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春雷操作控制柜,王長久往滾焊機填入切好的豎筋。這是制作鋼筋籠的第一步。
2 李春雷掏出鋼卷尺,復核機器移位間距,以保證豎筋下一步能夠準確穿入機器前方的固定孔。
江蘇省鹽城市內(nèi)環(huán)高架快速路網(wǎng)工程,是該市有史以來自籌資金建設的體量最大、難度最高、技術最復雜的城建交通項目。該線也是江蘇省道331線的重疊線。已建成通車的一、二期工程全長57公里,被譽為鹽城的名片。2018年3月開始全線施工的三期工程,進一步立足工程創(chuàng)優(yōu),全力推廣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4月9日下午,在世紀大道西延高架承包分部鋼筋場,李春雷和王長久兩位師傅操作一臺數(shù)控鋼筋籠滾焊機,僅用一個半小時,就熟練地制作出一節(jié)長12米、直徑1.06米的樁基鋼筋籠。這放在過去靠純手工制作,至少需要6個人以上,且制作質量遠不如數(shù)控鋼筋籠滾焊機來得穩(wěn)定可靠。數(shù)控機械化作業(yè),使得鋼筋籠直徑完全一致,主筋、螺旋纏繞筋間距十分均勻,達到“免檢”標準。
3 李春雷將一根豎筋插入固定孔
4將豎筋固定嚴實,為下一步焊 接箍筋做好“骨架”。
在機器滾動中,李春雷熟練地進行著外圍螺旋纏繞筋的焊接。因為近似于流水線作業(yè),不再需要傳統(tǒng)制作方法中不斷抬頭彎腰,變換姿勢,所以不僅電焊工省事省力,焊接質量也有極大提高。
5一人控制,一人電焊,兩個人配合默契,兩三分鐘就完成了一個加強箍筋的焊接。
6大約1個半小時時間,李春雷和王長久就制作完成了一個鋼筋籠。之后,李春雷按動桁吊控制按鈕,用吊車將鋼筋籠吊運到存放地。
7整個制作過程中,項目部技術人員時不時來檢查察看。
8面對存放場上一節(jié)節(jié)規(guī)范整齊、像一個模子脫出來的鋼筋籠,李春雷坦陳,過去靠手工,是無論如何做不出這個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