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翮 納塔
春運,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背后承載的是中國人一年的辛勞、歸鄉(xiāng)的期盼和旅途的艱辛,是中國幾十年城鎮(zhèn)化進程背后所帶來的離鄉(xiāng)之夢,也是鄉(xiāng)愁之殤。
在面目未清的滾滾人流之中,每個人都是充滿故事的個體,而每個人的故事都有時代的烙印。
2016年春節(jié)前,湖北攝影師王翮在12306網(wǎng)站上已經(jīng)搶了一周的票。在從泰國的返程航班上他也在惦記這事兒,最終幸運地得到了一套和田碧芳同程的春運火車票。23歲的田碧芳是一個西部計劃志愿者,王翮決定跟著她從新疆趕回湖北老家恩施過年,需要穿越5省,換乘8次,共計4746公里。
這組圖片故事讓王翮收獲了自己人生第一個POYi(全球年度圖片獎)新聞圖片專題類銅獎。POYi也是新聞攝影領(lǐng)域最知名以及歷史最悠久的獎項之一,在新聞攝影領(lǐng)域的影響力毫不遜于最著名的荷賽。
為了拍攝田碧芳的歸鄉(xiāng)路,我先飛到了新疆博爾塔拉,航班中途經(jīng)停烏魯術(shù)齊。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到新疆,轉(zhuǎn)機途中,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冷讓呼出氣體都凝固了。
初識田碧芳,她給人的印象很樸實,這也是恩施土家族妹子的特征。寒暄時我發(fā)現(xiàn),她行里箱中塞滿了新疆特產(chǎn)的干果和糖,都是送給家鄉(xiāng)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溢于言表。
我隨著田碧芳踏上了回家的列車。T206是從伊犁開往上海的普客。她為j有錢買的是硬座票,擁擠的車廂里充滿各種方言。列車行駛了兩天兩夜抵達鄭州站,我們在這里換乘Z4189次去武昌站的列車。其間我想請?zhí)锉谭汲砸活D快餐炸雞,但被她拒絕了,“從小在山村長大,吃不慣這些?!彼龔淖x大學開始就沒向家里要過錢,除了每年的助學金和獎學金,還會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賺錢。
鄭州到武昌的Z4189次列車,我買到的座位與田碧芳的在不同車廂。找到田碧芳鄰座的一個姑娘跟我換個座兒?!叭颂辔野岵粍舆@個。”姑娘無奈指了指行李架那個碩大的行李箱,擺了擺手。我二話沒說,“姑娘跟我走”,井用腦袋頂著巨大行李箱,在擁擠車廂里一點點挪著步子。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的游子歸家的艱辛。順利換好位置,田碧芳有些因意,列車抵達駐馬店后下了很多人,原本擁擠的車廂變得空空蕩蕩。她也放松下來,舒展了一下牙體進入了夢鄉(xiāng),而此時列車離湖北也越來越近了。
進入潮北境內(nèi),田碧芳育些興奮,似乎聞到了家的氣息。雖然出身偏遠山村,但她去過不少地方。每年暑假,她都會去喜歡的城市打工。她在福州一家電子廠LED燈流水線做過安裝工;在浙江溫州一家鞋廠做過普工;在浙江義烏一家箱包廠干過活,甚至還在武漢一家食品店做過臨時工。
在武昌火車站換乘去恩施的火車,臥鋪車廂里我又麻煩一位大哥換了位置。躺到了田碧芳的斜上鋪后抓拍到她與老鄉(xiāng)之間的交流。列車西去,晃蕩了一夜。
達到恩施站是清晨6點。沒有喘息的機會,我們又坐上去來鳳縣的巴士。達到來鳳縣已經(jīng)是上午9點了。田碧芳在縣城拜訪了一位親友后按看要去參加同學的婚禮。我跟著她吃了次鄉(xiāng)村喜酒的流水席。酒席散后,驅(qū)車兩小時才來到田碧芳的家鄉(xiāng)——來鳳縣舊司鄉(xiāng)核桃灣村山腳下,離她家還剩下十幾里山路了。
歷經(jīng)83小時,換乘8次,經(jīng)新疆、甘肅、陜西、河南、湖北5省……山頂那個恍惚的燈光越來越近,那個山間農(nóng)舍就是田碧芳的家,田碧芳的回家路走了4746公里。她說:“路雖然遠,但走出去看世界很值得,回家見到家人也很值得?!奔胰嗽缫褌浜脽岵?,飄香四溢的火腿肉,在屋中彌漫。原本這深山中居住著一百多位村民,由于退耕還林和政府援助,許多村民陸續(xù)搬出大山,如今山坳里只居住了三戶人家。
“我家的安置房快修好了,這是在老屋里度過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p>
你覺得這組作品為何會打動POYi的評委?
王翮:在拍完最后一張照片時我感到一些失落。回想自己拍攝照片,希望自己的這組作品能呈現(xiàn)出一種沒有那么熱烈,而是含蓄地藏在心底卻能跨越一切距離的親情。這可能也是打動POYi評委的原因。
你是如何準備拍攝這個“命題作業(yè)”的?
王翮:2016年歲末接到騰訊圖片欄目《中國人的一天》在春運期間發(fā)起的“回家路”故事報道拍攝任務(wù)。其中最重要的準備是能夠買到跟她臨近座位的車票。接到這個選題的時候,她已經(jīng)買了車票。我關(guān)注12306一周后,很幸運搶到同車次的火車票。
你從報社記者轉(zhuǎn)型為獨立攝影師之后,工作狀態(tài)和模式是怎樣的?
王翮:在報社做攝影記者8年半,現(xiàn)在做自由攝影師兩年半,我給自己買足了社會保險和商業(yè)保險,有時也會接一些公關(guān)攝影工作,畢竟生存為上?,F(xiàn)在我可以比較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內(nèi)容,其中之一就是繼續(xù)拍攝圖片故事,深度圖片故事依然會被各類平臺當作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對攝影師的專業(yè)度要求非常高。
對于獨立報道攝影師,你有什么經(jīng)驗分享?
王翮:其實報道攝影是攝影領(lǐng)域一個很小的分支,但歷史是在發(fā)展中的,我覺得對于一名攝影師,“為人民留影,為百姓寫真”這句話聽起來需要拍攝者去尋找、抓住多么宏大的題材。但往往,真實的情感表達,瑣碎的生活片段所給予攝影師的機會更多。
關(guān)于參與國際性攝影比賽,你有什么經(jīng)驗想分享?
王翮:細節(jié)上都自己處理,投稿作品的圖片編輯工作也自己完成,這些都是獨立攝影師應(yīng)該具備的能力,同時也是自己的小樂趣。至于POYi,我覺得相比荷賽其更“美式”。中國攝影師參加POYi的比較少,一方面荷賽的份量在中國業(yè)界根深蒂固,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POYi要通過信用卡支付50美元參賽費?!?/p>
這組作品是否留有遺憾?
王翮:有一點略為可惜。在投稿之前,POYi需要攝影師對自己的組圖進行一個完整的概括式總結(jié),當時我提交的總結(jié)有一點忽略了:國外評委可能不會深層次理解“春運”兩個字對中國人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情懷。如果當時我能就這方面加以描寫,這組照片可能會得到一個更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