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丹 崔琦
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cè)的國家大劇院,業(yè)已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藝術生產(chǎn)非常活躍、運營效益良好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我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國家大劇院2007年12月22日正式開幕運營。十余年來,在院黨委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大劇院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聚力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藝術殿堂”。
“今年 ‘七一期間,歌劇院演出原創(chuàng)歌劇《長征》、戲劇場演出原創(chuàng)舞劇《天路》、小劇場演出《唱支山歌給黨聽》……共有4臺14場紅色經(jīng)典劇目在大劇院同時展演?!?月3日上午,國家大劇院黨辦主任孟鑫向記者介紹。
十余年來,國家大劇院堅守“高品位、高水準中外高雅藝術”的藝術標準,為觀眾奉獻高雅藝術演出8700余場,生產(chǎn)制作劇目76部,其中原創(chuàng)劇目25部,舉辦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和演出1萬余場,吸引觀眾近1900萬人次,成為享譽世界的“國家藝術殿堂”。
國家大劇院始終堅持“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致力于打造成為“人民的劇院、藝術的殿堂”,北京市副市長、國家大劇院黨委書記、院長王寧在全院黨員干部大會上強調(diào):“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大劇院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zhàn)略定位,特別是在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中,進一步展現(xiàn)作為文化強國、大國首都的大劇院的時代風采。”
從“復興之路 ”到“一帶一路”
“當謝幕的掌聲響起,我們這些在后臺的幕后排演人員激動得無以言表,手緊緊握在一起?!粠б宦穱H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晚會演出的成功,不僅是國家大劇院實力的體現(xiàn),更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征?!痹诓块T會議室里,舞臺技術部黨支部書記、部長管建波回憶起去年率領128名部門黨員職工參與排演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為籌備“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晚會,大劇院共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29家演出團體、710名演員、1500余名保障人員參與演出,歷經(jīng)6個多月策劃和制作。在晚會一個多小時的演出中,8個節(jié)目各美其美、一氣呵成,向全世界奉獻了一臺精美的殿堂級演出,圓滿完成了文藝演出的重大政治任務。
“在重大活動中,我們這支隊伍連軸轉(zhuǎn),抗壓能力強。這讓我想起了2008年演出‘復興之路的情景?!惫芙úㄕf,“當時我們啟用了全息技術,動用燈具622臺、投影設備12臺、舞臺機械設備159臺……舞臺布景之大、動作之多、變化之復雜,為建院以來前所未有。”短短兩個月,“復興之路”演出達83場次,上千人次參演。
作為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大劇院陸續(xù)參加了杭州G20峰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文藝演出,連續(xù)11年圓滿完成中央交辦的“新年戲曲晚會”服務保障工作,以及市委交辦的“北京新年音樂會”策劃組織工作。為確保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中的大劇院表演項目順利排演,院黨委批準成立了14名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參演團員忘我排練,經(jīng)過20多天的精心打磨,贏得“不愧為一支專業(yè)隊伍”的贊嘆。
原創(chuàng)“紅色經(jīng)典”閃耀舞臺
去年12月21日至25日,歷時4年精心創(chuàng)作的歌劇《長征》再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此前每輪演出,門票都提前10天售罄。大劇院劇目制作部黨支部副書記、副部長廖屹說:“用長征精神來排演長征,這是排演歌劇《長征》時黨支部提出的要求。那些日子里,我們經(jīng)常排演到深夜,有時連著一個星期通宵加排?!?/p>
國家大劇院是目前國際上藝術創(chuàng)作非?;钴S的劇院。十余年來,國家大劇院堅持不懈地呈現(xiàn)經(jīng)典、推出原創(chuàng)作品,共制作了76部自制劇目,其中25部原創(chuàng)劇目,包括《長征》《方志敏》《金沙江畔》等6部紅色劇目。尤其是去年,共制作劇目27部,演出近200場。
無論是演出還是作品,無論臺前還是幕后,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一支政治過硬、業(yè)務突出、作風優(yōu)良,勇于擔當、甘于奉獻、能打硬仗的高素質(zhì)黨員人才隊伍。對于每一位走進大劇院的觀眾和藝術家來說,接觸最多的可能就是劇場服務人員。入口處、劇場內(nèi)、化裝間……都有他們細心、耐心、貼心服務的身影。場務部黨支部組織委員楊洪杰向記者介紹:“從檢票、領位到劇場服務,黨支部制定了50多項服務工作流程。無論面對藝術家還是觀眾,我們都始終以五星級服務標準要求自己。”場務部的觀眾和藝術家滿意率已經(jīng)連續(xù)11年保持在很高的水準,連續(xù)11年被評為“國家大劇院優(yōu)秀集體”,今年又被評為首都學雷鋒志愿服務示范崗。
始終為民的“心靈地標”
“大劇院全年在4個劇場以外的公共空間舉辦‘空間主題藝術活動。活動分為日場晚場兩類,日場活動主要是選擇通俗易懂的音樂作品進行表演和講解,晚場活動在演出開場前,讓觀眾獲得正式演出之外的藝術體驗……”上午9點,大劇院二樓咖啡廳東側(cè)的公共區(qū)域,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藝術家正在為觀眾演奏古典鋼琴曲。在悠揚的鋼琴聲中,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部黨支部書記、部長王大羽指著這個“公共空間演出”向記者介紹。
十余年來,大劇院公共空間演出累計上演4300多場。這僅僅是大劇院向市民普及藝術教育的一小部分?!敖?jīng)典藝術講堂”“周末音樂會”“青少年普及音樂會”……大劇院致力于打造公益性藝術教育普及的“心靈地標”,形成了六大獨具特色的藝術普及教育品牌,先后有百萬市民分期分批走進大劇院,感受萬余場次的高雅藝術演出。
“自建院以來,大劇院黨委始終沒有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實施藝術普及教育的‘滴灌工程?!蓖醮笥鹫f。10年來,大劇院每年拿出幾千萬元投入到藝術普及推廣之中,為市民送去“長流水、不斷線”的藝術福利。
在將觀眾“請進來”的同時,大劇院還積極拓展藝術教育“走出去”。這些年來,院黨委共組織藝術家走進全市十六區(qū)的廣大社區(qū)農(nóng)村,開展“市民文明觀賞”下基層活動。從遠郊區(qū)縣的小學教室,到社區(qū)居民身邊的小講堂,處處都留下了“文明行”活動藝術家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