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
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某天,你穿了一雙自認為很酷的鞋出門,結(jié)果卻接二連三地被同學們嫌棄。當?shù)谝粋€同學說不好看的時候,你可能還覺得這只是他的個人看法而已,可是當越來越多的人這么說了之后,你也就慢慢開始懷疑自己的審美眼光了。于是心里暗暗決定再也不穿了。
我們再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病人來到醫(yī)院就診,主訴自己身體不舒服、精神不好,可是看了很多醫(yī)生也查不出病因。經(jīng)過一系列檢查,心理醫(yī)生確診他患的是“疑病癥”。醫(yī)生對他說:“你患的是某某綜合癥。正巧目前剛試驗成功一種特效藥,專治你這種病癥,每天注射一支,保證藥到病除?!币恢芎?,這位患者果然“康復”了,自我感覺好極了。可是,哪有什么“特效藥”,醫(yī)生每天給他注射的不過是極普通的葡萄糖罷了。
原來,這些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心理暗示,是指人不自覺地受到自己、外界或他人的影響,并隨之改變自己的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的一種常見心理現(xiàn)象,也是人的一種本能。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當處于陌生、危險的境地時,人會根據(jù)以往積累的經(jīng)驗,捕捉環(huán)境中的蛛絲馬跡,并迅速做出判斷。而這種捕捉的過程,就是一個受暗示的過程。
自我暗示,顧名思義是指自己對自己的暗示。例如臨考前深呼吸,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一定行”;遇到困難時笑一笑,安慰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后”等等。這些都是人們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等信號,將某種觀念傳達給自己,以達到改變自己心理或行為目的的一種自我暗示。
而他人或外界對自己的暗示則為他人暗示,譬如“見賢思齊”、“望梅止渴”等就是很好的范例。
人們?yōu)榱俗非蟪晒蛘咛颖芡纯?,?jīng)常會不自覺地運用各種心理暗示。那么,心理暗示究竟會對我們產(chǎn)生哪些影響呢?以下兩個經(jīng)典的心理學實驗,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啟發(fā)。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從1至6年級各選了3個班的學生進行“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測驗后,羅森塔爾以贊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guān)老師,并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科學性。8個月后,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同樣的學生進行了復試,結(jié)果奇跡出現(xiàn)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
實際上,這是心理學家進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實驗。所謂的“最有發(fā)展前途者”名單里的學生,其實是隨機抽取的。但老師因為受到了專家的暗示,就會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并且有意無意地給予更多關(guān)注,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學生也因此變得更加自信,并且努力學習,成績也進步神速。
這個令人贊嘆不已的實驗,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這個效應無疑將心理暗示的積極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教授讓九個人在黑暗中穿過一座橋,在他的引導下大家全部成功。
隨后教授打開了一盞燈,在昏黃的燈光下大家看到,橋下不僅有水而且還有幾條鱷魚,大家都嚇了一跳。
這時,教授問:“現(xiàn)在你們誰敢走回來?”過了很久,只有三個人愿意嘗試。但是,一個顫顫巍巍,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許多;一個哆哆嗦嗦,走到一半就嚇得趴在了橋上;一個剛走幾步就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動半步。教授又打開了所有的燈,大家這才發(fā)現(xiàn),在橋和鱷魚之間還有一層黃色的網(wǎng)?!艾F(xiàn)在,你們誰愿意走回來?”教授問道。這次有八個人愿意走過來,剩下的一個只是擔心網(wǎng)不夠結(jié)實才沒加入。
從這個心理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成功就如同過橋,失敗并不是單純地因為力量薄弱,還有可能是夸大了周圍環(huán)境的威懾,從而失去了平和的心態(tài),產(chǎn)生消極的心理暗示,以至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那么,不妨試試以下錦囊妙招,讓自己更有力量吧。
多自我肯定 多說正能量的語言,比如,“我可以”、“我能行”、“我對自己充滿自信”等。別小看這些簡單、肯定和直接的話語,這可都是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穩(wěn)定情緒、鼓舞斗志、振奮人心。甚至,還可以幻想自己成功那一刻的激動場景,用更加鮮明、生動的方式,加強自我暗示的效果。
避免負性思維 不要總強調(diào)負面結(jié)果,往往越是擔心的事情就越容易發(fā)生。所以,聰明人應該避免用失敗的教訓來提醒自己,學會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并且記住,一定別給自己貼上“這不行、那不行”的失敗“標簽”。要知道,真正能夠擊倒你的人,有時恰恰正是你自己。
培養(yǎng)良好習慣 除了語言上多說“好聽的話”,少說不說“泄氣話”之外,許多行為習慣方面的細節(jié),也發(fā)揮著積極的暗示作用。比如,走路挺胸抬頭,說話有條不紊,能讓你精神抖擻、更有氣場;重要場合,一身得體的裝扮,不僅能給自己加分,更會讓你倍感自信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其實都會不知不覺地影響你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