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我和老師們交流整本書閱讀的時候,常常會有人問我:“能給我們開一份閱讀書單嗎?”這個問題,我不太好回答,因為我讀過的書不多,見識非常有限,我擔心一己之見影響了教師或者學生的抉擇。
誰來界定這本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我想大抵有兩把尺子:一把取決于別人的眼光,一把取決于自己的閱讀?!皠e人”可以是有品質的出版社,可以是優(yōu)秀的作家,可以是負責任的閱讀推廣人,可以是國內(nèi)、國際正規(guī)的評比獎項,當然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的眼光。
我曾經(jīng)在某教室的圖書角看到過一本書,名為《狐貍媽媽的愛》,講的是為了讓孩子們吃上可口的雞肉,狐貍一家經(jīng)常冒險到農(nóng)場抓雞,惹惱了農(nóng)場主人。狐貍爸爸被殺,小狐貍被抓到了農(nóng)場里,狐貍媽媽發(fā)現(xiàn)她終究無法從農(nóng)場里解救出自己孩子的時候,親手用有毒的雞頭毒死了孩子……作者說,狐貍媽媽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擁有一份完完全全的自由,保留一份生命的高貴。我對作者所說的學生會“懷著崇敬之情,翻開這本講述愛的故事”表示懷疑;而當我讀到國內(nèi)某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為其寫的充滿溢美之詞的序言就更有些手足無措了,我們的孩子真的如他所說“可以體驗到‘悲劇性快感嗎?真的能夠體會到‘精微之處,深藏大意的絕妙內(nèi)涵嗎?”我不相信。在讀書這件事上,我還是主張自己要先讀,尋找發(fā)現(xiàn)那些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的書,那些自己喜歡也會被孩子喜歡的書。
我跟孩子們一起讀過《我是白癡》《35公斤的希望》等幾本書,孩子喜歡,我也喜歡。它們講述的都是發(fā)生在校園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無一例外都是孩子。“白癡”彭鐵男智力有缺陷,他上七年級了,只會寫“大”“中”“一”三個字,但是他憨厚、樸實、真誠、熱情,愛家人、愛同學、愛老師、愛集體;“希望”中的男主角“多多”被瑪麗老師評價為“有著漏斗般的腦袋,卻有著仙女般的手指”,他討厭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學校生活,因為他學不會、聽不懂、記不住,但是他善于動手、善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論處境有多艱難,始終對自己充滿希望……這些書讓我歡笑,讓我流淚,讓我思考,不僅教會我怎樣做老師,也教會孩子們?nèi)绾巫鲎约海绾螌Υ磉叺耐瑢W,如何面對周遭的世界。
我在東南教科院舉辦的第二屆兒童閱讀大會上,和深圳學府小學的學生交流過《35公斤的希望》這本書,孩子們的見解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我問他們認為誰應該來讀讀這本書,有人說:“父母應該讀,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不要總是拿他和別人比?!庇腥苏f:“老師應該讀,這樣他就不會只拿分數(shù)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薄矣謫査麄?yōu)槭裁催@本書一經(jīng)問世就大受歡迎,被拍成電影、話劇,作為一本法國作家的作品還被翻譯成英文、日文、俄文、中文的時候,他們告訴我:“教育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教育是全人類的事情!”
那天下課后,有很多老師找到我,他們紛紛表示對這本書的喜歡,還問:到哪里去找像這樣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同時被老師和學生喜歡的書。我說,那就只有廣泛地去讀啊,讀了一本,兩本,三本,你可能沒有發(fā)現(xiàn),但如果讀了一百本,兩百本,三百本,我相信,總能夠發(fā)現(xiàn)。
對于被要求給老師和學生推薦書單這種事,我常會這樣講:第一,我讀的書真的很少;第二,我喜歡的未必就是你和你的學生喜歡的;第三,你一定要自己去讀書,自己讀了才會真了解,自己讀了才會不心虛,自己讀了才會讓課堂更有靈氣。法國作家圣·??颂K佩里說:“想要人造船,不是給他木板、錘子和釘子,而是喚起他對遼闊大海的渴望?!奔偃缋蠋焸冋娴膶|闊大海有無限渴望,我想:他(她)一定可以找到木板,找到錘子和釘子,建造一艘大船,帶著學生揚帆遠航……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qū)教師研修中心)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