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除了幾場冷空氣之外,令人深刻的就是三次“致癌和神藥”風波。
首當其沖的就是前后塑料致癌風波:
路透社,衛(wèi)報、BBC等世界知名媒體集體炸鍋,大家都以超大篇幅的內容報道了一個駭人的新聞:世界著名的瓶裝水品牌中,93%含有塑料顆粒,可能致癌!
這項研究由非盈利新聞機構ORB牽頭,調查一共采樣了來自19個產地的259瓶瓶裝水,涵蓋了市場上常見的11個品牌。調查地區(qū)橫跨亞非拉九個國家,包括中國;采樣包括達能、娃哈哈、百事、雀巢等國人熟悉的品牌。
“致癌”“93%”這些關鍵詞,加上熟悉的品牌,一時讓大家談塑色變,但是,卻發(fā)現我們的日常消費都已經為塑料所裹挾,客觀地說,離開塑料現代人可能無法生活下去。
七天后,一則關于疑似星巴克咖啡致癌的信息再次刷爆朋友圈。
原因是美國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的一紙判決結果中顯示——咖啡含有致癌物,并要求所有咖啡產品須標明咖啡致癌!雖然遠隔萬里,而且不是終審結果,但敏感的中國消費者已經無法再“淡定”,普遍一種“上當受騙”、常年服用“毒咖啡”的感覺。
緊接著,中老年消費者熟悉的鴻茅藥酒被稱為“毒酒”,不僅使用者感到迷惑和恐慌,也引起大眾對中藥酒這一模糊定位的關注,究竟是藥還是酒?傳統(tǒng)中藥成分的毒性如何看待?
間接引起大眾對中藥酒乃至中藥的質疑。
這些年,隨著消費者成長和政府企業(yè)信息透明程度增加,食品問題“習慣性恐慌”頻次和程度有所降低,但是輿情依然容易一觸即發(fā)。
上述三次社交媒體“致癌風波”就是一次集中體現。
究其原因,或許有不少因素,但是消費者對食品成分物質、尤其風險物質認知程度和深度有待提升,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食品制造商家的信心要上升。尤其在企業(yè)嚴正辟謠無效的情況下,出現“塔西羅陷阱”尷尬狀況。
在前面三次事件中,我們都積極參與報道其中?!断M者報道》未來會繼續(xù)堅持商品對比檢測,繼續(xù)遴選好企業(yè)好產品,同時對產品和品類的科普也一樣會堅持,在優(yōu)秀企業(yè)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