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發(fā)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都昌媽媽耗時6年繡成《清明上河圖》,為孩子樹立榜樣
提起《清明上河圖》,大家并不陌生。這幅名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現(xiàn)屬國寶級文物。而在江西省都呂縣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圖》,不過它不是畫的,是家住都呂縣城的黃淑群女士耗時6年,每天從早繡到晚,一針一線繡成的?!肚迕魃虾訄D》全圖有800余個人物形象、26座橋梁,如此浩大的工作量讓很多十字繡愛好者望而卻步。但黃淑群卻不分晝夜地堅持著,從2011年9月9日到2017年10月6日,歷時6年零1個月的時間,她終于把全長22米、寬84厘米,重40斤的《清明上河圖》繡成了。黃淑群表示,繡制這幅《清明上河圖》最大的成功就是對孩子的成長做了很好的示范,自己對一件事情堅持了這么長的時間,而且從來沒有過放棄的念頭,這份執(zhí)著打動了孩子,他以母親為榮。
它也發(fā)生在你的世界——素材B自貢父親帶12歲兒子徒步進藏,希望兒子經(jīng)歷磨難
2017年7月8日,自貢男子張偉(化名)帶著12歲兒子圖圖踏上了“徒步318圍道進拉薩”的征程。二人從自貢乘車到達康定后,沿318國道徒步抵達拉薩,總共耗時50天。一名12歲男孩能完成這樣的任務(wù)?當(dāng)張偉將這一段“苦旅”的照片制作成視頻發(fā)到微信朋友圈的時候,整個朋友圈沸騰了。大多數(shù)人為這對父子點贊,并認同這種通過徒步磨煉兒子的教育方式。然而,也有不認同的聲音,一些人認為這種行為過于激進,沒有充分考慮到12歲兒子的安全。“我不是瘋子,我即使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也不可能拿親生兒子的生命開玩笑?!睆垈ソ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此次徒步之旅,是經(jīng)過近1年的籌劃、1個月的前期準備才啟程的,充分考慮了兒子身體狀況及其個人意愿。單從教育兒子來說,張偉希望兒子從小就能培養(yǎng)起吃苦耐勞、勇敢、堅強的性格。他認為,每個男孩子都應(yīng)該經(jīng)受苦難教育,只是因人而異,方式各不相同而已。
素材解讀
兩位家長的共同之處就是都看重對子女的精神教育。高爾基說過:“愛孩子,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shù)?!钡鯓硬潘阏嬲膼酆⒆樱⒉皇撬腥硕级玫?。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對于父母而言,能夠讓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擁有執(zhí)著做事的精神,無疑是給子女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適用話題
教育、磨煉、執(zhí)著、真愛、家庭教育、父母之愛、身教勝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