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植物散文”是指借助某種植物接通人物事件、社會現(xiàn)象,或抒情,或明理,或兩者兼而有之的文章。出于名家的《白楊禮贊》《紫藤蘿瀑布》都屬此類。中學生學寫這類散文,常見的誤區(qū)是觀察不細致,“物性”特征不鮮明,“借物”之“借”失去基礎;感悟不深刻,“物性”與人事、與情理的融合度低。怎樣走出上述誤區(qū)?當代作家李青松的《苔蘚筆記》是一篇具有“狀物見個性,內(nèi)蘊多哲思”的妙文,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名家示范】
苔蘚筆記
李青松
朋友斧子跟我說,看見苔蘚就會想老家,就會想起童年。斧子說,不知怎的,老家門前臺階石縫里的苔蘚,竟會這么長久地停留在記憶里。干燥的北方苔蘚并非隨處可見,也許只有發(fā)呆過的孩童才會長久地注視腳下這極渺小的生命。我想,雨后潮濕的空氣催生出的那一層綠意,一定記錄著斧子童年發(fā)呆的時光,也許在那里斧子捉過粉紅色的蚯蚓,數(shù)過搬家的螞蟻,也許腳下一滑,還在長滿苔蘚的石階上摔過屁蹲兒……
或許,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叢苔蘚。綠茸茸,柔軟,濕潤。
苔蘚,非草非木,無花無果沒有根。人說無根的東西不靠譜。苔蘚卻不然,它不會稍縱即逝,不會隨風飄散,甚至永遠不會腐爛。在這個意義上說,苔蘚的靈魂不朽。
時間之外,一定還有一個苔蘚時間。苔蘚時間存在于靜態(tài)里,存在于我們的想象無法抵達的深處。苔蘚時間是長了牙齒的時間,能把石頭吃掉,能把格局改變,能把空間解體。在陰暗潮濕之處,在殘破不堪之中,浮生出新的氣象。
在長白山,我曾看見山民用苔蘚包裹剛剛挖出的人參,在早晨的集市上出售。那苔蘚,薄薄的一層,還帶著露珠。山民說用原生態(tài)的苔蘚保濕保鮮,才能保證人參的品質(zhì)和性格不變。苔蘚沒有疆域,地球上任何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只是需要時間和濕度。苔蘚不畏嚴寒,在厚厚的冰面或者積雪下照樣生存。苔蘚,是冬天北極馴鹿重要的食物。在蒼茫的天際里,馴鹿能夠聞出它的氣味。前蹄刨開積雪,只要找到苔蘚,就可以度過漫長的冬天了。苔蘚與馴鹿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聯(lián)系嗎?
苔蘚分明長著耳朵。它能聽到水聲風聲雷聲,能聽到山林里竹筍拔節(jié)的聲音,能聽到藤蔓伸腰打哈欠的聲音,能聽到花開朗笑的聲音。如此,聲音聽得多了,淺的苔蘚也便深了,薄的苔蘚也便厚了,疏的苔蘚也便密了,散的苔蘚也便聚了,瘦的苔蘚也便肥了。
苔蘚在改變著世界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著世界。
它喜陰喜濕喜水。它知道水的來處,知道水的去向。遠看,是典籍文字里的漶,模糊不清,朦朦朧朧;近觀,是水畔木屋時光里的閑,慵懶如沙發(fā)上發(fā)呆的女人和旁邊睡覺的貓。
苔蘚遠離所謂的藝術。畫家畫竹畫蘭畫梅畫菊,很少聽說哪個畫家專門去畫苔蘚。畫家也點苔,但只是繪畫節(jié)奏的調(diào)劑。苔蘚幾乎沒有脾氣,一言不發(fā),悄無聲息。它有一種隱忍的氣質(zhì),我們很少聽到有關它的消息。它不與樹木爭強,不與花草搶眼。
然而,看似卑微,實則有著超強的修復自然的能力。在修復的過程中,苔蘚穩(wěn)固了土壤,穩(wěn)固了植被,保持了水分,增強了自然的免疫系統(tǒng)。在修復的過程中,它縫合瑕疵和遺憾,縫合疲憊和恐懼,用柔情和慈愛去撫慰大地受傷的心。
依照尋常的思維來看待苔蘚,有些不太符合邏輯。不用耕耘,不用播種,它卻在我們忽略的角落不可思議地長出來?!@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從來就不是主角,甚至連配角也不是。它表現(xiàn)出迥異的生活形態(tài),在不可能的地方表現(xiàn)出可能。它長在峭壁上,長在廢墟上,長在老瓦上,長在樹皮上,長在井臺上,長在烏龜?shù)募灼?。它不占空間,幾乎沒有多少重量。我們看不見它生長,可它一刻不停地在生長,即便在我們的夢里。
是的,生命的本質(zhì),是我們無法看穿的。苔蘚演繹的故事,始終是個未解之謎。林奈說:“自然從不躍進。”但在我看來,苔蘚無時無刻不在躍進。雖然這種躍進我們無法看到,但卻能夠真切地感知——它有一個偉大的夢想。
有一次在浙西山區(qū)某地,我看見斧子拿著手機總是俯身拍來拍去。我四下看看發(fā)現(xiàn)也沒有什么新奇的,到近前才發(fā)現(xiàn)拍的是苔蘚。臺階縫里的苔蘚,古樹干上的苔蘚,老屋墻角的苔蘚,天井四周的苔蘚。
那些苔蘚,泛著幽幽的光、潤潤的綠,卻隱隱地,仿佛云蒸霞蔚一般,升騰著灼灼朝日之輝。我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選自2017年5月17日《人民日報》)
[點 評] 作者將筆觸投向很少有人關注的苔蘚,這比袁枚的《苔》在《經(jīng)典詠流傳》上“爆紅”早了將近一年,顯示出作者獨特的眼光和深刻的感悟。
【技法闡釋】
一、狀物見個性,夯實聯(lián)想基礎
多立面摹寫?!熬G茸茸,柔軟,濕潤”從視覺、觸覺寫,疊詞“幽幽”“潤潤”“隱隱”“朦朦朧朧”從質(zhì)地寫,連用四個形容詞“深”“厚”“密”“肥”描寫“淺的苔蘚”的變化狀態(tài),凸顯苔蘚的外在特征;作者還以“隱忍”“慈愛”等詞直道苔蘚的內(nèi)在品格。
多時空展示。例如,雨后潮濕的空氣催生出的苔蘚是淺淺的“一層綠意”;峭壁上、廢墟上、老瓦上、樹皮上、井臺上、烏龜?shù)募灼系奶μ\薄得“不占空間”,“沒有多少重量”;“在厚厚的冰面或者積雪下”的苔蘚則能向馴鹿發(fā)出氣味;還有“臺階縫里”“古樹干上”“老屋墻角”“天井四周”也都有著使“我”“吃驚地瞪大眼睛”的“綠”……就這樣,作者不是在一地一處取材,而是將苔蘚置于多種特殊的地域,以充分展示其特有的物性。
多手法描繪。運用擬人,如寫苔蘚“分明長著耳朵”,連用四個“能聽到……”;說苔蘚“沒有脾氣,一言不發(fā),悄無聲息”;運用比喻,例如將苔蘚分別喻為“沙發(fā)上發(fā)呆的女人和旁邊睡覺的貓”,讓讀者見其悠閑散淡,而讀到比喻句“云蒸霞蔚一般,升騰著灼灼朝日之輝”,一種來自骨子里的生命活力又震撼讀者心扉。
二、詠物意在“彼”,蘊含人品哲思
文章看似落筆苔蘚,實則時明時暗地接通人格品行,引發(fā)讀者的哲理思考,引領向上向美的人生道路。苔蘚薄,“沒根”,“不占空間”,無須“耕耘”,顯得“卑微”,“看不見它生長”……但這些只是它的表象,表象后“無法看穿”的“生命本質(zhì)”卻是:在石縫里它能“把石頭吃掉”,“浮生出新氣象”,這里有堅強無畏的性格;它“隱忍”,默默無聞,“不與樹木爭強,不與花草搶眼”,這里有淡泊名利的境界;它能“縫合”大自然的“瑕疵和遺憾”,“撫慰”大地“受傷的心”,這里有可貴的善心大愛;它樂意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營造和諧的生存美境,這里有各美其美的生活理念與智慧;它樂意用來“包裹剛剛挖出的人參”使之保鮮,還能送出香氣招來“北極馴鹿”并讓其果腹過冬,這里有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它讓人“看不見成長”,其實它“無時無刻不在躍進”,這里有它“偉大夢想”的助推……苔蘚的上述“生命本質(zhì)”,不正是當代社會對人品人格的要求嗎?亦物亦人的巧妙構思,兩者對接的含蓄自然,歸結到結句“我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如果要問為什么,原因應該是:“我”終于用哲思打開了苔蘚的生活“密碼”,悟出了“低”“薄”“小”與遠大理想、高尚精神的辯證統(tǒng)一,以及當代人們應有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追求。如此內(nèi)蘊含蓄豐富的結尾,帶動讀者一起由此及彼,躍上物我交融的哲思高地。
【佳作展示】
進城大樹:一堂現(xiàn)實的哲理課
陳天祥
每次聽廣告語“分享陽光,分擔風雨”,我都會想到移栽進城的大樹,思考我們與大樹的“分享”與“分擔”。
樹是自然賜予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一年四季,移栽進城的大樹總是慷慨地與人們分享:春天的大樹一片嫩綠,我們分享悅目的色彩;夏天的大樹綠蔭蔽日,我們分享氧氣的涼爽;秋天的大樹碩果累累,我們分享果實的芳香;冬天的大樹積蓄能量,我們分享生命的希望。但遺憾的是,獲得這么多“分享”的人們,相應的“分擔”卻顯得吝嗇:暴風雨襲來,很少有人想到該為大樹加固;害蟲肆虐,人們自然地戴起口罩,卻很少會想起也該為大樹施藥除蟲;營養(yǎng)缺失,殘枝懸掛,人們視若無睹,很少看見“蜘蛛人”為其增肥“美容”……大城市的人們該到反思的時候了——常此以往,我們與大樹還能“分享”多久?
問題的嚴重性還不止于此。城市人為了過多地獲得“分享”,近幾年更是熱衷于從鄉(xiāng)野移大樹進城的所謂“工程”。一棵樹,從一株幼芽長成冠蓋如云,它已經(jīng)習慣了生于斯長于斯的水、土、風,熟悉了生于斯長于斯的人、鳥、獸,與這片土地水乳交融,難以割舍。然而,一旦讓它們別離故土,不用說斬根斷臂使其大傷元氣,單單對故土的懷想就讓它們焦灼不已。瘋狂的“分享”欲望換來的是大自然對“施暴者”的報復,很多大樹以自己悲壯的告別結束本可比人類壽命還長的生命,讓人類“分擔”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性損失。大城市建設的決策者們的確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對大樹掠奪性的“分享”欲望只能使自己走向反面“享”未得而“擔”越重;從長遠看,讓大樹在原地“壽終正寢”,才能讓包括城市人在內(nèi)的人們得以“分享”蔚藍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氣。
已經(jīng)被移進城市的大樹也命運多蹇,它們有著種種不應有的“分擔”——有時,它是人們的晾衣柱,在兩棵樹上綁上繩索晾曬衣被,結果逐年長粗的樹干被繩索勒成一圈凹陷的箍;有時,它是人們鍛煉身體的器材,人們用身體撞擊樹干,或者吊在樹枝上以鍛煉臂力;有時,是“亮化”的載體,那些連接燈泡的電線用密密的釘子扎滿樹身,到了夜晚還要接受耀眼燈光零距離的閃爍照射……君不見,不堪重負與虐待的大樹,終于有一天轟然倒塌,砸死了行人,砸壞了汽車……進城大樹的命運以這種殘酷的方式給人們上了一堂現(xiàn)實的哲思課:人與大樹的“分享”應適度科學,著眼長遠,“分擔”應遵守“利他”原則,主動作為;否則,城市的天空會襲來更多的陰霾,肆虐的沙粒會更快地逼近城市的高樓大廈。這就是人與大樹、人與大自然“分享”與“分擔”的辯證法。
其實,“分享”與“分擔”的這一辯證法則用于其它社會生活,又何尚不是如此呢!
[點 評] 這篇“植物散文”屬于“借物明理”之作,“物”與“理”的契合度高。作者將目光投向“進城大樹”,以“冠蓋如云”“一片嫩綠”“綠蔭蔽日”“碩果累累”“一圈凹陷的箍”“密密的釘子扎滿樹身”等詞語從正反兩面狀寫大樹特征,在此基礎上馳騁聯(lián)想,機智地以人與進城大樹之間的“分享”與“分擔”立論;論述時正反對比,逐層深入,“給人們上了一堂現(xiàn)實的哲思課”,體現(xiàn)出作者關注當代和善于反思的可貴精神;結尾將哲理思考擴大至“其它社會生活”,一句反問句點到即止,于是,一堂“哲思課”給讀者留下一張令人深思的“問卷”。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如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