導學生進行橫向比較閱讀,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再如,《廬山的云霧》一文,我們在學習之余,可以搜集一些描寫“廬山”的詩文讓學生欣賞閱讀,看看古人眼中的廬山和現(xiàn)在的廬山有什么不同,他們的表達有什么特點等,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對課本知識進行擴展,雖然都是以課本為引子,但也同樣可以延伸出很多有價值的內(nèi)容。
對擴展性閱讀教學來說,合作交流相當重要。一方面,合作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實踐,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通過合作和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揚長避短,查漏補缺;另一方面,合作學習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為課堂時間畢竟有限,我們帶領學生進行擴展性閱讀又應該是在解讀完課本內(nèi)容的前提下,因此必須合理地利用時間,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們可以采取課堂分組討論和課下學習小組兩種方式,對于一些比較容易或者是耗時不長的問題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解決,而對于比較繁瑣的閱讀任務或者是問題,就可以留給學生課下合作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從小學階段就要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習慣,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才能得心應手。
教學《木蘭從軍》這篇課文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討論花木蘭從軍的幾個階段,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分享結果,課外我們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和人物,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下和學習小組成員合作進行,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組織講故事比賽活動,讓各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講述相關的故事,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領導和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不只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鑒賞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寫作需要寫實也需要想象,小學階段正是想象力異常豐富的時期,我們應該充分把握這一點,讓學生通過一邊閱讀一邊寫作的方法,將理論更好地應用于實踐。否則,閱讀教學的真正目標就無法完成。
《歡樂的潑水節(jié)》是一篇有關民俗的課文,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搜集更多與民俗民情有關的文章,并且寫一寫自己所熟悉的民俗風情。這是對寫實的一種拓展,讓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風俗民情的課外知識,也能在寫作中掌握描寫節(jié)日的方法和表達技巧。另外,對于課本中的一些童話題材的課文,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續(xù)寫文章,讓學生的奇思妙想要在這一刻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1]張歲浩.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7(3).
[2]吳建華.淺談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