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奇
某人請客,見還有客人未到,他就隨口一說:“該來的沒來。”聞此,便有已來的客人多心,以為自己不受歡迎,就借故離開。見此,情急中的請客者又道:“不該走的又走了!”聽到這話,客人們隨即都拂袖而去。這雖是一個笑話,卻啟示我們,如果說話時考慮不周,就有可能誤傷他人。那么,話該怎樣說,才不誤傷人呢?
在中國籃球協(xié)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當選為新一任籃協(xié)主席后,有記者提出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你認為,目前中國籃球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考慮到實話實說會得罪一幫同僚及前任領(lǐng)導,躲閃回避又會讓自己的支持者感到失望,于是他停頓片刻后,便機智地將時間前移,說:“2004年,哈里斯執(zhí)教中國男籃的時候,他曾問過我類似問題,我告訴他:中國籃球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最大問題,但到處都是問題。今天,我還想說同樣的話?!边@個回答讓現(xiàn)場所有人都嘆服不已。
哈里斯率隊挺進雅典奧運會8強是中國籃球的光輝時刻,姚明當時是球隊核心。明乎此,也就知道了姚明設(shè)置這個前提,是用以顯現(xiàn)此前領(lǐng)導及籃球人所取得的不俗成績;在此基礎(chǔ)上,他再指出客觀存在的問題——既然“到處都是問題”,自己這個核心便也難脫干系,也就是說,責任不屬某個人,而是大家的。如此滴水不漏,自讓人佩服其口才。
《南方周末》記者問作家畢飛宇:“您認為,莫泊桑的《項鏈》批判的不是金錢、資本和西方,而是人類頑固的、不可治愈的奢侈沖動;到底是中學老師講的對,還是你講的對?”畢飛宇認真道:“第一,中學課堂上要聽老師的,老師所說有它的合理性,也許就是普遍性。第二,我是在高校,它的開放程度不一樣,分析方式也不一樣,我們不能滿足于普遍性。第三,我只是打開了另一扇暗門而已,從這個暗門出發(fā),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小院子,這當然是好事;但是對中學生來說,大門才是主要的,而不是暗門?!币环捳f得記者點頭稱是。
對記者“非此即彼”的問題,若按二元思維回答,則只能是或否定自己,或得罪他人;可畢飛宇卻將言說和接受對象區(qū)分開來,在中學和大學兩個層面上進行分析說理,不僅于此,他還借“大門”“暗門”之喻以強調(diào)對方的主導地位。如此一來,既可得“是己而不非人”之兩全其美,又在顯現(xiàn)謙遜的同時抬高了對方,確實是高明之極。
范冰冰在視頻直播中與粉絲互動時,有網(wǎng)友提出尖銳問題:“時下,很多明星整容已不是什么新聞了。請問,你整過容嗎?”聞此,她笑道:“我覺得我這輩子都不需要整容了,因為,我爸媽把我生得還挺順眼的,為此,我對老爸老媽連感謝都來不及,又怎么會在他們給我的身體上動刀子呢?”說罷這些后,她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于是又補上一句:“不過,話又得說回來,如果我的長相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說不定也會出現(xiàn)整容的想法,雖然我打小就非常怕痛。”這番得體的回答,贏得了網(wǎng)友點贊。
面對是否整過容之問,范冰冰先是擺事實,講道理,于坦誠中顯露出對自己長相的自信。雖這個回答已非常到位,但由于問題中涉及整容明星,若就此打住,自給人以二者對立之感;于是,她又從反面假設(shè),以“怕痛也會去整容”來淡化差異,消解此前的對立。如此這般,在傳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常理的同時,亦表明了一種友善態(tài)度。
一次金鷹獎“主持人盛典”,組委會特別設(shè)置了場外觀眾提問環(huán)節(jié)。第一個電話接通后,傳來問題是:“我最喜歡主持人撒貝寧。請問,您最喜歡什么樣的女主持人?”聞此,小撒一本正經(jīng):“我喜歡的女主持人,沒有特別的個人。我覺得她應該有朱軍一樣的聲音,白巖松一樣的睿智,崔永元一樣的幽默,但不要有孟非的發(fā)型和李詠的長相。”就在人們樂不可支時,他又補充道:“其實我最喜歡的主持人,沒有標準答案。但我想為臺下坐著的沈力老師鼓掌?!贝苏Z一出,臺下頓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若直說“最喜歡”某人,自會得罪諸多在場的女主持人,于是,撒貝寧便先拿朱軍等人的優(yōu)長、孟非李詠的欠缺,從正反兩方面為“喜歡的女主持人”幽默畫像,再舉出其中的代表予以特別稱頌。由于對德高望重的沈力老師也沒有明言最喜歡,再加之這番亦莊亦諧的話語,既有虛實相生之關(guān),又見圓融得體之智,能贏得熱烈掌聲自是一種必然。
央視二套一期《對話》節(jié)目中,為活躍氣氛,主持人陳偉鴻便有意給騰訊董事會主席、微信運營商馬化騰挖坑:“現(xiàn)在的微信已經(jīng)這么火,您還會發(fā)短信嗎?”面對一片笑聲,馬化騰一臉從容道:“剛才,主持人偉鴻老師嘗試加我的微信,可掃碼后,我卻沒有發(fā)現(xiàn)信息,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這里的網(wǎng)絡(luò)不通暢。毫無疑問,是今天在座的人太多了,把信息通道全部都占用了。在這個時候,實際上短信還是很可靠的。所以,不同的產(chǎn)品在不同的場合,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此語一出,掌聲四起。
時下,短信已淪為驗證碼收件箱,人們基本上不用。如果馬化騰實話實說,移動等運營商肯定不會高興。于是,他便機智地就地取材,巧設(shè)一個事實前提來表明短信仍有其存在的價值。由于這番妙語既不違客觀事實,又給人以褒揚短信之感。因此,馬化騰化解問題的能力令人稱贊。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