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明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等方法,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運動損傷問題展開系統(tǒng)性的研究。運動損傷已經成為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重要問題,嚴重地影響到教學的開展和進行,其中扭傷最多,其次為腰肌勞損和挫傷,且以軟組織損傷為特征。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身體素質不足、心理狀態(tài)不佳和思想認識比較低。為此,提出加強身體素質練習、改善心理狀態(tài)和提高思想認識等對策,為羽毛球教學的科學化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羽毛球教學 運動損傷 制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073-03
羽毛球課是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主干課程,在體育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它也是各門技術課中難度較高的一門課程。在羽毛球教學中,尤其是完成高難度動作教學時,學生時刻都有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可能。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不僅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限制了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與掌握[1]。為了使學生在教學中減輕運動損傷嚴重度或降低發(fā)生率,本文針對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機理展開研究,為防止和減少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提供參考。
1 羽毛球運動損傷種類與特征分析
1.1 損傷種類
為分析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狀況,作者對哈爾濱師范大學、桂林航空航天學院、哈爾濱體育學院等院校的羽毛球課程進行了調查研究(見表1)。結果表明:調查學生中有186人無損傷,占總比重的65.9%;有96人受損,占總比重的34.1%。其中,肌肉拉傷人數(shù)最多,有27人,占總比重的9.6%;扭傷人數(shù)次之,有18人,占總比重的6.4%;腰肌勞損有14人,占總比重的5.0%;挫傷有13人,占總比重的4.6%;韌帶拉傷或撕裂有9人,占總比重的3.2%;擦傷有6人,占總比重的2.1%;撞傷有4人,占總比重的1.4%;半月板損傷有3人,占總比重的1.1%;骨折人數(shù)最少,有2人,占總比重的0.7%。
1.2 損傷特征
1.2.1 受損組織結構特征
通過對96例受損學生的受損組織結構調查分析(見表2),發(fā)現(xiàn):軟組織損傷人數(shù)最多,有73人,占總比重的76.0%,主要有肌肉拉傷、韌帶拉傷或撕裂、腰肌勞損等;關節(jié)損傷有18人,占總比重的18.8%,主要是關節(jié)扭傷;骨損傷有5人,占總比重的5.2%,半月板損傷較常見。
1.2.2 受損部位特征
通過對96例受損學生的受損部位調查分析(見表3),發(fā)現(xiàn):踝部受損人數(shù)最多,有21人,占總比重的21.9%;腰部受損人數(shù)次之,有18人,占總比重的18.8%;膝部受損有15人,占總比重的15.6%;肩部受損有11人,占總比重的11.5%;腕部受損有9人,占總比重的9.3%;腿部受損有8人,占總比重的8.3%;肘部受損有5人,占總比重的5.2%;頸部受損有3人,占總比重的3.1%;背部、指部和其他部位受損各2人,分別占總比重的2.1%。
2 運動損傷形成原因分析
2.1 身體素質不足
根據(jù)形成運動技能的生理學原理,學生必須經過泛化、分化、建立鞏固動力定型、自動化4個時期才能形成熟練的動作技能[2]。在每一個運動技能形成與發(fā)展時期,如果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差,體能達不到運動技能形成與發(fā)展的所需,不僅會出現(xiàn)動作不協(xié)調、肌肉緊張僵硬、不易控制動作等情況,還容易導致技術掌握不足,出現(xiàn)各種多余或錯誤動作,并造成身體局部負荷超過身體承受力,引發(fā)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因此,羽毛球運動作為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學生在學習時必須要保持較高的身體素質。否則不僅會導致羽毛球運動技術學習與發(fā)展中的困境,同時也會導致不必要的運動性損傷出現(xiàn)。
2.2 心理狀態(tài)不佳
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進行體育教學的基礎,在心理狀態(tài)不佳的過程中進行大強度、高密度的教學,不僅影響體能的恢復,還會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傷害[3]。學生在患病、受傷、睡眠不足、疲勞以及女生例假的情況下,身體機能正處于下降階段,可能會出現(xiàn)眼花、聽力衰弱、乏力、精神低迷等表現(xiàn),警覺性降低,反應遲緩,發(fā)生傷害事故時不能及時應對,增大了發(fā)生損傷的可能性和損傷嚴重度。身體機能的下降,還會使學生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不良通常會表現(xiàn)為消極懈怠、信心不足、訓練時極易疲勞、呆滯遲鈍、注意分散、動作不靈活出現(xiàn)錯誤、練習動作時過度緊張等癥狀。
2.3 思想認識較低
人的思想認識影響著人的行為,對羽毛球的安全教學起著決定性作用,是一切體育教學的基礎[4]。若學生對防傷的思想認識較低,安全意識淡薄,就不能確保教學的安全。有些學生在教學中存在僥幸心理,不考慮教學過程中經常變化的復雜因素;沒做好安全思想準備工作;在教學中沒有積極地學習自我保護和保護與幫助的具體實施方法;損傷后處理知識非常匱乏,損傷后手足無措,不能做出及時處理;不善于從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沒有總結和反思,不能用科學的方法防范類似事故的發(fā)生,這些都易導致產生損傷和重復損傷。
3 高校羽毛球教學預防運動損傷對策
3.1 加強身體素質練習
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是羽毛球運動的基礎,同時也是防止運動損傷、促進機體恢復的重要保障。在羽毛球教學中教師應在提高運動員技戰(zhàn)術的基礎上,著重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練習。首先,進行一般性的身體素質練習。因為一般性的身體素質練習是運動的基礎,通過開展諸如上下肢力量訓練、加速跑、折返跑、俯臥撐、仰臥起坐等項目的練習可以為專項素質練習奠定基礎。其次,進行專項身體素質練習。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是為保證學生完成羽毛球運動技術而進行的專門性的身體素質練習。這種身體素質練習方式以結合羽毛球運動專項技術為基礎,通過提高強化技術訓練的次數(shù)和強度,來提高學生對技術的掌控能力。如,運用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對學生在羽毛球場地進行步伐的快速跑動訓練,通過不斷提高訓練負荷強度和減少間歇時間提高學生的羽毛球專項跑動素質。
3.2 改善心理狀態(tài)
心理狀態(tài)是運動員學習羽毛球運動技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雖然一般在羽毛球訓練中對運動技能形成與發(fā)展的作用不如身體素質那樣明顯,但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會造成學生羽毛球運動技能形成與發(fā)展的滯后。因此,首先讓學生建立一種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羽毛球運動雖然學習者經過簡單的學習后就能進行相應的運動,但要提高技術水平,成為一名高水平的運動者就必須進行艱苦的訓練。而這種練習非短時期就能實現(xiàn),是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才能獲得和形成的。而很多學生往往因為訓練過于艱苦和運動技術水平長時間得不到提升而產生煩躁感。這是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夠正確面對學習和訓練的困境,以此實現(xiàn)運動技能的穩(wěn)步發(fā)展。其次,打造學生堅韌不拔的心理品格。當代社會是一個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社會,學生要想提高羽毛球運動技能必須能夠靜下心來刻苦練習,否則投機取巧和心浮氣躁的訓練,不僅不能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還會造成運動技能訓練的“平臺”現(xiàn)象。學生只有建立堅韌不拔的心理品格,才能勇于挑戰(zhàn)羽毛球訓練中的諸多困難,才能使訓練持之以恒。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的初始就引導學生自覺打造良好的心理品格,為羽毛球運動的學習奠定基礎。
3.3 提高思想認識
運動損傷不僅是運動技能學習與發(fā)展中的常見現(xiàn)象,也是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必然問題。但運動訓練中的運動損傷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是可以避免的,同時也是可以預防的。這主要取決于訓練者對運動損傷的正確認知。因此,要預防和降低運動損傷對學生羽毛球運動技能學習產生的影響,就要提高學生對其的思想認知。第一,讓學生意識到運動損傷是可以避免的。在羽毛球運動學習中,不正確的技術動作是產生運動損傷的重要誘因。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必須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了解技術動作的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和運動學理論,科學認識技術動作的動力鏈和技術鏈,從而確保學習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第二,讓學生認識到運動損傷是可以預防的。每次訓練課結束后教師都要引導學生進行放松性和康復性的訓練。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緩解肌肉疲勞、提高機體的自我恢復能力;另一方面以此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堅決的康復意識,對訓練中機體產生的不佳現(xiàn)象進行及時的調整與治療,從而避免引發(fā)更大的運動損傷,以此保持訓練的連續(xù)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4 結語
羽毛球課程是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普修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普遍存在。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和學生必須了解羽毛球運動損傷常見誘因,對易傷部位做好預防保護,掌握損傷的急救措施,盡量減少和避免運動損傷發(fā)生和二次傷害,要做到預防為主,積極應對,這樣更有利于羽毛球技術動作的熟練掌握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馮赟,王厚雷.大學生羽毛球運動常見運動損傷成因及預防措施[J].體育科技,2016,37(3):45-46.
[2] 王樹明,章建成,尹小儉.羽毛球運動員專項知覺運動技能訓練的績效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46-49.
[3] 李容,黃步東.大學生羽毛球運動訓練的心理把握[J].大眾科技,2008(5):105,138.
[4] 龐文綺,李薇.廣東省優(yōu)秀羽毛球運動員認知心理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