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虎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
硬脆性地層中的巖體在外力作用下僅產(chǎn)生彈性變形而破碎[1-2]。1963年,根據(jù)巖石彈塑性特征,Heard將巖石劃分三類:脆性巖石(破壞前應變小于3%)、半脆性巖石(破壞前應變?yōu)?%~5%)、塑性巖石(破壞前應變大于5%)。由此可知,低圍壓條件下的地表巖石表現(xiàn)為脆性或半脆性。通常,多數(shù)砂巖、灰?guī)r、火山巖等表現(xiàn)為脆性特征,并且其破壞形式主要為剪切破壞[3]。鉆井過程中井壁失穩(wěn)(坍塌或掉塊)主要源于井筒內(nèi)鉆井液的液柱壓力降低,井壁圍巖應力增大,巖石發(fā)生剪切破壞[4]。鉆井和完井的經(jīng)驗表明,井眼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井徑擴大現(xiàn)象,并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坍塌掉塊而不會發(fā)生井壁失穩(wěn)和井筒復雜事故。因此,由傳統(tǒng)的井壁失穩(wěn)力學模型設計出的鉆井液密度值偏高,不利于提高鉆井速度和降低鉆井成本。本文所建立的硬脆性地層井壁失穩(wěn)程度的定量預測模型,對合理設計鉆井液密度和安全快速鉆井提供科學依據(jù)。
依據(jù)硬脆性巖石力學特性,可假設為:①地層巖性均質,為彈性多孔介質;②直井眼井壁圍巖變形為水平面應變;③巖石剪切破壞的力學行為符合莫爾-庫倫(Mohr-Coulomb)準則;④地層表現(xiàn)為非滲透性。
鉆井形成新的井眼后,其井周應力發(fā)生變化,井壁圍巖受地應力和井筒內(nèi)鉆井液柱壓力的共同作用。首先,隨著鉆井液柱壓力的減小在井壁表面r=a、θ=90°/270°處先達到剪切破壞的力學條件,井壁產(chǎn)生剪切破壞(坍塌或掉塊)前的臨界鉆井液柱壓力[3-6]為:
(1)
當鉆井液柱壓力小于pc,井壁圍巖部分區(qū)域由于損傷而產(chǎn)生應變軟化[6-7],此時在井壁特定部位會出現(xiàn)損傷區(qū)域,該區(qū)域仍處于彈性階段,我們可視為彈性域。當鉆井液柱壓力繼續(xù)降低,井壁圍巖應力超過彈性極限,會使損傷擴展而產(chǎn)生剪切破壞[7],我們可視為損傷域。其幾何模型見圖1。筆者認為,硬脆性地層井壁破壞程度的兩個主要表征參數(shù)為井壁局部坍塌掉塊的最大厚度b和坍塌角Φb(井壁坍塌邊緣的夾角)。
圖1 硬脆性地層井壁破壞的幾何模型
對于井壁圍巖的損傷域,巖石的力學行為滿足剪切破壞準則公式(2)和力學平衡方程式(3)。
σθ=K2σr+2CK
(2)
(3)
井壁圍巖的損傷域內(nèi)邊界條件為:
(4)
聯(lián)立式(2)~式(4),可得井壁圍巖的損傷域徑向應力為:
(5)
在井壁圍巖損傷域和彈性域的交界面,r=rI,假設交界面上的徑向應力為pI,則:
(6)
在井壁圍巖的彈性域,其徑向應力和切向應力分別為:
(7)
井壁圍巖的彈性域內(nèi)邊界r=rI,代入式(7),可得彈性域內(nèi)邊界應力為:
σr=pI-ηpp
σθ=(σH+σh)-2(σH-σh)cos2θ-pI-ηpp(8)
井壁圍巖的彈性域內(nèi)邊界是初始屈服邊界,仍滿足Mohr-Coulomb準則,將式(8)代入式(2),可得:
(9)
聯(lián)立式(6)和式(9),可求解得:
(10)
當θ=90°/270°時,cos2θ=-1,rI有最大值rI max:
(11)
在θ=90°/270°方向上坍塌最嚴重,其井徑擴大率δ為:
(12)
由此,井壁坍塌掉塊的最大厚度b為:
b=rI max-a=aδ
(13)
在井壁坍塌邊緣點,
(14)
將式(14)代入式(7),可得井壁坍塌邊緣點的應力狀態(tài)為:
σr=pm-ηpp
σθ=(σH+σh)-2(σH-σh)cos2θ-pm-ηpp
(15)
井壁坍塌邊緣點應力滿足Mohr-Coulomb準則,將式(15)代入式(2),可得:
(16)
因此,井壁坍塌角為:
Φb=180°-2θ
(17)
通常,鉆井設計或現(xiàn)場作業(yè)時,已知地應力、巖石力學參數(shù)、地層孔隙壓力等參數(shù),可依據(jù)筆者建立的上述力學模型計算出井壁出現(xiàn)坍塌或掉塊的最大厚度b和坍塌角Φb。由此,可實現(xiàn)硬脆性地層井壁失穩(wěn)程度的定量預測。
影響硬脆性地層剪切破壞的因素眾多,包括地應力(σH、σh)、孔隙壓力(pp)、巖石力學性質(C、φ、η)以及鉆井液柱壓力(pm),其中前三者為不可變因素。由式(13)可知,井壁坍塌掉塊的最大厚度b與井眼半徑a呈正比。因此,θ=90°/270°方向上的井徑擴大率δ比井壁的塌塊厚度b更具有普遍意義。以井徑擴大率δ和井壁坍塌角Φb為評價指標,在相同條件下,通過改變其中一項參數(shù)的方式,對硬脆性地層剪切破壞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敏感性分析(見表1)。
表1 模型中各參數(shù)的取值
圖2和圖3分別為地應力和鉆井液柱壓力對硬脆性地層剪切破壞的影響。井眼形成后,井周圍巖受地應力的擠壓作用和鉆井液柱的支撐作用。地應力越大,以及地應力的非均勻性越大,越易導致井周圍巖發(fā)生剪切破壞[6-8]。合理的鉆井液柱壓力是維持井壁穩(wěn)定的基礎。由圖2可知,其它條件一定時,隨著σH的增大,井徑擴大率近似線性增大,井壁坍塌角起初急劇增大,達到一定程度后增幅變緩;井徑擴大率和井壁坍塌角隨著鉆井液柱壓力的增大逐漸減小至零。
圖2 地應力對井壁剪切破壞的影響
圖3 鉆井液柱壓力對井壁剪切破壞的影響
巖石力學性質對硬脆性地層剪切破壞的影響規(guī)律見圖4和圖5。
圖4 巖石內(nèi)摩擦角對井壁剪切破壞的影響
圖5 巖石內(nèi)聚力對剪切破壞的影響
根據(jù)莫爾-庫倫準則,巖石破壞時剪應力將克服巖石內(nèi)聚力(抗剪強度)與剪切面上的摩擦力之和。巖石的內(nèi)摩擦角越大,表明內(nèi)摩擦系數(shù)也越大,相同正應力條件下剪切面上產(chǎn)生的摩擦力也越大[5-7]。顯然,內(nèi)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越大,巖石越穩(wěn)定。在高圍壓條件下,內(nèi)摩擦角極為敏感,對硬脆性地層的剪切破壞影響較大。由圖4和圖5可知,其它條件一定時,內(nèi)摩擦角由10°增大到30°,井徑擴大率由107.8%驟減為13.5%,內(nèi)摩擦角達到30°后,井徑擴大率的變化趨勢明顯變??;井壁坍塌角隨著巖石內(nèi)摩擦角的增大而減?。痪畯綌U大率和井壁坍塌角隨著巖石內(nèi)聚力的增大逐漸減小至零。
準噶爾盆地某探區(qū)地應力狀態(tài)為σH>σv>σh,最大水平主應力方向為NE 43°±10°。利用測井數(shù)據(jù)反演,并結合室內(nèi)巖心力學實驗,測試出該區(qū)地應力和巖石力學參數(shù)。X井井深為3 400~3 600 m的井段巖性為砂巖、粉砂巖和含礫砂巖,σH為96.5 MPa,σh為60.1 MPa,內(nèi)聚力C為14.4 MPa,內(nèi)摩擦角φ為25°,Biot系數(shù)η為0.85。該井段地層孔隙壓力pp為44.6 MPa,鉆井液使用密度為1.40 g/cm3,換算為靜液柱壓力pm為48 MPa。將上述數(shù)據(jù)代入本文的力學模型,可得θ=90°/270°方向上井徑擴大率δ為17.7%,井壁坍塌掉塊的最大厚度b為19.1 mm,井壁坍塌角Φb=90.4°。
圖6 準噶爾盆地X井雙井徑測井曲線
圖7 準噶爾盆地X井井壁崩落圖(井段:3 400~3 600 m)
結合準噶爾盆地X井的實鉆情況和3 400~3 600 m雙井徑測井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分析。根據(jù)傳統(tǒng)井壁失穩(wěn)力學模型計算得到井壁不產(chǎn)生任何坍塌的鉆井液密度為1.87g/cm3,大于實鉆使用的鉆井液密度1.40 g/cm3。由此判斷X井井壁已發(fā)生剪切破壞。由圖6所示,X井的雙井徑曲線可證實該井段井壁發(fā)生剪切破壞[9],其橢圓井眼長軸直徑為214.3~264.1 mm,平均為255.27 mm,推算出該井段井徑平均擴大率為18.1%。同時,可以依據(jù)X井該井段的井壁崩落圖(見圖7),判斷井壁坍塌角約為85°。上述鉆井實例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計算結果與測井實測數(shù)據(jù)高度吻合。
(1)本文建立了硬脆性地層井壁失穩(wěn)程度的預測模型是基于彈性力學理論和巖石剪切破壞準則。實際鉆井過程中,井眼可以承受一定量的坍塌掉塊,本文的模型充分考慮了井壁適度破壞后井眼的完整性,避免了傳統(tǒng)的井壁失穩(wěn)力學模型的缺陷,包括鉆井液密度的設計值偏高,不利于提高鉆井速度等。該模型可預測井壁塌塊的最大尺寸,結合已鉆井的實鉆井眼,合理確定鉆井液密度,以實現(xiàn)安全高效鉆井。
(2) 影響硬脆性地層井壁失穩(wěn)破壞的因素眾多,其中地應力、孔隙壓力和巖石力學參數(shù)為不可變因素,鉆井液柱壓力為可變因素。在相同條件下,地應力越大、孔隙壓力越大,剪切破壞程度就越大;巖石內(nèi)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越大,地層越穩(wěn)定,剪切破壞程度會越小。在高圍壓條件下,井壁巖石的內(nèi)摩擦角和鉆井液密度是極為敏感的參數(shù)。
符號注釋
σH、σh—分別為最大、最小水平主應力,MPa;σr、σθ—分別為井周徑向應力和切向應力,MPa;C—巖石內(nèi)聚力,MPa;φ—巖石內(nèi)摩擦角,°;Φb—井壁坍塌角,°;b—井壁塌塊最大厚度;a—井眼半徑;θ—井周某點與最大水平主應力的夾角,°;δ—θ=90°/270°方向上的井徑擴大率,%;r—井周某點與井眼中心的距離;rI—損傷域半徑;pm、pp—分別為鉆井液柱壓力和地層孔隙壓力,MPa;η—Biot系數(shù),無因次;β—應力非線性修正系數(shù),無因次,取β=0.9~0.95。
[1]Zhou, S. A program to model initial shape and extent of borehole breakout [J]. 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 1994, 20 (7/8):1143-1160.
[2]Moos, D., S.M. Willson, and C.A. Barton. Impact of rock propert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bore breakout width and depth [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Canada-U.S.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 Vancouver, Canada, 27-31 May 2007:1677-1683.
[3]王金鳳,鄧金根,李濱. 井壁坍塌破壞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及井徑擴大率預測[J]. 石油鉆探技術, 2000,28(6):13-14.
[4]馬克D.左白科. 儲層地質力學 [M]. 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2: 204-209.
[5]鐘敬敏,齊從麗,王希勇,等. 鉆井動態(tài)坍塌壓力探討[J]. 鉆采工藝,2012,35(5):11-14.
[6]劉玉石,白家祉,周煜輝,等. 考慮井壁巖石損傷時保持井眼穩(wěn)定的泥漿密度[J]. 石油學報,1995,16(3):123-127.
[7]陳勉,金衍,張廣清. 石油工程巖石力學[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8:118-121.
[8]李士斌,竇同偉,董德仁,等.欠平衡鉆井井底巖石的應力狀態(tài)[J]. 石油學報, 2011, 32(2) :329 -334.
[9]劉之的,夏宏泉,張元澤, 等.地層坍塌壓力的測井預測研究[J]. 天然氣工業(yè), 2004, 24(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