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
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回歸內心?!敝缓喓唵螁?個字,便道出了當時已屆垂暮之年的文學大師至簡至誠的心聲:要追求內心的豐盈,因為那里才是我們靈魂的棲息之所。
我們時時看到這樣的人——他們被裹挾在人流中疲于奔命:或對人情世故洞幽燭微,或于個人得失深究細研,或為錐刀之利蠅營狗茍……但很多人一生在填溝墊壑中被傾軋,被埋沒,身心俱疲卻寂寂無名。最終,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除了狂熱和聲音,內心空無一物”,空虛的軀殼里一顆心枯萎了,其人生結局便是一無所得。
因此,我對梭羅“在天堂垂釣,釣一池晶瑩剔透的繁星”的智慧與灑脫充滿了欽佩與羨慕。梭羅恬然泛舟于瓦爾登湖,享受著可以蕩滌盡一切塵埃的寧靜。在那樣的世界里,他沒有一絲孤獨,靜守著自己詩意的心靈。
也許他也曾徘徊過,也曾遲疑過,也曾掙扎過,但最終他應命而返,先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開辟了一灣人工湖——一灣平靜的人工湖。那只是一方小小的天地,卻是萬頃碧波,包羅萬象,任由他恣意遨游,滿心愜意——因為他回到了一個最為充實豐盈的世界。
歸有光亦如此。欣賞他的《項脊軒志》,流入心間的只有濃郁的人情美,而且經(jīng)過歲月的發(fā)酵,溢滿醇香。在經(jīng)歷過宦海沉浮之后,他依舊懷揣赤子之心,不染半點塵埃。文中展現(xiàn)出的一幅幅生活圖景和綿綿不盡的思念亦“已亭亭如蓋”,給了他一世的溫馨。
無論什么人,都需要有一方圣地安放自己的那顆心。即便你處于繁華之地,也難抵內心的荒蕪,所以賈寶玉毅然決然地掙脫現(xiàn)實。而當一時一事的得失成為世人煩惱的源泉時,東坡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真諦——“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是的,當你發(fā)掘到了內心深處的那股清泉,你的心便不會再有孤懸的戰(zhàn)栗,你便有了“草木不謝榮于春,亦不怨落于秋”的淡然——那是在寧靜心靈港灣的蔭庇下生發(fā)的豁達。
米蘭·昆德拉說:“生命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碑斎?,這是有條件的,就是你要回歸本心,緊握住生命的根,才不會使生命如飄飛的柳絮“無家可歸”,才會有充滿向上的力量,讓生命這棵樹枝繁葉茂,進而結出豐碩的精神之果。
【點? 評】
作者以歌德的一句“回歸內心”為引線,串連起古今中外諸多實例,闡明了“只有追求精神的豐盈,方可獲得充實的人生”這一觀點。語言清麗雅致,文采斐然;論述紆徐有致,富有條理。在論證過程中,注意正反結合,力避尖銳的措辭和強詞奪理,使文章顯得溫文爾雅,厚重大氣——讓說理文呈現(xiàn)出一種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