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次晚餐因其浸透了他家祖孫三代數(shù)十年在異國他鄉(xiāng)艱難生活的辛酸史和回歸祖國的平安幸福感,至今記憶猶新。
關鍵詞:晚餐;祖國;邊防軍人
那是1980年5月的一天,位于中越邊境的南溪河畔,難民生活區(qū)的裊裊炊煙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顯得十分悠揚、寧靜。我們分區(qū)邊境情報工作組一行三人突然被一個“難民”執(zhí)意要請去他家吃晚飯。
素不相識,無親無故,緣何要請吃飯?我們都敏感地心生疑問:莫非是越南隱藏的臥底、派來的特工,想了解我軍情報,又要襲擊、騷擾我邊防部隊和邊境居民?在相互推讓之際,秦干事(當?shù)匚溲b部的同志)悄悄告訴我們,他也是貴州人,要認老鄉(xiāng)。
這個生活區(qū)沿公路兩側而建,雖然都是以竹材為主材搭建的簡易房,但布局合理,整齊而有序,一戶一小棟,這是我國政府特意為戰(zhàn)前被越南驅趕過來的華人華僑搭建的臨時過渡房。
在他和秦干事的引領下,剛圍坐在如麻將桌大小的四方桌前,女主人就把事先特意烹制好的菜肴恭恭敬敬地擺放在凈如鏡面的桌子上。菜肴雖然簡單,看得出也是傾其所有了,一大缽云豆燉豬腳,一盤花生米和其余幾個家常小菜。
據(jù)秦干事介紹,那男主人姓王,名叫王偉才,是貴州都勻的苗族人。
待坐定后,男主人便熱情地招呼我們開始晚餐。那言情溢表就像西藏的翻身農(nóng)奴。他說是他爺爺輩就背井離鄉(xiāng),流浪他國艱難生活的。他爺爺是趕馬幫的,為經(jīng)商的商人服務,少年時就隨商人沿茶馬古道經(jīng)云南逐步達到越南的。其實,當年他爺爺并不知道那是越南,是胡志明任主席后,政府對生活在當?shù)氐娜A人華僑十分友好,他們一家以小農(nóng)產(chǎn)品經(jīng)營銷售為生,談不上富足卻也能勉強度日。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越南政府開始處處為難華人華僑,尤其是1977年至1978年間,幾乎達到了殘暴的程度,不僅強制性的取締經(jīng)營銷售資格,還蓄意破壞房屋、居所,甚至暴力驅趕,迫使我們流離失所……
講到這,他已幾度出現(xiàn)語塞,眼里也滾動出悲憤的淚滴。我們只好安慰道:你們受苦了,越南傀儡政府忘記在他們抗擊西方霸權侵略、爭取獨立解放中給予的物資上的援助和我中華兒女的入境參戰(zhàn),趕走美國侵略者,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不僅在我邊境一線掠奪財產(chǎn)、殘害邊民,甚至暴力驅趕你們長期生活在當?shù)氐娜A人華僑,實屬忘恩負義,孰忍孰不可忍,我們被迫進行了自衛(wèi)還擊,給予了應有的懲罰和教訓。
他連連點頭地說:打得好,就是該好好懲罰懲罰,教訓教訓,不識好歹的東西,有錢就是媽,這次知道了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現(xiàn)在好了,你們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政府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把你們安置在這里,雖然暫時條件還不夠滿意,甚至還有許多生活上的困難,但有我們邊防軍人在,至少不為安全擔憂了,相信通過政府的關懷和你們自身的辛勤努力,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是啊,我們已經(jīng)有兩代人沒在自己的祖國生活、居住了,對于我們的家鄉(xiāng),更是沒有記憶中的親人,聽秦干事說你們是貴州人,我們?nèi)叶继貏e激動,就像見到老祖宗一樣,一定要請你們到家坐坐。
那天的晚餐,足足3個多小時。臨別時,他緊緊握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愿放開,嘴里不停地說:感謝祖國,感謝你們這些邊防軍人!
作者簡介:
胡弟章,貴州省貴陽市,農(nóng)行貴州省分行內(nèi)控合規(gu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