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斌燁
摘 要:通過研究不同撫育強度對米櫧林徑級分布及干形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人工營造米櫧純林大徑級分布較高,是培育大徑材的較好方式之一;米櫧人工林和弱度撫育管理的天然米櫧林立木通直度較高,弱度撫育管理的米櫧混交林的活立木通直度較高,大徑級米櫧的分配比例差距很大,3種撫育強度米櫧林中,以強度經(jīng)營的米櫧混交林的大徑級米櫧的分配比例最高;人為因子對米櫧立木樹干通直度有著重要影響;良好的圓滿度有利于提高米櫧的出材率。
關(guān)鍵詞:米櫧;徑級分布;通直度;圓滿度;撫育強度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08-0090-03
米櫧(Castanopsis carlesii)為殼斗科栲屬植物,也被稱為小紅栲、小紅櫧,主要分布于我國亞熱帶季風(fēng)季候區(qū)域。米櫧生長周期短、豐產(chǎn)性較好,其不僅是一種優(yōu)良的纖維材和食用菌原料樹種,而且是很好的碳匯樹種,對于地區(qū)小氣候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1]。米櫧作為一種良好用材,其成林的樹干干形及胸徑大小對其經(jīng)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有學(xué)者針對混交林中不同撫育強度對徑結(jié)構(gòu)的影響做了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適度的撫育間伐可促進闊葉混交林林木胸徑生長、提高林分生產(chǎn)力和改善林分徑級結(jié)構(gòu)[2]。米櫧具有豐產(chǎn)性,在生長過程中,常由于林分結(jié)構(gòu)的不合理,造成米櫧的干形發(fā)生不良變化,因此,研究米櫧林不同的撫育強度對其徑級分布及干形有著重要意義。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三明市梅列區(qū)大陳采育場等地天然封育櫧栲類混交林,林分以米櫧為目的樹種,陳大鎮(zhèn)大部分屬低丘溫暖區(qū),四季分明,干濕明顯,晝夜溫差懸殊,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8℃,霜期100d,年降雨量1500mm左右,相對濕度78%,日照時間1850h,土壤為紅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700m以上的地區(qū)多為山地黃壤。
2 研究方法
2.1 林分的選擇 在試驗地中選擇米櫧林分立地條件及林分平均年齡相似(10年生)的天然殼斗科混交林,其中米櫧為優(yōu)勢樹種,按照不同撫育強度于1987年11月份進行撫育間伐,砍除林下灌木林和部分非目的樹種,弱度、中度和強度等3種撫育條件的米櫧保留密度分別為2700株/hm2、1500株/hm2和1200株/hm2;并于1998年11月份進行第二次撫育間伐,弱、中和強等3種撫育條件下的米櫧混交林分別保留1200株/hm2、900株/hm2和600株/hm2;每種林分的面積超過20hm2;以天然米櫧混交林作為對照組(CK)。同時,在試驗地內(nèi)于1978年11月煉山整地,1979年2月份造林面積33.33hm2的米櫧人工混交林,初始種植密度為2700株/hm2,按1∶3的比例與杉木混交,種植株行距為2m×2m。規(guī)格為0.4m×0.4m×0.4m。在造林時,每穴施0.25kg復(fù)合肥作為底肥。造林后前3年,撫育全鋤每年2次,1987年11月份進行第一次撫育間伐,間伐樹種長勢衰弱、胸徑小的杉木,保留米櫧優(yōu)勢樹種和少部分的杉木,米櫧保留密度為600~900株/hm2。1998年11月份(20年生時)進行第2次間伐,保留密度375~450株/hm2來培養(yǎng)大徑材。
2.2 徑級、通直度及圓滿度調(diào)查 以撫育強度分布為弱、中及強3種的人促米櫧林、天然米櫧混交林和米櫧人工林等5種米櫧林為試驗組及對照組(見表1),于2006年秋季每種林分分別設(shè)置3個面積均為26m×26m(約667m2)的調(diào)查樣地,以隨機抽樣方式開展每木檢尺等調(diào)查工作。在米櫧林調(diào)查時,根據(jù)被調(diào)查木的按樹干通直情況:通直(5分)、大體通直(4分)、局部輕微扭曲(3分)、輕度扭曲(2分)、嚴(yán)重扭曲(1分)等情況分別記錄。根據(jù)調(diào)查資料,統(tǒng)計各林分的目的樹種的平均通直度,以米櫧3m處直徑與胸高直徑的比值作為考量米櫧圓滿度的標(biāo)準(zhǔn)[3]。
2.3 數(shù)據(jù)收集與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 2003、DPS 7.55等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不同經(jīng)營強度對米櫧林徑級分布的影響 由圖1可見,不同撫育強度及天然的米櫧林內(nèi)立木的徑級分布頻率情況為:沒有進行撫育間伐管理的天然米櫧混交林,以小徑級米櫧分布為主要成分,占60%以上,在6cm及12cm處形成2個高峰值,26~36cm范圍內(nèi)分布較為均勻,大于38cm米櫧較少,同時還形成了16~18cm及24cm出的兩個波谷;3種撫育強度的米櫧混交林的徑級分布波峰、波谷位置相近,其中:弱度撫育的米櫧林波峰主要在16cm、22cm、28cm及38cm這幾個位置,22cm處的波峰峰值最大,達19.0%,小徑級米櫧較少,波谷為18cm、24cm及34~36cm;中度撫育的米櫧林波峰主要在16cm、22cm、26cm和38cm這幾個位置,無6~12cm徑階及大徑階米櫧分布;強度撫育的米櫧林波峰主要在16cm、22~30cm及38cm處,波谷為18~22cm,天然米櫧林及不同撫育強度的徑級主要分布在12~38cm,米櫧人工林卻以大徑級分布為主,主要有24cm、30cm和38cm3個波峰,20cm、26cm和34cm3個波谷;徑級分布最為均勻的為天然米櫧林。大徑級米櫧的分配比例差距很大,3種撫育強度米櫧林中,以強度經(jīng)營的米櫧混交林的大徑級米櫧的分配比例最高,達到了52.7%;米櫧人工林則剛好相反,以大徑級米櫧(D1.3>25cm)分布為主,占72.5%。
綜上所述,米櫧林徑級分布規(guī)律分析,人工營造米櫧純林大徑級分布較高,是培育大徑材的最好方式之一;而在天然米櫧混交林的不同撫育強度中,強度撫育是營造米櫧大徑材的主要途徑之一。
3.2 不同經(jīng)營強度對米櫧通直度的影響 不同撫育強度對米櫧立木通直度的影響差異性顯著(圖2、表2、表3);米櫧人工林和弱度撫育管理的天然米櫧林立木通直度較高,弱度撫育管理的米櫧混交林的活立木通直度較高,達到4.2分,米櫧人工林通直度為4.1分,兩者差異性不顯著;在3種撫育強度、天然及人工米櫧林中,弱度和中度及強度撫育米櫧林樹干通直度存在極顯著差異;天然米櫧混交林的立木通直度較差,僅為3.4分,與人工林及不同強度撫育米櫧林立木樹干通直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可見人為因子對米櫧立木樹干通直度有著重要影響;而采用中度和強度撫育管理的米櫧立木通直度相對于人工林和弱度經(jīng)營米櫧林稍差一些。
4 結(jié)論
人工營造米櫧純林大徑級分布較高,是培育大徑材的最好方式之一;而在天然米櫧混交林的不同撫育強度中,強度撫育管理是營造米櫧大徑材的主要方法之一。
不同撫育強度對米櫧立木通直度、圓滿度的影響均有差異性顯著;米櫧人工林和弱度撫育管理的天然米櫧林立木通直度較高,弱度撫育管理的米櫧混交林的活立木通直度較高,大徑級米櫧的分配比例差距很大,3種撫育強度米櫧林中,以強度經(jīng)營的米櫧混交林的大徑級米櫧的分配比例最高,米櫧人工林則剛好相反;人為因子對米櫧立木樹干通直度有著重要影響;良好的圓滿度有利于提高米櫧的出材率。
參考文獻
[1]王新功,洪偉,吳承禎,等.武夷山米櫧林主要種群生態(tài)位研究[J].中南林學(xué)院學(xué)報,2003,23(3):36-37.
[2]王立東,丁磊,胡萬良,等.不同間伐強度對闊葉混交林生長及徑級結(jié)構(gòu)的影[J].防護林科技,2017(4):16-18.
[3]肖世傳.不同經(jīng)營強度和方式對米櫧木材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2012,18(19):141-142.
(責(zé)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