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思想理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嬰幼兒作為特殊的人群,抵抗力不如成年人,所以在給予嬰幼兒食品上,需要保證食品的安全性,控制食品中金屬元素含量,進而保證嬰幼兒身體健康成長。然而在巨大經(jīng)濟利益的誘惑下,很多的嬰幼兒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常常將食品安全置之度外,這樣對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構成巨大威脅,所以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對嬰幼兒食品進行檢測非常關鍵。嬰幼兒食品多為奶粉及輔助食品,這些食品中含有嬰幼兒成長所必須的微量元素,而如果食品中微量元素超標或者存在一些有毒物質,則可以借助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檢測,借助檢測結果評估食品中元素含量情況,保證嬰幼兒食品安全。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適用范圍
嬰幼兒食品中所存在的元素主要是自然原材料本身所含元素以及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外來添加、污染的元素,其中11種為嬰幼兒成長所需的元素,16中為痕量必需元素,對于一些必需元素,借助原子吸收光譜法可測定食品中各種元素的含量,這樣對食品安全性等級評估有重要意義。
樣品制備
破壞樣品中有機物。對嬰幼兒食品中的金屬元素進行測定,首先需要將樣品中的有機物質破壞。在有機物破壞方法上,經(jīng)報道并且廣泛應用與實踐的方法包括濕法消化與干法灰化兩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出現(xiàn)很多種變異,比如兩種方法可變異為高溫干灰化、濕法灰化、密閉體系燃燒法等,各種方法都有其利弊,選擇使用哪一種方法一般需要根據(jù)分析元素決定。下面對幾種常見的有機物破壞法進行分析。(1)高溫干灰化?;一臏囟纫话阈枰獦藴试?50℃~500℃的水平,低于溫度標準可能導致灰化不徹底,這樣容易使結果偏低。在使用高溫干灰化過程中,常常加入灰化輔助劑以及再次高溫灰化措施,這樣主要是促進有機物分解與提高金屬元素的回收率。高溫干灰化優(yōu)勢在于可以分解大多數(shù)的樣品,操作方法也很簡單,但是該方法對低沸點元素的損失較大。(2)濕化灰法。主要是使用液體、液體與固體混合物作為氧化劑,在一定溫度下,將樣品中的有機物分解。該方法常常加入催化劑來加快有機物分解,常用催化劑為MgO、V2O5、AgNO3等。該方法優(yōu)點為適用性強、揮發(fā)快,缺點為試劑的用量大。(3)密閉體系燃燒法。將樣品放到充滿氧氣的容器中進行燃燒,分解有機物。樣品在充滿氧氣容器中,將容器中預先加入吸收劑溶液,被測組分可以氧化物或氣態(tài)的形式被容器中的吸收液吸收。該方法優(yōu)點在于樣品中金屬元素回收率高,不容易損失及污染,但其缺點在于需要使用專門的儀器并且安全性比較差。
分離與富集。嬰幼兒食品中含有豐富的元素,各元素間的含量差異大,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靈敏性及準確性,樣品有機物破壞后要富集其中的金屬元素,常用富集方法包括沉淀離心法、蒸餾揮發(fā)法、溶劑萃取法、離子交換法等。
樣品測定
下面以嬰幼兒食品中常見得到Pb、Cr、Cu、Co、Zn等元素測試為例,對樣品測定方法進行分析。
第一步,配置Pb、Cr、Cu、Co、Zn元素的標準溶液梯度。第二步,處理嬰幼兒食品樣品,將樣品使用四分法進行縮分與烘干,準確稱取各樣品,平均將樣品平均分成3份。第三步,使用預消解法,將5MLHNO3、2MLH2O2加入樣品中,混合均勻,之后將混合后的樣品放到電子控溫加熱板上方,設定溫度為110℃,持續(xù)加熱10min。第四步,將加熱物進行冷卻,取2MLHNO3、1MLH2O2,消解罐固定并放入到微波制樣系統(tǒng)中進行消解,設定儀器的基本參數(shù),將啟動按鈕按下并放下罩子,使食品樣品開始進行消解。壓力降到0.5MPa以下,測試人員將消解罐取出并進行冷卻,直到消解罐下降至常溫、常壓的狀態(tài)。之后將消解罐放置到電子控溫加熱板,樣品不再冒出黃色煙即可,并且樣品溶液呈現(xiàn)出澄清透明狀態(tài)。第五步,對樣品進行定容,消解罐冷卻到常溫后將樣品轉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第六步,將樣品置于最佳儀器工作條件下,測定出Pb、Cr、Cu、Co、Zn等元素標準吸光度,制定各元素標準曲線,測定嬰幼兒食品樣品中各元素含量。如果想獲得精確的結果,可持續(xù)進行多次實驗。
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檢測嬰幼兒食品樣品,可以快速檢測出樣品中Pb、Cr、Cu、Co、Zn元素的含量。在具體檢測過程中,相關的檢測人員嚴格遵從檢測相關操作規(guī)范,此外還需注意灰塵、儀器及試劑等設備的衛(wèi)生,避免檢測結果出現(xiàn)問題,提高檢測結果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