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瑛
金庸先生在北大演講時,曾講過三次“班門弄斧”的故事。
金庸去浙江紹興蘭亭鎮(zhèn)王羲之的園林住所參觀時,當?shù)厝耸⑶檠埶诖祟}字留念,他忙推辭說:“這是書圣王羲之的故鄉(xiāng),我怎敢題字?!迸笥褎袼f一生難得幾回游,此別蘭亭何時還。他想在書圣故鄉(xiāng)寫字確實機會難得,只有獻丑了。當?shù)厝苏\心誠意地拿出早已備好的文房四寶,他見卻之不恭只好寫下“班門弄斧,蘭亭揮毫”。后來他去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游玩時,當?shù)厝搜埶}詩留念,他誠惶誠恐謝絕說:“這是詩圣杜甫的故鄉(xiāng),我怎敢題詩?!迸笥褎袼f浪漫主義何不為現(xiàn)實主義潤點色,他想起蘭亭寫字的經歷心有余悸。當?shù)厝藚s真心實意地擺好筆墨紙硯,他又只好寫下“班門弄斧,蘭亭揮毫,草堂賦詩……”最后一句卻苦思良久而不得。“今天我來北大演講,終于有了第四句,北大講學。”此語一出,即刻引起在場師生雷鳴般的掌聲,金庸先生三次巧妙的“班門弄斧”折服了所有人。
“班門弄斧”不可怕,可怕的是“班門”前無力“弄斧”,沒有實力只能夸夸其談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