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渴望營造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對話的景觀庭院,一直是當代設計師不斷追求的設計方向。位于蘇州市木瀆鎮(zhèn)的“中航樾園”項目自實施以來廣受業(yè)界好評,并已成為現(xiàn)代蘇州園林設計的成功范例。該方案貫穿“時間”這個設計概念,設計師將景觀與建筑結合起來,通過不同的形狀、結構、材質變化營造出“四維”的空間體驗。
關鍵詞:張?zhí)凭坝^;樾園;庭院景觀設計
一、項目概況
蘇州中航樾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木瀆鎮(zhèn),是張?zhí)凭坝^事務所的代表作之一。該項目曾在2017年作為專業(yè)組亞洲唯一獲獎項目榮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xié)會(ASLA)頒發(fā)的公共設計類榮譽獎,如今已成為廣受大眾好評的現(xiàn)代中式園林景觀設計成功案例。
(1)基地情況。設計基地位于蘇州古城西側政府新規(guī)劃高新區(qū)內,西鄰太湖濕地公園、天平山風景區(qū),北側為城市擬規(guī)劃道路。項目基地分為北部售樓處區(qū)域和南側休閑活動區(qū)域兩部分,內有自然形成約8米高的小山坡,建筑依坡而建。
(2)基地分析。該項目地處蘇州這個古風古韻、獨具特色的城市之中,蘇州古典園林已經成為該城市文脈的一部分。如何延續(xù)這種微妙的情愫,是設計師應該首先納入考慮的問題;其次,如何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利用基地自然高差進行庭院設計,也是一個很好的設計思路。
二、設計理念
(一)文化意蘊
設計師希望庭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蘇州古典園林的獨特韻味——摹寫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設計師接觸項目的一開始就表示:拒絕低等級地照搬、模仿蘇州傳統(tǒng)園林景觀,希望在結合當代材料與工藝的基礎之上,加以運用繪畫幾何抽象手法提取自然元素、結合“時間”的概念營造一個別具匠心的空間,令觀賞者在曲徑通幽中探索這處庭院的文化意蘊。
(二)符號語言
(1)佛經有言:“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微縮的世界,便于人理解空間的無限性;同理,微縮的時間也可以便于人們理解一個時間段發(fā)生的事件或理解一個瞬間發(fā)生的事件?!笆耪呷羲狗?,不舍晝夜?!痹O計師將“九曲流觴”這一象征符號引入設計中:利用水流自然形成肉眼可見的時間消逝感,緊扣設計主題概念的營造。
(2)一個可以受人感知、濃縮“一段時間”的片段,可以使人體會到超長時間的流逝。歷史的長河奔涌前行,水和時間在太湖石上刻下了特別的記號,體現(xiàn)了歲月和滄桑感?!疤弊鳛橹袊诺鋱@林中一個獨具特色的符號元素,設計師從中提取“蝕”的概念運用到設計中,形式上和“時間”概念十分契合。
三、設計分析
景觀設計方案最終確定為:設計具有現(xiàn)代特色的新中式庭院景觀。方案運用不同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主體“水”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如:水滴、水流、水面等,完美地表達“時間”這一設計概念。
(一)節(jié)點構造
(1)溪院。溪院中橫向淺色石質鋪裝地面中嵌有一條彎曲的長條形的水溪。將雕刻有臺階狀花紋的深色石材作不同下陷深度、源頭窄而入水寬的寬度處理,利用基地自然高差形成“九曲流觴”圖景。其中曲水臺階狀花紋夸張表現(xiàn)了溪流的泥土侵蝕,微縮、模擬了自然中河流自源頭至入海口河道與河水侵蝕地面而成的自然河岸形態(tài)。水溪以精致的水臺涌泉為源頭,經過“侵蝕”曲水流觴注入到水院中。水臺取義于宋代瓷器,用花崗巖打磨成不規(guī)則的“碗”狀,中心設有隱性的出水口,泉水汩汩而出,水滿則順著光滑的外壁均勻溢出。泉水注入到曲水流觴中,慢慢沒過層疊等高線浮雕,形成一條明亮可鑒的“水帶”。[1]
(2)水院。一座石質小拱橋把溪院和水院連接在一起,水院的主要景觀是一片形狀見方的水面。水院中石塊模擬自然中不規(guī)則的排列組合:有的藏入水底、有的露出水面與植物組合形成景觀雕塑,院中最大的疊石處就是溪流的匯入口,溪流如雨水般自然拍打在疊石上而后散落入水中。身處此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盡收池底,一切城市內的雜亂與喧囂都最終被寧靜的景色所驅散,感受人與自然相融一體之感。
(二)視線
縱觀整個庭院,景色以溪流源頭、水院拱橋最勝。兩地幾乎都沒有種植大片喬灌木遮擋視線,保持了視野的開闊,但這兩地設計師的處理方式又不同:溪院借大面積地磚平鋪,將視覺重心引入穿行在五棵紫薇樹間的溪流中;水院以疊石雕塑搭配綠植作為溢水背景,使水面不會顯得過于空曠,藍天、白云、樹影、建筑盡收眼底。
(三)美學分析
(1)以其基本元素構成方式來看:依稀可以看出水、石、植物這些蘇州古典園林元素作為景觀的重要載體,表達了設計師對傳統(tǒng)園林設計的敬意,傳達出“雖由人作,宛若天成”的景觀意境。
(2)設計師最先通過對石、水、木等元素進行對比統(tǒng)一處理,達成一種視覺均衡的“形式美”景觀效果;其次通過構筑物的視覺引導,使人生成相近的審美幻象:溪流如河水侵蝕土壤的抽象畫面;最后以具有“時間”特征的代表圖式語言,引人不禁生發(fā)出——置身現(xiàn)代庭院卻深感古典園林之韻??缭綍r空界限的共感,使整個庭院設計得到了升華。
四、啟示
個人以為,在幾個世紀的探索中:設計師在“三維空間”的設計近乎到達了極致,越來越多的人有意愿去探索“四維空間”的奧秘??梢姀?zhí)凭坝^“時間”這個設計概念的運用,也將是未來設計師進行景觀設計很值得探索的方向。
在景觀設計中樾園“曲水流觴”雖說不能定位為一個新穎的主題,但是,張?zhí)凭坝^精致的設計確實將這個小小的庭院景觀散發(fā)出了足以引人駐足靜賞的魅力:與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處理手段相似,庭院中蜿蜒溪流的緊促與平靜水面的緩慢形成強烈對比,使空間氛圍顯得張弛有度;設計提煉了蘇州古典園林的韻味精華,通過使用現(xiàn)代材料、精煉抽象設計語言給觀賞者帶來全新的視覺與心靈體驗。
景觀作品存在著一種深層次的審美結構——特征圖式,是審美對象的特征與主體的心靈圖示契合物,它是投射、建構了主體的具體情感體驗。[2]人類對視覺空間中的圖形可以自覺進行識別與辨認,溪院內水渠“時光雕刻”的獨特設計使人捕捉到時間的足跡,就是特征圖式的完美運用。在設計中融入可以不為時代、地域所把握所映射的圖式語言,達成人類共性精神追求的審美意蘊,使觀賞者產生“經驗共通性”的審美共感也是設計的精彩所在。
參考文獻:
[1]張東,唐子穎,杜強等.時光雕刻蘇州中航樾園內庭院景觀設計[J].風景園林,2016(12):64-73.
[2]劉曉光.景觀美學[TU].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9:153.
作者簡介:唐迎,蘭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