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攻殼機動隊》:從賽博格的存在意義展望后人類主義時代

2018-06-13 10:08:20常珂瓅
戲劇之家 2018年12期
關鍵詞:存在主義人工智能

常珂瓅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fā)展,圍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接連打敗人類世界頂尖圍棋選手李世石和柯潔,“索非亞”成為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類人機器人。人們開始更加廣泛討論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影響和可能性。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程序和產(chǎn)品已經(jīng)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科幻類小說和電影在很早之前就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充滿人工智能和賽博格的世界,哲學領域也早已開始探討后人類的問題。其中《攻殼機動隊》是一部公認的具有深厚哲學內(nèi)涵的作品,它預見了伴隨科技發(fā)展,賽博格出現(xiàn)之后人類的主體性危機,并探討了科技與生命、存在與認知之間的眾多問題,本文以《攻殼機動隊》為例,探討賽博格視角下的“生命”內(nèi)涵與存在價值,對后人類主義時代進行展望和思考。

【關鍵詞】《攻殼機動隊》;賽博格;后人類主義;人工智能;存在主義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084-02

1995年由押井守執(zhí)導的《攻殼機動隊》,是一部極具哲學意蘊的百科書式的科幻動畫電影,2017年推出了真人版電影。這部作品描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人類科學突飛猛進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以及賽博格出現(xiàn)之后人類的主體性危機,從而構(gòu)建了一個典型的后人類時代,探討了科技與人倫、道德與犯罪、賽博格存在的意義等哲學問題。正如電影開頭所描繪的:“在不久的將來,企業(yè)網(wǎng)絡遍布全球,光與電子穿梭萬物之間,然而信息技術的進步仍然不會抹去國家與民族的存在。”

如今我們生存的時代,不正是這樣的一個鏡像嗎?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2016年和2017年接連打敗了世界頂尖圍棋選手李世石和柯潔;美國漢森公司研制的類人女性機器人“索非亞”,在2017年10月取得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并且在全球各國開啟演講,參與各種活動??v觀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完全被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等包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設備已經(jīng)走進平常人的生活??梢哉f,人工智能時代已經(jīng)開啟了。毋庸置疑的是,科技進步會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高速變革,人類難免有所警惕: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會帶來巨大的隱患甚至打敗人類,從而取代人類。如此也帶來日益技術化的深入爭論:技術是否可以取代人類?信息時代人類被技術裹挾的進化,是否是一種異化?

一、賽博格的“生命”內(nèi)涵

“賽博格”即Cyborg,來源于控制論和有機體(cybernetic organism),這個名詞是在1960年由曼菲德·E·克萊恩斯(Manfred E. Clynes)與內(nèi)森·S·克萊恩(Nathan S. Kline)提出,最初用來設想人類在未來星際旅行中需要克服人體機能的局限,而在人體中移植輔助的神經(jīng)控制裝置。后來這個概念被擴大,指為了讓生物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將人體與非有機體拼合而成的新的生物形態(tài)。包括“義體人類”或“機械化有機體”。簡單來說,以機械代替人體的部分組織或者功能,同時以大腦與機械連接的方式進行操控。這原本是一個科幻概念,且不斷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出現(xiàn),但電影將這類賽博格形象藝術處理后可視化了。例如《攻殼機動隊》中的草薙素子,是典型的“義體人類”。除了腦部,草薙素子身體的其他部位全是機械改造的“義體”,而與此同時還配備了一個可以接入全球網(wǎng)絡的“生化副腦”。這是標準的賽博格。

在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中,導演押井守集中探討了人與機器、人的意識與人工智慧的矛盾關系,以“賽博格”闡發(fā)“后人類”時代可能會遭遇的科技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的對立問題。 《攻殼機動隊》的主人公素子喜歡深潛,她在深潛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孤單、寂寞甚至死亡的感覺,每次回到水面,她都覺得是“重生”,那是一種“活著”的感覺。素子作為擁有人類大腦卻沒有記憶的義體人,她的困擾是作為一個人的思考,她的思考帶動了她個人意識的升華,使她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我是誰”“生命是什么”是主人公在影片中的追問。

《攻殼機動隊》中還有一個擁有“自我”、認為自己是生命體的傀儡師。但傀儡師不同于義體人素子,它是一個完全由工廠生產(chǎn)出來的,沒有實體存在的電腦程序,這個被用于進行情報工作的電腦程序在網(wǎng)絡中漸漸產(chǎn)生了“自我意識”,慢慢變得不受控制。傀儡師宣稱自己是網(wǎng)絡中誕生的“生命”,并要求政治庇護,政府官員認為它只是一段可以自我儲存的程序,以荒謬之名拒絕后,它開始闡述自己對于“生命體”的看法??軒熣J為:“人類的DNA也不過是一段被設計用來自我儲存的程序?!鄙恼Q生是信息洪流中的一個節(jié)點,就像生物學中DNA于人類的生命意義也是一段獨一無二的構(gòu)造系統(tǒng)。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素子在電影中是擁有人類大腦的義體人,她說:“個人意識的升華是意識到自我存在。同時也將我限定在自我之中?!?那我們存在的依據(jù)是人格特征、肉體或是“靈魂”?對于素子和傀儡師而言,是個人意識的覺醒讓他們擁有了“靈魂”——自我意識,能夠按照自我意志行動,從而獲得了新生。

二、賽博格的存在與死亡

《攻殼機動隊》中的世界是賽博格的世界,除了義體人、機器人外,人類在身上配置了各種各樣的義體裝置,身體出問題了可以隨時修理。那么,他們會死亡嗎?機體是會毀壞和死亡的,那么精神和意識會死亡嗎?在《攻殼機動隊》的最后,素子和傀儡師的機體都被炸毀,但他們作為產(chǎn)生了個人意志的賽博格,素子和傀儡師的“靈魂”融合后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素子,那這個人是素子還是傀儡師?他們的生命存在嗎?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事實上素子的個體靈魂和傀儡師結(jié)合后最終融入了自組織化網(wǎng)絡所形成的集體中,脫離了形式化的軀體,化為純粹“精神”而存在,“精神”高于一切,可以說這是《攻殼機動隊》給出的人類未來的出路。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人類兩個重要哲學主題“死”與“生”,生死被辯證地結(jié)合到了一起。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海德格爾把“死亡”視為人存在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死亡本身就是生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講到:“死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種須從生存論上加以領會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死亡不是一個事件,而是存在本身,可以理解為“死亡”就是存在的一種樣式,這種存在是超越死亡的。所謂“向死而生”指的就是人們在已知死亡的前提下,一步步走向本身已經(jīng)存在的死亡。從這一點來說,賽博格像人類一樣能夠死亡,也是在證明其存在的意義。

《攻殼機動隊》的導演押井守追求精神的純凈。人類的不幸與罪惡在其看來都是由于無節(jié)制的欲望與肉體的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在《攻殼機動隊》中呈現(xiàn)了一個烏托邦式的后人類主義時代,想要用精神取代肉體、用集體化取代個體私利,將人類引向天國般圣潔的世界。只要“靈魂”存在,“我”就存在,“我”會以精神的純凈得到永恒。“我”也許不能拯救世界,但可以拯救自己。

三、后人類主義時代的展望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人與機器的混合體、人腦與人工智能的聯(lián)合體、地球生命與外星生物等“后人類主義”思潮元素。 這些作品深受后人類主義思潮的影響。到底什么是“后人類主義”?

20世紀末,隨著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模擬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哲學等學科的發(fā)展,在西方出現(xiàn)了“后人類主義”(posthumanism)。 “后人類主義”是對盲目尊崇人類理性和主體的一種反駁。簡單來說,“后人類主義”的核心是天地萬物皆平等,而人并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

對于后人類主義,凱瑟琳·赫爾茲在《我們?nèi)绾巫兂珊笕祟悾嚎刂评碚?、文學與信息學中的虛擬身體》中,勾畫出了當代世界的“后人類”圖景:從此之后,破除了人類中心論,人類被視為處理信息的實體,本質(zhì)上與智能機器類似,而反過來機器也可以像人一樣運作。莫拉維克實驗證明了機器可以成為人類意識的貯藏器,機器可以因各種實際目的而成為人。

在未來,人類的定義可能被改寫,人類可以上傳意識,解除肉體束縛,可以通過機械增強身體機能,簡而言之,你就是賽博格,賽博格就是你。后人類主義社會會有新的法律和倫理,以及新的生活方式。針對人類的普遍焦慮,我們可以想到哈爾伯斯坦(Judith Halberstam)和利文斯頓(Ira Livingston)說的“后人類并不必廢棄人類;它不代表人類的進化或退化。它參與了身份與差異的再分配。”后人類的主題不僅是一個技術或哲學的問題,還涉及到政治與經(jīng)濟的問題。

《攻殼機動隊》中所呈現(xiàn)的就是一個充滿賽博格的后人類主義社會的縮影??萍几叨劝l(fā)達,機器人、義體人、人類和諧共存,大部分人類解除了肉體的束縛,為了進化而裝上了義體裝置;國家和民族仍舊存在,但更加開放自由,人類也不再是社會的絕對中心,這可能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科技高度發(fā)達的社會。而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同樣有很多人為了愛美整容,裝上假體和不屬于他們身體的東西;因為疾病裝上義肢、假眼等,他們也算是賽博格嗎?而民主和自由也一直是人們的共同追求,可以說后人類主義社會是一種趨勢,但需要漫長的發(fā)展時間。總之,人類應以怎樣的目光注視未來,未來又將投以怎樣的回望,這都是如深淵般不見底的謎題。

四、結(jié)語

每一次科技的巨大飛越都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重大變革,技術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人工智能時代悄然到來,后人類時代也會慢慢變成現(xiàn)實。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的定義在不斷變化,“存在”的定義也在不斷變化?!豆C動隊》為我們指出賽博格和人類會以精神的純粹性得以存在和永恒;唐納·哈拉維指出:“在我們關于機器和生物體、技術的和有機的知識中,不再有根本的本體論區(qū)分?!痹诙摫惶魬?zhàn)和埋葬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了賽博格?!奔夹g是否會取代人類?正如《攻殼機動隊》結(jié)尾素子所說的:“網(wǎng)絡無限寬廣。未來的世界充滿未知和可能,而我們只能擁抱無限的變化?!?/p>

參考文獻:

[1]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6.

[2]Judith Halberstam and Ira Livingston.Posthuman Bodie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5:10.

[3]唐娜.哈拉維.類人猿、賽博格和女人:自然的重塑[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4]何夢云.可見的賽博格《銀翼殺手》:“后人類身體”的電影造型[D].華東師范大學,2015.

[5]栗楨.《攻殼機動隊》的科技反思與未來哲學[J].電影評介,2011:46-51.

[6]冉聃,蔡仲.賽博與后人類主義[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10):85-87.

[7]陳靜.賽博格:人與機器的隱喻[B].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第二屆中英馬克思主義美學雙邊論壇.2012.

[8]楊宸.神話式賽博格與人工智能的“破鏡”—95版《攻殼機動隊》的兩種后人類“讀法”[J].藝術評論,2017,(11):56-65.

[9]孫紹誼.當代西方后人類主義思潮與電影[J].文藝研究,2011,(9):84-92.

[10]盛帥帥.死亡與活著—從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角度解讀電影《活著》的死亡主題[J].時代文學,2014,(7):189-190.

猜你喜歡
存在主義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
路在腳下——從薩特存在主義看《長路》
積極心理學的批判與發(fā)展:存在主義給予的啟示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02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數(shù)讀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歸來》中的存在主義敘事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風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風窗(2016年19期)2016-09-21 04:56:22
存在主義思想下《蠅王》與《鼠疫》的比較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7
沧源| 射洪县| 介休市| 静宁县| 龙口市| 措勤县| 长治县| 武穴市| 石嘴山市| 东辽县| 琼海市| 宝坻区| 安溪县| 武穴市| 鄂州市| 什邡市| 揭东县| 明光市| 灯塔市| 五大连池市| 东方市| 临清市| 大洼县| 洛川县| 兴山县| 巨野县| 海淀区| 佛坪县| 吉安县| 万荣县| 合山市| 邢台市| 嘉鱼县| 甘洛县| 门源| 濮阳县| 合川市| 威宁| 安图县| 通州市|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