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波
1 試驗目的
通過本試驗,驗證參試品種在產(chǎn)量、適宜密度、綜合抗性等方面的差異,為指導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依據(jù)。
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落實在嫩江縣農(nóng)業(yè)科技示范園區(qū)。試驗地地勢平坦,土質黑土,有機質含量4%左右,前茬為大豆茬,秋季淺翻深松整地,春起壟。
3 試驗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試驗品種9個,天和1號、先玉1219、華美2號、CS5101、利合16、哈育198、德美亞1號、鑫科玉1號、瑞福爾1號,其中以德美亞1號為對照。
3.2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隨機區(qū)組設計,三次重復。每個品種設3個密度,分別為公頃保苗8萬株、9萬株、10萬株,共設27個處理,每個處理5行,行長10米,行距65厘米。每畝施化肥商品量23.4千克,其中磷酸二銨11.7千克、大顆粒尿素6.7千克、硫酸鉀5千克,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3.5千克、氯化鉀3.2千克。
4 氣象因素對試驗的影響
由于播種后沒有有效降雨,還遭遇風災,導致試驗出苗不齊,存在缺苗斷壟現(xiàn)象。雖然設了不同密度,但是實際田間保苗株數(shù)基本一致。所以在試驗調(diào)查和總結過程中對密度因素沒有進行分析。
5 試驗調(diào)查結果
5.1 播種期
試驗5月9日播種。
5.2 出苗期
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出苗期5月20日。 CS5101出苗期5月19日比對照早一天;鑫科玉1號、華美2號出苗期在5月20日與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同一天出苗;瑞福爾1號、哈育198、先玉1219、利合16、天和1號出苗期在5月21日,比對照晚一天。
5.3 苗期生長情況調(diào)查
5月27日玉米3葉期株高在5.5厘米~7.5厘米之間,玉米平均2~3天左右長一片葉,1~2天內(nèi)生長高度為3~5厘米。6月13日玉米6葉1心期,6月15日玉米7葉1心期~8葉1心期。供試的各個品種之間沒有明顯差異。
5.4 拔節(jié)期
拔節(jié)期在 6月26日~6月29日,此時玉米植株有七片展開葉,株高在60厘米~95厘米左右。拔節(jié)期是玉米整個生育期對水肥需求的第一個關鍵時期。6月28日玉米12葉~13葉期,展開葉7~8片,株高在70~96厘米。測量時最后一片展開葉葉枕高30~35厘米左右。到了7月6日玉米可見葉14~15片,展開葉10~11片。株高130厘米~150厘米左右。測量時最后一片展開葉葉枕高53~65厘米左右。
5.5 倒伏情況
7月9日出現(xiàn)8級大風,瞬時最大風力19.0米/秒。試驗區(qū)玉米發(fā)生根倒伏。華美2號倒伏程度比較嚴重倒伏率占百100%。利合16倒伏率占百70%。鑫科玉1號、德美亞1號、天和1號、哈育198倒伏比較輕,倒伏率占20%左右。先玉1219、Cs5101、瑞福爾1號沒有倒伏現(xiàn)象。植株自身有較好的恢復能力,7月14日倒伏品種都已站立起來,倒伏后5天~7天,玉米植株恢復直立,但是部分植株基部莖稈有彎曲。
5.6 抽雄吐絲期
7月份玉米進入了抽雄吐絲期。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7月13日抽雄。比對照德美亞1號抽雄早的有4個品種,鑫科玉1號、哈育198、CS5101、利合16,比對照早5天、4天、2天、1天。比對照德美亞1號抽雄晚的有2個品種,瑞福爾1號比對照晚3天、先玉1219比對照晚5天。華美2號和天和1號與對照德美亞1號同天抽雄。
對照德美亞1號7月18日吐絲。比對照德美亞1號吐絲早的有5個品種,鑫科玉1號、哈育198、CS5101、利合16、瑞福爾1號,比對照早6天、5天、2天、1天。比對照德美亞1號吐絲晚的有2個品種,先玉1219、天和1號,比對照晚1天。華美2號與對照德美亞1號同天吐絲。
5.7 成熟期
9月份玉米進入成熟期,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9月22日成熟,生育日數(shù)126天。比對照德美亞1號成熟期早的有4個品種,鑫科玉1號、哈育198、CS5101、利合16,比對照早17天、16天、11天、7天。比對照德美亞1號成熟期晚的有1個品種,天和1號比對照晚1天,先玉1219、瑞福爾1號、華美2號與對照德美亞1號同天成熟,生育日數(shù)相同。
6 田間籽粒含水量調(diào)查
秋天玉米收獲前( 10 月14 日)進行含水量調(diào)查,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籽粒含水量 25.8%。參試的9個玉米品種中只有Cs5101含水量 25 %,比德美亞1號低 0.8 %。其他品種籽粒含水量都高于對照,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利合16、瑞福爾1號、先玉1219、鑫科玉1號、華美2號、天和1號、哈育198,分別比對照高3.7%、3.2%、2%、1.3%、0.8%、0.6%、0.3%。
7 測產(chǎn)調(diào)查分析
九個品種的產(chǎn)量呈現(xiàn)近似正態(tài)分布(如圖1),可以進行方差分析,利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算得F值為3.658,轉換P值為0.011,說明品種間在0.05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性。對九個品種產(chǎn)量均值進行多重比較分析,在α=0.05水平上,可知先玉1219產(chǎn)量顯著高于天和1號、CS5101、鑫科玉1號和哈育198,哈育198產(chǎn)量顯著小于先玉1219、利合16、德美亞1號、華美2號和瑞福爾1號,利合16、德美亞1號、華美2號、瑞福爾1號、天和1號、CS5101和鑫科玉1號之間產(chǎn)量沒有顯著性差異。在α=0.01水平上,先玉1219產(chǎn)量顯著高于CS5101、鑫科玉1號和哈育198,哈育198產(chǎn)量顯著小于先玉1219、利合16和德美亞1號,利合16、德美亞1號、華美2號、瑞福爾1號、天和1號、CS5101和鑫科玉1號之間產(chǎn)量沒有顯著性差異。
綜上所述,通過品種間的產(chǎn)量對比分析,各品種產(chǎn)量相對于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產(chǎn)量僅有哈育198存在顯著性差異,產(chǎn)量顯著小于對照德美亞1號,其他品種產(chǎn)量與德美亞1號無顯著差異。先玉1219雖與德美亞1號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但產(chǎn)量最高,相對德美亞1號增產(chǎn)約9.7%,先玉1219具有一定的產(chǎn)量優(yōu)勢。
(作者單位:161499 黑龍江省嫩江縣蠶蜂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