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良,歷史學者、社會工作學者。著有《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王士珍傳》《段祺瑞傳》《馮國璋傳》《守望與開新:近代中國的社會工作》《一次讀懂社會工作》。
永定河涵育了北京城,或許還應算上永平府;大清河的支流唐河、府河、漕河涵育了保定城;子牙河的兩條支流,南支滏陽河涵育了邯鄲、順德、衡水,北支滹沱河涵育了正定。
現(xiàn)在,從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坐高鐵到首都北京,只需要一個小時。而在我的童年時代,從家鄉(xiāng)去一趟北京就要花去大半天的時間,而直線距離不過80多公里。這還是運氣好的時候,碰上倒霉,趕不上三里之外鎮(zhèn)上汽車站僅有的一趟班車,就只好等第二天再去了。我的童年時代是啥時候呢?距離今天也就是30多年。30多年的時間,就有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真可謂“換了人間”。如果要看滄海桑田的大變遷,我的童年時代顯然不夠尺度,必須向前推到人類的童年時代。
太行山麓的古代大道
說起首都北京,已經(jīng)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古稱“薊”。薊城的位置,就在北京外城的西北部,戰(zhàn)國時代人們稱之為薊丘,是燕國的都城。古時丘又稱作墟、聚,即聚落,薊丘是由原始聚落發(fā)展而成的古代都邑。為什么我們的祖先會選擇在薊這個地方居住下來呢?這主要是跟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關(guān)。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此有過精彩的描寫:
北平城,位于呈巨大三角形的華北平原的最北端?!绻覀儗@座城市周邊的地形特征進行仔細地觀察,就可以看到一個重山環(huán)繞的半封閉小平原。美國地質(zhì)學家貝利·維里斯曾生動地將這片三面環(huán)山、一面開敞的小平原稱為“北平灣”。
“北平灣”西北面是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北面和東北面是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南面是華北平原西北末端的小平原。對于北京的地理位置,梁思成在侯仁之等人的基礎(chǔ)上作了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北京的高度約為海拔50米,地質(zhì)學家所研究的資料告訴我們,在它的東南面比它低下的地區(qū),四五千年前還都是低洼的湖沼地帶。所以歷史學家可以推測,由中國古代的文化中心的“中原”向北發(fā)展,勢必沿著太行山麓這條50米等高線的地帶走。因為這一條路要跨渡許多河流,每次便必須在每條河流的適當?shù)亩煽谏蟻硗?。當我們的祖先到達永定河的右岸時,經(jīng)驗使他們找到那一帶最好的渡口。這地點正是我們現(xiàn)在的盧溝橋所在。渡過了這個渡口之后,正北有一支西山山脈向東伸出,擋住去路,往東走了十余公里,這支山脈才消失到一片平原里。所以就在這里,西倚山麓,東向平原,一個農(nóng)業(yè)的民族建立了一個最有利于發(fā)展的聚落,當然是適當而合理的。北京的位置就這樣地產(chǎn)生了。
梁思成所說的是遠古時期的情形,我們的先人是沿著太行山東麓從中原文化中心地帶向北遷徙的,這樣在太行山麓就形成了一條古代大道。侯仁之也是這樣認為的:“這條古道沿著氣勢雄偉的太行山——燕山山麓發(fā)展起來,與山脈平行,起自大平原的中西部——中華文明首先在那里發(fā)展起來,直至大平原的北端——中國疆域第一階段的擴展在那里被阻擋?!痹凇按笃皆谋倍恕弊钃踔腥A文明擴展的是橫亙在“北平灣”北面的燕山山脈。
從地理形勢上看,由中國東北和蒙古草原進入“北平灣”主要經(jīng)過三個山口。它們是南部的南口、北部的古北口和東部的山海關(guān)。在薊城時代,經(jīng)過這三個山口發(fā)展出了三條主要道路,即由南口穿行燕山山脈到達今天的張家口地區(qū),由古北口穿行燕山山脈到達今天的承德地區(qū),經(jīng)由山海關(guān)到達東北地區(qū)。侯仁之指出,這三條主要道路中最后一條尤為重要,因為沿著這條道路出山海關(guān),可以進入遼河谷地,那里是燕國領(lǐng)土最遠的角落。據(jù)此,他推斷,“薊城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位于太行山腳下的第一條古道旁,其后來的發(fā)展自然得益于向北方和東北方邊遠地區(qū)輻射的新道路。這樣一來,薊城就不再是古代大道的一個終點,而成為了中原地區(qū)與邊疆地區(qū)之間的交通樞紐。因為這樣的地理優(yōu)勢,薊城成為一個興起的邊疆封國的政治中心,也就不足為奇了。”優(yōu)越的交通區(qū)位,是薊城成為區(qū)域政治中心的自然地理條件。
海河水系涵育出一批城市
如果說優(yōu)越的交通區(qū)位是薊城發(fā)展成為區(qū)域政治中心的自然地理條件,那么,環(huán)繞在薊城周邊的多條河流便是薊城興起的初始條件,如梁思成所指出的那樣。在薊城城南3.5公里,今天的永定河之北,是當時?水(?水也叫桑干河、盧溝,是永定河的古稱)的河道。從戰(zhàn)國以來,歷三國、北朝以至隋唐,薊城地區(qū)的居民都有種植水稻的傳統(tǒng),河流灌溉之用在此地呈現(xiàn)無遺。哺育了薊城的永定河只是海河的一條支流,被稱為中國七大水系之一的海河水系還涵育了河北平原上的許多城市。
公元605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開挖永濟渠,溝通了海河與其他水系的航運,完善了海河水系的航運功能,形成了今天五條河系水道(大清河、南運河、子牙河、永定河、北運河)匯流并經(jīng)海河注入渤海的水系結(jié)構(gòu)。等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天津設(shè)衛(wèi),從而揭開了天津城市發(fā)展的序幕。
從海河水系各條支流的走向上看,多為自西向東由山地流過平原而入大海。如果不算上人工開挖的南運河、北運河,自北而南,海河的各條支流分別為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永定河涵育了北京城,或許還應算上永平府(今河北省盧龍縣);大清河的支流唐河、府河、漕河涵育了保定城;子牙河的兩條支流,南支滏陽河涵育了邯鄲、順德(今河北省邢臺市)、衡水,北支滹沱河涵育了正定。
南運河、北運河是人工開挖的河道,它們自南向北串起了海河的各條支流,形成四通八達的海河水系。元代為了滿足南糧北運的需要,棄隋朝大運河的洛陽中心點取直進行翻修,而以天津為北方的一個重要碼頭。在近代動力機器產(chǎn)生以前,大運河不僅是南糧北運的生命線,也是南北交通的主要途徑。侯仁之指出:“如果說太行山東麓大道使薊城這一聚居地得以產(chǎn)生,那么,現(xiàn)在這條貫穿大平原心臟地帶的新水道則給汗八里這一王朝的中心帶來了政治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繁榮。”“汗八里”就是元朝時的大都,它處于大運河的最北端點。但直到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南及江口,北至大通橋,全長1700余公里的南北大運河才全線貫通。大運河的全線貫通,不僅帶動了天津這個節(jié)點城市的快速發(fā)展,也帶動了沿線其他城市的崛起,比如河北省滄州市和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
網(wǎng)格狀水道涵育的這一批城市,就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早期城市。
鐵路修筑中的線路選擇
在近代中國,華北地區(qū)首先建成了區(qū)域鐵路系統(tǒng),從而帶動了一批近代城市的興起。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通車,該條鐵路干線全長1214.5公里,另有6條支線共長96.6公里。它給沿線的保定、邢臺、邯鄲等城市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動力,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的城市地理格局。次年,正太鐵路竣工通車。位于京漢鐵路與正太鐵路交匯點的石家莊迅速崛起,取代了正定的位置,成為晉冀間物資轉(zhuǎn)運的樞紐和近代華北鐵路交通網(wǎng)的樞紐之一。1937年七七事變前,全市人口達到72100人,城市面積則由原來的0.1平方公里擴展到100多平方公里。
基本上與京漢鐵路平行的津浦鐵路,于1908年開始修筑,1912年建成通車。津浦鐵路的建成通車,不僅使天津的經(jīng)濟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而且使原本已經(jīng)衰落的運河城市滄州重新崛起,成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一座重要城市。
前面侯仁之和梁思成所說的太行山東麓古代大道,基本上與京漢鐵路的北段地理位置相當。而從天津往南修筑的津浦鐵路,仍然是沿著大運河的線路延伸的。這兩條南北走向的鐵路線,也與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形成網(wǎng)格構(gòu)造,在不斷提升海河水系涵育城市經(jīng)濟地位的同時,也帶起了一批新的城市。當然,還有一些城市因鐵路的修筑而衰落,如正定、通州。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南運河、北運河的作用等同于道路系統(tǒng),只不過是古代形態(tài)的道路而已。
在今天的中國地圖上,京廣鐵路和京滬鐵路依然是主要的鐵路干線??捎卸嗌偃酥?,它們是古代大道的遺痕呢?
編輯: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