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蟲:時間走呀走,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農(nóng)歷七月初七。
百曉生:呵呵,乞巧節(jié),是一個非常浪漫的節(jié)日呢!
乞巧節(jié),即七夕節(jié),這個節(jié)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xí)之”的記載。
書香蟲:聽說在這一天,牛郎和織女要在鵲橋相會了。
百曉生:是啊,一年才一次的相會,多難得呀!
相傳在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牛郎,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jīng)常虐待他。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他坐在樹下傷心,這時,有位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當(dāng)?shù)弥脑庥龊?,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里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yǎng)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終于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喂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guī)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牛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興興地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shè)法相救,嫂子最后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rèn)識了織女。后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結(jié)婚后,男耕女織,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了,天帝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看著牛郎上天無路,老牛便告訴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云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zān)一揮,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xiàn)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
后來,每到農(nóng)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乞求上天能讓自己也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jié)。
書香蟲:嗚嗚嗚,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百曉生:傳說很動人,七夕的詩也很美的哦。
七 夕
唐·羅 隱
絡(luò)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shè)紅筵。
應(yīng)傾謝女珠璣篋(qiè),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這首詩是想象牛郎織女在銀河邊看到角宿(二十八宿之一)和荷花,有一家人家歡笑著在院子里鋪置紅布,擺上筵席,擺上瓜果,來穿針乞巧。這家的女子把篋中的珠子倒空,要這家的男子寫出歌詠七夕的錦繡詩篇,放到那個篋里。不知不覺古代計時的銅壺滴漏報天將亮了,牛郎織女又要分別了,所以惆悵茫然,這樣相會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書香蟲:哇,意境真是太美了,還很浪漫耶!
百曉生:七夕這一天,民間還有許多有意思的習(xí)俗哦。
七夕,相傳是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民間也有很多習(xí)俗。
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
曬書曬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把衣服敞開。人家問他為什么,他答:“我曬書?!边@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xí)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學(xué),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拜織女: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dāng),準(zhǔn)時都到主辦的家里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后,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默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