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亮
摘 要: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加上國家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行,高產栽培技術不斷優(yōu)化和提升。筆者所在鄲城縣針對紅薯方面的種植和栽培,從選種、深耕起壟、移栽、田間管理、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開發(fā),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紅薯產業(yè)發(fā)展,促進農民增收和地區(qū)經濟效益增長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紅薯種植;高產栽培技術;選種;除草;措施
中圖分類號:S5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90
近幾年,隨著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鄲城縣紅薯種植面積越來越大。農民效益可觀,但由于病蟲危害及耕作方式的老化,紅薯產量在徘徊不前,筆者根據近幾年的生產經驗總結出提高紅薯產量的幾點技術意見。
1 選用高產新品種
選用適宜鄲城縣種植的商薯19、濟薯25、豫薯7號等。
2 機械起壟覆膜
深耕細耙,起壟栽培,保持壟土疏松,要求壟形高胖,壟溝深窄。一般壟距春薯75~80cm,夏薯70~75cm,起壟時要注意土壤不宜過濕或過干。在肥力較差、土層厚、砂質土或地勢高的地塊,應當以小壟方式為宜,壟高20~25cm,壟距65~80cm,株距約30 cm,每壟1行;肥力高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塊、地勢低洼易澇、黏土地及后期雨水偏多、生長中地塊以高壟、大壟方式為宜。壟高25~33cm,壟距約為1m,株距20cm左右,每壟1行。起壟時要求做到壟面平、壟直、壟距均勻、壟心無漏耕、土壤散碎、壟土松,最好是隨耕作,隨起壟。起壟時,壟心施入2.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用量5~10kg/667m2,防治地下害蟲。
3 早栽密植
春薯栽植以4月下旬為宜,在10 cm土層地溫16℃時適宜進行栽植。地膜覆蓋栽培可提前至4月中旬,夏薯應搶時早栽。密植的原則是:短蔓品種宜密,旱薄地宜密,肥地宜稀,夏薯宜密,春薯宜稀。春薯肥地3.75~4.50萬株/hm2,中等地和薄地5.25~6.00萬株/hm2。夏薯要適當增加密度,肥地5.25~6.00萬株/hm2,中等地和薄地6.75~7.50萬株/hm2。推廣“抗旱留3葉斜栽法”。即薯葉與水平面成45°斜栽入土,栽深5~7cm,栽插時只留頂部3片葉,其余部分連同葉片全部埋入土中。
4 加強田間管理
4.1 查苗補栽
一般在栽后4~5d,及時查苗補栽。
4.2 化學除草
于紅薯栽苗后1~3d,(地膜覆蓋田可于覆膜前),
土壤墑情良好的情況下可噴施50%異丙草胺乳油250g/667m2,兌水40kg。如有麥茬地,用量加大到280g/667m2,兌水50kg。可防除未出土的1a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草。對前期田間已出土的3~5葉禾草,可施用精喹禾靈除草。
4.3 科學施肥
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前期追肥為主,封壟前于壟半坡偏下開溝追肥,并將肥料覆蓋嚴密。為保持養(yǎng)分合理供應,并防止葉片早衰,應追施裂縫肥。每667m2用尿素4kg加硫酸鉀5kg兌水100kg追施,或施草木灰水150kg/667m2。
4.4 合理化控
紅薯在封壟后要嚴禁翻蔓,因為翻蔓不僅損傷葉片,降低養(yǎng)分的積累,會造成莖蔓損傷,所以生產上禁止在薯塊膨大期翻蔓。對于薯田,可以噴施紅薯控旺劑控制莖葉旺長,避免莖葉損傷,促進薯塊膨大。
4.5 病害防治
甘薯黑斑病癥狀:薯苗受害多在苗的基部和其白色部分開始發(fā)病,初形成黑色圓形小斑點,稍凹陷,病斑逐漸擴展,以致包圍整個薯苗基部形成黑根,根腐爛表面生有黑色刺毛狀物。
防治方法:溫湯浸種:薯塊在51~54℃溫水中浸10min,將水溫調節(jié)在56~58℃。種薯下水后使水溫降至51~54℃范圍內,保持溫度浸種10min,撈出后立即上苗床排種蓋土。
加強苗床管理育苗時盡量采用新苗床,采用高溫育苗時,種薯上床后,立即把苗床溫度升到35~38℃,保持4d,以促進傷口愈合,控制病菌侵入。
4.6 甘薯軟腐病防治方法
癥狀,薯塊發(fā)病,初期組織軟化,淡褐色,后變深褐色水漬狀病斑,常呈大片組織濕腐狀腐爛,皮層破裂處流出黃褐色汁液,帶有芳香酒氣,以后整個薯塊在短期內迅速腐爛并帶有酸霉味,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狀物,霉狀物頂端布滿黑色球狀小粒點。發(fā)病嚴重時引起全窖薯塊腐爛,后期病薯失水干縮成僵薯。
4.6.1 農業(yè)防治
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深耕地滅茬、曬土,促使病殘體分解,以減少病蟲源。
選用地勢高燥、排水方便的田塊,起壟栽培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后及時清理溝系,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和非本科作物實行4~6a輪作;育苗的營養(yǎng)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3周以上。
地膜覆蓋栽培,及時清理病株、病葉、嚴重蟲傷株,集中燒毀,病穴施藥。
底肥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科學施肥,重施磷鉀肥。重施基肥、有機肥,加強管理,培育壯苗,有利于減輕蟲害,增強植株抗病性。
防止薯塊受凍,收獲期掌握在旬平均氣溫在14~15℃時為宜,當天收獲并入窖,防止夜間。凡帶病、蟲、傷及受冷、凍害薯塊應嚴格剔除,精選入窖,保證貯藏質量。甘薯窖和苗床用多菌靈嚴格消毒,薯塊入窖和育苗時用“紅薯保鮮劑”或甲基托布津處理。
4.6.2 藥劑防治
種薯育苗前浸泡藥液5min: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紅薯保鮮劑1000倍液。
薯苗扦插前用藥液浸泡10min: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藥液浸至苗的1/3~1/2處。
病害嚴重的地區(qū)扦插前穴施藥土: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靈、70%代森錳鋅、5%菌毒清、好速凈、殺毒礬、惡霜靈,以上任何一種藥物1份+粉狀殺蟲劑(如莖線靈等)+干細土20份混勻。
噴施用藥:3%廣枯靈水劑800倍液;37%多菌靈草酸鹽(枯萎立克)可濕性粉劑400倍液;30%綠葉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甘薯根腐病防治方法:癥狀:薯塊發(fā)病,初期組織軟化,淡褐色,后變深褐色水漬狀病斑,常呈大片組織濕腐狀腐爛,皮層破裂處流出黃褐色汁液,帶有芳香酒氣,以后整個薯塊在短期內迅速腐爛并帶有酸霉味,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狀物,霉狀物頂端布滿黑色球狀小粒點。發(fā)病嚴重時引起全窖薯塊腐爛,后期病薯失水干縮成僵薯。
目前對此病還沒有有效的藥劑防治方法,防治應采用以種植抗耐病品種為主,加強栽培管理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如輪作換茬、培育壯苗、適時早栽、深耕改土、增施凈肥、前期遇旱澆水,使薯苗早發(fā)快長,增強抗病能力。
甘薯莖線蟲病癥狀:甘薯整個生育期都可發(fā)生,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薯塊上,然后是秧蔓基部。
育苗期,發(fā)病輕的不易與健苗區(qū)別,發(fā)病重的出苗少,矮黃,主要是基部白色部分受害。初期癥狀不明顯,后漸變?yōu)榍嗷疑唏g,剖視莖基部,內有褐色空隙,髓部變褐色干腐,剪斷后不流白漿或很少流白漿。
大田生長期,生長前期秧蔓生長無明顯病狀,中后期在秧蔓近地面以上主蔓基部出現(xiàn)褐色裂隙,髓部由白色干腐變?yōu)楹稚筛?,呈糠心狀。重病株糠心達秧蔓頂端,葉片由基部向端部逐漸發(fā)黃,生長遲緩,甚至枯死。
薯塊因感染源的不同,癥狀也有不同??沸男停簽檠砻鐜Р「腥?,薯塊內部為白色粉末空隙,組織失水干腐,腐爛組織擴展至整個薯塊內部,而成糠心,所以叫做糠梆子;糠皮型:為土壤傳染。線蟲直接用吻針刺破外表皮侵入薯塊,由四周向內,由下向上危害。表現(xiàn)為皮層龜裂,皮下組織變褐發(fā)軟,呈褐、白相間粉末狀干腐,整個薯塊表皮青灰色至暗紫薯塊呈現(xiàn)內部糠心、外部糠皮的混合型癥狀。
防治方法:加強檢疫。種薯種苗調運季節(jié),切實作好檢疫工作,嚴禁帶病種薯種苗調運;建立無病留種地,培育無病壯苗。應選3a以上未種甘薯的地塊作無病留種地,從春薯地剪取無病秧蔓扦插作無病留種地秧苗;實行輪作。重病地應實行2~3a輪作。以玉米、小麥、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等作物輪作,效果良好;調整種收時間,重病地改春薯早栽推遲到5月中旬栽植,提前到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收獲,以避開線蟲危害盛期;清除病殘減少菌源。病區(qū)應在育苗、移栽、收獲、貯藏等關鍵時期,徹底清除病薯、病蔓等病殘組織,決不能留在田間,并集中深埋或燒掉。
5 結語
紅薯栽培種植注重時機,講求技術方法,筆者所在鄲城縣結合紅薯栽培各個流程優(yōu)化栽培種植技術,提高選苗育苗方法,選取有利時機進行種植,針對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情況提前預防和制定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大大提高了紅薯生產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