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萍
“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來說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與課外閱讀中,以興趣為中心進行指導教學,將帶來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下面將探討三種閱讀趣味化策略:
圖文并茂,繪本元素的融入
繪本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兒童讀物,它與普通的課外讀物相比,更添加了許多趣味性,不同于“小人書”,繪本更加簡單質(zhì)樸,以充滿童趣的圖畫來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繪本閱讀的影響。一般來說,繪本具有圖文并茂的文學樣式,學生看圖片就能讀懂故事的內(nèi)容,輔助學生對文字進行理解,這種更為直觀和形象的表達方式,符合小學生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
精美的繪本圖案、簡潔的文字,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力,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內(nèi)在底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閱讀繪本,這樣對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有著很大的助推力,繪本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在課外閱讀指導中,并非僅僅地去說教,這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排斥的心理,課堂容易低效率化,因以繪本打動學生的心靈為載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知之者”變?yōu)椤昂弥摺?,從“好之者”變?yōu)椤皹分摺?,?nèi)心有一種閱讀的動力,這樣進行閱讀能夠更好地吸收閱讀材料,從課外閱讀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和閱讀素養(yǎng)。
翻轉(zhuǎn)課堂,動畫元素的融入
翻轉(zhuǎn)課堂是當下比較火熱的一種教學模式,打破了教師主講,學生旁聽的一種尷尬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翻轉(zhuǎn)課堂主要是利用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shù)將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結(jié)合在一起,以多樣式的形式為學生進行授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很好地被吸引,也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中,對古詩《春曉》,這一首詩進行閱讀,學生初次接觸這一首古詩,可能存在很大的陌生感,其中有許多不認識的生字詞,而且對古詩的理解能力還很差,無法全面地體味到文章中的情趣,可能會感覺到枯燥無味。
由此我將翻轉(zhuǎn)課堂應用到這一節(jié)課中,以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這一首詩中蘊含的畫面——“春天來到了,鳥語花香,樹枝上滿滿的小鳥互相啼叫。詩人卻伸了一個慵懶的腰,不知道春天已經(jīng)來到了。開窗之時,外面一切生動的景象讓他十分吃驚,也十分愉悅。夜里淅瀝瀝的小雨下著,第二天早晨滿地的落花。春天到來了,一切都那樣生機盎然,萬物復蘇,蓬勃向上,讓人感受到一種來自內(nèi)在的喜悅之情?!痹谶@樣的動畫畫面中,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地觀察畫面中的一些生動的元素,以動畫元素和古詩文結(jié)合在一起,學生直接地就能夠理解古詩中講述的事情,這樣也利于學生記憶和背誦,而且不容易忘記,形成更直觀的記憶。動畫教學是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這樣趣味性的課堂,學生往往學習效率會更高。
小組分配,競爭元素的融入
小學生這一階段活潑好動,獨立意識較強,沒有較好的團結(jié)合作意識,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將競爭元素融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配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強,好奇心盛,此時為了證明自己,在課外閱讀中,全力以赴,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為學生推薦了《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中國寓言故事》三本格言故事書,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選擇哪一本讀物,然后一周以后舉行評比比賽,看哪一個小組成員講述的故事最精彩最生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大大提升起來,而且注意力較為集中,彼此還能夠更好地團結(jié)合作,發(fā)揮了學生的個人特點,整體的參與性十分高,獲得了明顯的成果。
學生們講的故事都十分精彩,其中最為出眾的是一組同學十分有創(chuàng)新地進行了小組話劇表演,每個人分配一個角色,表演一個故事,在這種情形下,其他同學的積極性也被帶動起來,課堂氛圍十分好,大家都意猶未盡。
在后來的日記寫作,作文寫作中,學生們將這一課堂寫進去的十分多,也看得出來,學生們內(nèi)心是非常高興的,而且對這種課堂類型是十分感興趣的。課外閱讀的整體效果十分好,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全校的推廣。
結(jié)語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以趣味性教學策略,對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助力性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均不成熟,以喜好為主,學生喜歡的便去學習,學生不喜歡的便置之不理,這種現(xiàn)象很明顯,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中,以趣味為主進行指導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圍繞課外閱讀進行活動,吸納閱讀中的積極性元素,培育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和知識素養(yǎng),并且在整個教學中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效益。由此,希望廣大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以趣味為主進行教學,在實踐中獲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