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昀輝
近些年來,隨著教學體系的深入改革,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從總體現(xiàn)狀看,由于中職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且教學方法還缺乏適應性,教學質量有待提高,導致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诖?,就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手段,并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更加的高效、科學,為學生專業(yè)課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1 前言
中職機械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較多,且抽象、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喪失興趣,積極性較差,學習效率低下。因此,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實踐性,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通過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得到實踐能力的提升,以滿足未來崗位要求。
2 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現(xiàn)實意義
從中職院校的機械基礎專業(yè)教材結構看,其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化,學生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難度,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同時,在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導致教學效果較差。加之,由于中職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其抗挫能力差、專業(yè)基礎薄弱,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很難專注的投入到專業(yè)課程學習中來,因此,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的局面,導致其喪失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學會反思、探究。中職機械基礎課程的實踐性較強,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實操能力,能夠全面掌握機械基礎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通過實訓深化知識體系,具備較強綜合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提升其參與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索、積極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率,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技能。
3 中職機械基礎課程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
3.1 以設問形式提升學生參與度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課堂學習過程中來,教師就需要采用設問形式,來引領整個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問題的創(chuàng)設不可脫離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且要具有一定的引導性、啟發(fā)性,開啟學生的智力,調動其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內化知識點。例如:在“機械傳動裝置”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試著分析機械傳動基本原理,并設置問題情境,以汽車模型為切入點,讓學生回答汽車零配件,包括引擎、變速箱之間的關系。且問題的導入要由淺入深,讓學生先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展示,最后由老師進行點評,對學生存在的認知偏差予以糾正,讓學生深刻理解課堂知識,提升學習效率。
3.2 以多媒體技術增添教學活力
教師要整合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來豐富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從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看,兩者均融合了圖形、聲音、文字、視頻等,讓原本生硬、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的生動、直觀、形象,并將重難點知識予以簡化,便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例如:在“間歇運動機構”教學時,教師可利用CAI演示,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曲柄搖桿機構特征、運動特征,了解運動構件急回特性以及死點位置,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拓寬其知識面,增強整體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開放、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高效學習。
3.3 以理實一體化提升崗位認知
正是由于機械基礎課程的理論教學比重較大,而實訓課程相對較少,導致學習乏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學以致用,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于實踐中來,就需要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分組合作等形式,來加深學生對崗位的認知,更好的參與到理論與實訓課程的學習中來。其中,校企合作就是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學生深入機械車間進行實地觀察、實地體驗,以便更好的掌握機械工程相關原理;而分組合作需要由老師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并發(fā)布教學任務,以任務驅動為主線,在過程中貫穿小組協(xié)作、自主探究,借助虛擬仿真、動畫演示等多種,從而實現(xiàn)做中學、做中教,讓學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實操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職業(yè)技能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在小組合作中,以不同個體特征的學生進行分組合作,且小組間存在競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穩(wěn)步促進中實現(xiàn)了共同提高。
3.4 以科學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熱情
科學的評價機制,不僅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分析,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以便調整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效果,而且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讓其對自身的學習狀況有清楚的認識,針對性的學習,以全面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科學評價,并注重其綜合發(fā)展,通過每一階段教學信息反饋,來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操能力。在教學評價中,可通過課前、課后評價,學生自評、互評模式,來客觀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另外,教師也可利用教學平臺的評價模塊,對學生的理論成績、實訓過程進行全過程的評價,并結合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狀況、學習效果等,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進行中肯評價,以鼓勵學生,幫助其樹立學習的信心,讓其更加專注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
4 結束語
為了適應當前人才培養(yǎng)計劃,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學校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并豐富教學手段,以理實一體化為主線,并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主動、自覺的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為未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核工業(yè)南昌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