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位于成都龍泉驛區(qū)石香爐附近的一處山頂?shù)囊婚g茅草屋里,66歲的楊廣早早起床,簡單吃上幾口早飯,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制作古琴。
楊廣老人說自己從小就愛好音樂,小學2年級自學做二胡,3年級自學做笛。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太古遺音”讓他對古琴著迷,從此開始了古琴研究。十年間,買書籍、看視頻、查資料,購買工具,楊廣老人從零學起制作古琴的方法,有時工具不全就自己琢磨著制作,到現(xiàn)在,他自己制作的制琴工具就有40多種。(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1. 楊廣手里捧著大小各異的刨子、鋸子、刻刀,在屋外的案板上“叮叮當當”地雕琢著古琴底面。
2. 楊廣肩上扛著制作古琴的木材穿梭在林中。
3. 楊廣自己制作的放大眼鏡。
4. 楊廣戴上自己做的放大眼鏡查看古琴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