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呈
最近給一班小學生講《西游記》。
以前我陪孩子讀《唐詩三百首》,之后寫過一篇文章,詩意地聲稱,孩子把我熟悉的唐詩又重新教了我一遍。如今,我又重溫當時的體會,但這次重溫讓我懷疑我以前讀的是一本假的《西游記》。
一開始我們講故事,讀原文,倒也其樂融融,但這當口有同學發(fā)現(xiàn),書里提到女的,用的也是“他”字。我告訴他們,當時還沒有出現(xiàn)“她”字,這個字是“五四”運動之后才造出來的,似乎還有一本書叫《“她”字的文化史》。小朋友們就提出疑問了:那時候男女不分嗎?男女廁所應該是分開的吧?
我知道孩子們“腦洞”大,卻不知道有這么大,初聽之下還真以為沒有“她”字男女廁所無法區(qū)分了。后來才反應過來,廁所門口寫的是“女”字,不是“她”字。
有了這么個開頭之后,氣氛開始直奔我所無法控制的方向去。比如他們讀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這句話,本來是形容剛出世的石猴的美好生活,有個孩子卻認為,甲子是一種植物,可能有毒。理由是他看過一個片子叫《胡桃夾子》。旁邊的女生說,這說明甲子是一種食物。
講到“四圣試禪心”這一章,問孩子們,一般來說,考驗人的都是是否貪財,是否正直,是否勇敢,為什么神仙要用是否結(jié)婚來考驗這個取經(jīng)團?
有個孩子就回答說:“首先,取經(jīng)團的幾個成員是和尚,和尚不能結(jié)婚,結(jié)婚后就沒時間念經(jīng)。還有,取經(jīng)團要走很遠的路,如果結(jié)婚了就要帶著老婆一起走,女人能走多遠呢?所以要試探他們是不是可以不結(jié)婚?!?/p>
孩子們所發(fā)的并不全是無厘頭之言論,他們的思考因為沒有受過任何文本賞析的影響,往往有獨到之處。
比如“平頂山遇難”一節(jié),八戒借巡山之機行睡懶覺之實,回來就瞎編,說有妖怪,妖怪喊他豬外公,還請他吃飯。對于這個細節(jié),我本來的理解是,豬八戒的行為是出于虛榮心。但孩子們卻說這不是虛榮,如果豬八戒說妖怪兇狠,那豬八戒逃回來必須衣冠不整、滿頭大汗。但是他睡一覺回來,肯定神態(tài)自若,也沒流汗,所以他只能吹噓妖怪客氣友好,請他吃飯云云。
還有一處。我之前認為,豬八戒不喜歡白龍馬,表現(xiàn)為動不動就說分行李,說趕緊把白馬賣了,給師父買一口棺材送葬。向孩子們請教,為啥豬八戒這么恨白馬?孩子們分析,(電視劇中)八戒牽馬,估計馬不聽他的。至于原著中的八戒得挑擔,白馬又不肯幫他分擔。(原著中豬八戒說,師父騎的馬那般高大肥盛,只馱著老和尚一個,教他帶幾件兒行李,也是弟兄之情。但是這要求被拒絕了。)在這些細節(jié)上,孩子們邏輯的嚴密令我佩服。這讓我意識到,孩童的思維不容小覷,他們能看到我們的盲點。
而我也開始嘗試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比如,他們還引導我注意到,沙僧、豬八戒、小白龍這三位,都是在天上犯了錯被貶下來的,但他們受到的懲罰和犯錯的嚴重性不成正比——豬八戒酒后調(diào)戲嫦娥,被打三千下;小白龍放火燒了明珠,被打三百下;沙僧打碎一個杯子,被打八百下。再結(jié)合別的懲罰看,毫無疑問,沙僧最為苦命。
有時候,他們的“腦洞”和啟示,簡直帶著比較文學的研究精神。如對于石猴出世那個情景,他們就指出,很像《賽爾號4》中的摩托車變成摩哥斯的情景。
我特別珍惜孩子們給我的這些啟發(fā),看似無厘頭,卻像《西游記》本身一樣,“點頭經(jīng)過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賺他兒女輩,亂驚猜”,也許在這“亂驚猜”里面,有著文學最本質(zhì)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