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主題出版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趨勢,涌現(xiàn)了大批優(yōu)秀出版物。文章首先對主題出版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主題出版發(fā)展的對策,從主題出版的深度化、生動化、市場化、國際化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解析。
【關 鍵 詞】主題出版;深度化;生動化;市場化;國際化
【作者單位】胡艷紅,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6.002
“主題出版”的概念源于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3年開始實施的主題出版工程。主題出版是以特定主題為出版對象、出版內(nèi)容和出版重點的出版宣傳工作,具體來說,就是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對一些重大會議、重大活動、重大節(jié)慶日、重大事件和重大理論問題等集中開展的重大出版活動。主題出版是發(fā)揮出版記錄歷史、宣傳真理和資政育人功能的重要載體,也是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有效渠道。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出版界堅持以主題出版為抓手,圍繞黨和國家重點工作、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策劃了一系列出版活動,主題出版呈現(xiàn)良好發(fā)展趨勢,呈現(xiàn)以下特點:從出版業(yè)自下而上報批選題的基層探索為主,逐漸轉(zhuǎn)化為以國家管理層自上而下總體策劃的頂層設計為核心;從主題出版年的專項化變成每年組織的常規(guī)化;從部分出版社被適應變成全行業(yè)自組織。從國家管理層到各出版機構,主題出版形成了良好的出版運行機制,涌現(xiàn)了大批優(yōu)秀出版物。
1.國家管理層面:自上而下做好頂層設計,從全局出發(fā),強化精品意識,優(yōu)化制度保障,完善主題出版運行機制
2003年,中宣部、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啟動實施主題出版,自此每年都組織一系列主題出版活動。每年的主題出版項目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題材與時間相對確定的主題項目,如建黨、建國、建軍、長征勝利、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重要領導人誕辰和逝世等黨和國家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活動(一般逢十或逢五周年的紀念活動),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代表大會、奧運會和世博會等重大事件的主題項目。2018年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暨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等主題項目,都屬于此類。另一類是題材與時間不確定的主題項目,如抗洪救災、汶川地震和當年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熱點問題等。
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連續(xù)開展主題出版活動的同時,不斷優(yōu)化主題出版的宣傳推介、資金扶持和獎勵激勵機制,強化精品意識和制度保障。在2016年5月頒布的《“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和電子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中,主題出版被列為十一項子規(guī)劃之首,彰顯了重要地位?!吨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主題出版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有條件的單位可設立主題出版專項資金,在考核方面加大主題出版權重設計,對承擔重點項目的編輯團隊給予必要支持和待遇兜底。對獲得國家重要獎勵、受到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推薦的作品,對在主題作品出版履行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優(yōu)秀作品要結合全民閱讀活動、好書推薦活動等,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擴大傳播力、影響力”。主題出版的資金扶持與激勵政策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有力推動了主題出版工作。
2.出版機構層面:自下而上主動對接國家戰(zhàn)略,構建多層次、多向性和多元化的產(chǎn)品線,主題出版呈現(xiàn)數(shù)量、質(zhì)量和效益攀新高態(tài)勢
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大力推進下,我國出版機構積極主動對接國家戰(zhàn)略,有力推動主題出版發(fā)展。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年組織的主題出版申報活動中,主題出版選題申報數(shù)量明顯增加。2012年,全國出版單位報送主題出版選題1608種,2013年2190種,2014年3373種,2015年4750種,每年增幅均在35%以上,甚至達到54%。2016年、2017年,在一個個重大事件的重要節(jié)點背景下,我國主題出版申報數(shù)量再攀新高。
十八大以來的主題出版,除選題數(shù)量明顯增加外,質(zhì)量和效益也邁上新臺階,呈現(xiàn)常做常新、百花齊放的繁榮之勢。外文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在全球范圍內(nèi)引起熱烈反響,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成為國際社會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窗口、尋找中國問題答案的一把鑰匙。截至2017年8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以中、英、法、俄、阿等21個語種累計發(fā)行640多萬冊,發(fā)行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走進美國高端智庫、尼泊爾總統(tǒng)府,成為法蘭克福書展、倫敦國際書展的明星書。2017年10月30日,人民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和學習出版社共同推出的6種黨的十九大文件及學習輔導讀物在京首發(fā),深受讀者喜歡,截至2017年12月1日,相關讀物發(fā)行突破1億冊。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的背景下,主題出版如何推陳出新,再出佳作,是出版單位共同探索的話題。筆者認為我國主題出版可從以下四方面進一步發(fā)力:深度化、生動化、市場化、國際化。
1.主題出版的深度化
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近年關于主題出版的通知中明確指出, “要把主題出版內(nèi)容建設放在第一位,要求突出價值導向,提高原創(chuàng)能力,推進內(nèi)容創(chuàng)新,反映亮點,解析難點,引導熱點,講究針對性、實效性,注重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不斷提高說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要把質(zhì)量放在第一位,要求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標準,不斷提高主題出版物的思想內(nèi)涵、學術價值、格調(diào)品位和藝術境界。要把出好書放在第一位,要求突出社會價值、社會效益,堅持正確出版導向,保證出版質(zhì)量,防止對中央精神和重大政策的誤解、誤導”。 主題出版要有深度,不能作為即時性的、一陣風的宣傳活動,而要講求效果,講求長遠影響力。做好主題出版的深度化工作,出版機構可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超前謀劃,精心策劃。時效性對主題出版極其重要。一方面,主題出版對圖書策劃周期性和計劃性要求很高,因為一旦熱點事件結束,事后再出版,效果與意義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每逢重大事件的宣傳紀念活動,主題出版選題往往會集中呈現(xiàn),出版機構要想讓自己的選題脫穎而出,第一時間搶占先機是有效辦法之一。要確保主題出版的時效性,出版機構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極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要有高度的責任感。
(2)權威作者,原創(chuàng)解讀。重量級作者的權威解讀是主題出版成功的重要因素。分析近年主題出版入圍作品,大部分作者都是某個方向的頂尖級專家。出版社可與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和科研機構保持聯(lián)系,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機制,更新動態(tài),掌握信息, 確保主題出版物的權威性、學術性和及時性。
(3)準確定位,深度挖掘。主題出版要在胸懷大局、把握大勢和著眼大事的前提下,找準切入點,深入挖掘,選題要追求質(zhì)量,講究深度。此外,出版機構可在主題出版的系列化開發(fā)和連續(xù)出版工作上下功夫。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聯(lián)合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毛澤東》,采用問答體的行文方式,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新的了解偉人的角度。該書稿不僅內(nèi)容質(zhì)量上乘,而且在形式上也多有創(chuàng)新,收錄了毛澤東各時期的大量珍貴照片,精心繪制配圖,錄制音頻,做到可觀、可閱、可聽和可讀。該書出版后獲得市場好評,榮獲第十四屆精神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等多個獎項。該社隨后開發(fā)的系列化圖書《偉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讀馬克思》《偉大也要有人懂:小目標 大目標 中國共產(chǎn)黨一路走來》亦廣獲好評,向美國等多個國家輸出了版權。
2.主題出版的生動化
主題出版物在內(nèi)容上要深刻把握和傳達時代精神,在表達上要有血有肉,做到有意義和有趣的有機結合。這方面的成功案例已不鮮見,《馬克思靠譜》一書就是典型。
2017年,《馬克思靠譜》(東方出版社)一夜爆紅,從書名、封面至內(nèi)容圖文都成為當時熱點?!督裹c訪談》曾評價,“這本書的學術顧問都是國內(nèi)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權威,而其創(chuàng)作團隊是80后。這本書形式新穎、語態(tài)年輕,從2016年6月出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銷售了10萬多冊,得到了大批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喜愛”。分析這本書成功的原因,以下兩點至關重要,即形式活潑、表達通俗。
在圖書出版前,《馬克思靠譜》編寫組對受眾(80后、90后)的閱讀習慣、興趣愛好、價值觀、知識儲備和信息獲取渠道等方面進行詳盡調(diào)查,運用相關調(diào)查結果指導圖書的策劃編輯過程。該書生動講述了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吸引了年輕人的眼球。書中大量運用“黑矮富平”“白富美貴”“微信群”“朋友圈”等現(xiàn)代流行詞語,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書名大膽啟用“靠譜”一詞,馬克思理論是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肯定是靠譜的,出版社從此書受眾特征考慮,在表達上做大膽探索,用讀者群的流行口語化詞匯 “靠譜”一詞作為書名,使得嚴肅內(nèi)容通俗化,這種接地氣的表達深得讀者認可。
3.主題出版的市場化
主題出版是責任,同時也是市場。在主題出版的發(fā)行過程中,資源整合式的立體營銷作用不可低估。
(1)多方位、立體化造勢策略。媒體的宣傳報道對圖書的銷量有直線拉升作用,面對一個重大主題事件,不同媒介有不一樣的宣傳特點與效果。在主題出版工作中,出版機構可打破界限,融合廣播、電視、報紙、期刊和網(wǎng)絡等不同媒介資源,實施多媒體宣傳造勢工作,形成出版主題被多種媒介共同關注的發(fā)散效應,以擴大主題出版活動的影響面和傳播力。
(2)多元化、多途徑的銷售策略。出版機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新華書店、民營書店及黨政系統(tǒng)征訂銷售三管齊下;把一些重點項目列入農(nóng)家書屋采購、圖書館館配用書目錄和中小學閱讀推薦書目等;結合全民閱讀活動,舉辦各類圖書推廣活動,包括圖書捐贈、主題征文征圖和演講比賽等活動,借助B2C的銷售模式爭取銷量;另外,以書博會、圖書訂貨會和貿(mào)易洽談會等大型展會為宣傳平臺,加強主題出版物的圖書宣傳推廣,邀請名人名家進行現(xiàn)場簽售,以擴大主題圖書的影響力,提升銷量。
(3)創(chuàng)新載體,創(chuàng)新營銷方式,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擴大影響力。人民出版社開發(fā)的黨員小書包APP將傳統(tǒng)出版資源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有機融合,為黨員量身打造學習方案,精準推送學習內(nèi)容,按需提供個性化服務,有效推動黨建工作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結合,同時有力帶動了該社相應紙質(zhì)圖書的銷售。
4.主題出版的國際化
主題出版天然具備彰顯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屬性。對國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關注并及時回應,發(fā)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解讀,闡釋中國立場,是主題出版在國際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價值。
對主題出版的國際化,上海人民出版社積累了成功的經(jīng)驗。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模式”成為國際學界、理論界熱議的話題。上海人民出版社抓住熱點,相繼推出《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對“中國模式”進行系統(tǒng)權威的解讀,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有力支撐。這三本書被很多專家譽為“中國三部曲”,目前累計銷量超百萬冊。該社趁熱打鐵,在“中國三部曲”熱銷之際,向世界發(fā)出中國聲音。在2017年8月第15屆北京國際圖書節(jié)上,上海人民出版社邀請埃及著名漢學家、作家、出版人艾哈邁德·賽義德作為讀書形象大使,向讀者推薦《中國震撼》一書,使該系列圖書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新臺階。與此同時,該社將“中國三部曲”翻譯成多種語言,向海外推廣,成功輸出《中國震撼》《中國觸動》和《中國超越》作品的多個語種、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版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主題出版圖書在世界各地日漸升溫。但由于國別關系,中國的話語體系、表達方式與其他國家存在差異,純粹的翻譯出版工程不能完全適應國外讀者的閱讀需求,一些圖書在輸出版權后,在當?shù)卦庥鏊敛环膯栴}。針對此種情況,2016年10月,“絲路書香”工程正式啟動了“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該項目主要邀請漢學家和學者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中國,書寫自己在中國經(jīng)歷的感人故事。這種模式也成為主題出版國際化的重要方式,成為國外讀者了解中國的一種新途徑。中國出版集團、中信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都在探討邀請海外漢學家、暢銷書作家和知名作家創(chuàng)作各自中國故事的模式,此點值得廣大出版同人借鑒。
|參考文獻|
[1]孫海悅.盤點2017出版關鍵詞[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12-18.
[2]周慧琳.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主題出版工作[J].出版參考,2017(1).
[3]范軍.主題出版的“意義”與“意思” [J].出版科學,2017(3).
[4]胡艷紅,回應時代課題,創(chuàng)新主題出版——關于我國主題出版的發(fā)展與思考[J].出版廣角,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