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朱杰 徐禮文 賈洪洋 孫正士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事業(yè)總部,廣東廣州510710)
轉向架是地鐵列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架大修過程中需對其進行靜載試驗,以驗證輪重、軸重偏差等重要參數(shù)是否在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范圍內,從而保證列車的架大修質量,確保列車正線運營安全[1]。轉向架靜載試驗臺主要由加載橫梁、兩側立柱、底座、輪緣軌裝置、稱重單元等部件構成[2],其中橫梁作為靜載試驗臺的重要構件,經(jīng)受力分析其承受的工作載荷力最大,目前試驗臺正朝著小重量機型發(fā)展,因此有必要對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橫梁進行輕量化設計研究[3]。
首先運用三維軟件建立橫梁的參數(shù)化設計模型,然后在ANSYS Workbench中進行靜力學結構分析。根據(jù)廣州地鐵四號線車輛大修手冊[1],轉向架靜載過程根據(jù)給定相關擠壓力進行靜載試驗。橫梁設計時,承受的最大壓力為32 t,采用材料為45號鋼,屈服強度為355 MPa,泊松比0.269,取安全系數(shù)為1.8,許用應力為197 MPa。經(jīng)ANSYS Workbench分析求解,得到橫梁的變形云圖、應力云圖以及安全因子圖,如圖1所示,可知最大變形出現(xiàn)在橫梁的中間部位,為0.35 mm;橫梁最大等效應力出現(xiàn)在兩端螺栓安裝孔位置,為163.52 MPa,小于許用應力197 MPa;最小安全因子為2.17,質量為617 kg,存在較大的優(yōu)化空間,部分材料可以去除。
圖1 橫梁變形、等效應力及安全因子云圖
在上述分析基礎上,以橫梁底板高V1、側板寬W1、橫梁高V2、加強板寬W2、油管孔R以及頂板高V3(圖2)這6個函數(shù)作為輸入變量,其取值范圍如表1所示。
圖2 橫梁輸入?yún)?shù)標記圖
表1 設計變量的控制范圍 單位:mm
以質量最小化、安全因子、應力以及變形為目標函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得到優(yōu)化后的最終尺寸,最后進行優(yōu)化后的尺寸驗證,滿足設計要求,為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結構輕量化設計及性能改進提供理論依據(jù)。按照優(yōu)化設計方法,采用多目標遺傳算法(MOGA)進行迭代計算,最終確定三組最優(yōu)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最優(yōu)候選方案 單位:mm
靈敏度分析是研究與分析一個系統(tǒng)或輸出變量對系統(tǒng)參數(shù)變化敏感程度的方法,通過靈敏度分析能夠較好地確定哪些參數(shù)對系統(tǒng)有較大的影響[4]。靈敏度分析可以使形狀結構得到較好的優(yōu)化,因此,靈敏度分析是優(yōu)化分析前的重要一步[5]。由圖3可知,對橫梁質量影響程度依次為:側板寬W1>底板高V1>頂板高V3>橫梁高V2>加強板寬W2>油管孔R。對橫梁最大應力影響程度依次為:底板高V1>側板寬W1>橫梁高V2>頂板高V3>加強板寬W2>油管孔R,如表3所示。從而可知參數(shù)側板寬W1和底板高V1對質量、變形、應力和安全因子的影響最大。
從圖3及圖4可以看出,橫梁安全因子和質量主要受側板寬W1、底板高V1、頂板高V3和橫梁高V2的正影響,而橫梁變形和應力主要受側板寬W1、底板高V1、頂板高V3和橫梁高V2的負影響。即側板寬W1、底板高V1、頂板高V3和橫梁高V2降低可以減少質量,但也會降低安全因子,因此需要尋找它們之間的折中點,進行響應曲面優(yōu)化。
圖3 靈敏度分析
表3 設計變量對橫向質量、變形、應力、安全因子的影響
圖4 質量、安全因子響應曲面圖
設定質量的類型為最小值Minimize,安全因子的類型為尋找目標,值為2.2且要大于最小值2。優(yōu)化后的尺寸值為V1=25mm,W1=11 mm,V2=407 mm,W2=5.5 mm,R=85 mm,V3=9.8 mm,橫梁尺寸設置為優(yōu)化后的尺寸,得到優(yōu)化后的應力、變形和安全因子圖,如圖5所示。結構優(yōu)化前后的結果如表4所示。
圖5 優(yōu)化后橫梁變形、等效應力及安全因子云圖
表4 結構優(yōu)化前后的結果
通過觀察表4、優(yōu)化后橫梁變形云圖和等效應力圖,可知優(yōu)化前后最大等效應力均小于許用應力,滿足強度要求;橫梁的變形量較小,確保了加載精度要求;優(yōu)化后的橫梁總質量減少了14.91%,滿足設計要求且達到質量最小化、減少成本的目標。
通過對轉向架靜載試驗臺橫梁在最大受力工況下的有限元分析,結合響應曲面分析方法對試驗臺橫梁進行多目標驅動優(yōu)化。分析結果表明,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優(yōu)化實現(xiàn)了質量最小化,提高了安全系數(shù)。分析證明,通過優(yōu)化,橫梁質量由617.17 kg降低到525.54 kg,而安全因子由2.17提升為2.23,滿足設計要求,且達到質量最小化、節(jié)約材料、減少成本的目標,為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的設計和改進提供了技術支持。
[1]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地鐵四號線車輛大修手冊[Z],2008.
[2]尹曉亮,劉陽,劉曉巖.軌道車輛轉向架靜載試驗臺的研制[J].機車車輛工藝,2012(1):33-34.
[3]王歆櫟.地鐵轉向架靜壓試驗臺綜合技術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4]陳勉,王進,溫云,等.自動穿鞋帶機的機械夾爪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J].輕工機械,2015,33(6):6-13.
[5]LUO X Y,YANG B S,LEI C,et al.CAD based design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shape optimization of scaffolds for bio-root regeneration in swine[J].Biomaterials,2015(57):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