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立亭 袁 媛 河北北方學院
武定雞屬肉蛋兼用型雞種,肉嫩脂豐,皮脆骨酥,味鮮質(zhì)優(yōu)。肌纖維的特性不僅用于評定肉的細嫩狀況,而且與肉色、系水力、pH值等密切相關,是決定肉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之一[1]。不同類型的肌纖維組成的肌肉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最終導致了肉品質(zhì)的差異[2]。
云南武定雞。
巴比妥鈉、氯化鈣、氫氧化鈉、濃鹽酸、醋酸鈉、冰醋酸、硫化銨、ATP—二鈉鹽、氯化鈷、蘇木素、無水乙醇、二甲苯、中性樹膠、伊紅、甲醛等。
(1)使用ATPase染色方法觀察并檢測I型肌纖維與Ⅱ型肌纖維的面積比(SI/SⅡ)[3],并得到其變化規(guī)律。
(2)使用Hematoxylin & Eosin(H.E.)染色方法觀察并檢測武定雞腿肌、胸肌肌纖維密度級直徑。
用ATPase染色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 A組(pH 值10.4)中Ⅱ型肌纖維顯示黑色。B組(pH值4.5)中I型肌纖維顯示黑色。pH值10.4中預孵育時,抑制了I型肌纖維中的ATP酶活性,僅Ⅱ型肌纖維顯示黑色;而pH值4.5時則Ⅱ型肌纖維中的ATP酶活性受抑制,僅I型肌纖維顯示黑色[4]。
經(jīng)計算機統(tǒng)計計算后,計算不顯色的肌纖維(I型肌纖維)與顯黑色的Ⅱ型肌纖維的面積比(SI/SⅡ),結果見表l。
圖1 A組腿肌ATPase染色(10×10)
圖2 B組腿肌ATPase染色(10×10)
由表1可知,武定雞腿肌中SI/SⅡ值在第4、第8的SI/SⅡ值與第16周齡相比,差異顯著(P<0.05),且SI/SⅡ值在第8周齡與第16周齡間差異極顯著(P<0.01);武定雞胸肌中SI/SⅡ值在各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同類型肌纖維面積比的變化規(guī)律。
腿肌I型肌纖維面積和所占的比例有隨周齡的增加而增大的趨勢,Ⅱ型肌纖維則相反。胸肌I型肌纖維面積比例變化趨勢與腿肌相反[5]。對此變化作擬合曲線得到圖3,方程和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
(1)腿肌中 SI/SⅡ:y=0.002x2-0.0327x +0.2627,R2=0.9958;
(2)胸肌中 SI/SⅡ:y=0.0015x2-0.0377x+0.2967,R2=0.9776;
表1 武定雞不同類型肌纖維的面積比
圖3 武定雞腿肌、胸肌中的變化曲線
由圖4看出石蠟切片HE染色結果良好,而冰凍切片則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石蠟切片能夠保存細胞的完整性,而且脫水效果好,細胞染色就會均勻。冰凍切片導致細胞之中有冰晶的形成,會使HE染色的染料無法進入細胞之內(nèi)。
圖4 石蠟切片 腿肌 HE染色(10×10)
胸肌肌纖維直徑和腿肌肌纖維直徑(見表2)與體重的相關性較高,總體呈正相關趨勢,平均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3和0.68。而胸肌肌纖維密度和腿肌肌纖維密度則與體重成負相關,平均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7和-0.71。
表2 腿肌、胸肌肌纖維密度和直徑
由ATPase染色得知武定雞腿肌中SI/SⅡ(I型肌纖維/Ⅱ型肌纖維)值在第4、第8周的SI/SⅡ值與1 6周相比,差異顯著(P<0.05),且第8周與16周間差異極顯著(P<0.01);胸肌中SI/SⅡ值在各周齡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腿肌I型肌纖維(紅肌纖維和中間型肌纖維)面積和所占的比例與周齡成正比,Ⅱ型肌纖維(白肌纖維)則相反;而胸肌肌纖維則剛好相反。腿肌纖維直徑和胸肌纖維直徑都與周齡有相關性,隨著周齡的增加,雞肉纖維的直徑隨之增加。腿肌纖維密度和胸肌纖維密度則隨隨周齡的增加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