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
一、教材名稱
誦勵志警句、品感恩的心、培養(yǎng)好習慣
二、教材內容
每月的名言警句、感恩故事、習慣的養(yǎng)成三方面相互依存,緊密相連,分年級每月都圍繞一個主題——好習慣的養(yǎng)成來設計。而且各年段隨著年段的增長逐步鞏固好習慣。
三、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習慣 立志成才 心懷感恩 健康成長”為主題,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開發(fā)“誦勵志警句、品感恩的心、培養(yǎng)好習慣”為內容的校本教材。
四、教材內涵
把開發(fā)“三個一”養(yǎng)成良好習慣方面的校本課程作為德育新品牌活動,關注孩子的好習慣養(yǎng)成,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五、活動理念
以守則內容強化養(yǎng)成,以文化影響習慣,激勵學生在感恩和勵志中有效學習,在激情與夢想中快樂成長;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六、創(chuàng)建目標
以落實守則養(yǎng)成教育為切入點,將文化浸潤與德育樹人結合起來,形成特色德育活動,打造“三個一”工程養(yǎng)成教育品牌,重構學校德育新體系。培養(yǎng)健康、文雅、好學、誠信的八小少年。
七、主要舉措
(一)加強養(yǎng)成教育隊伍建設
1.完善學校、年級、班級網(wǎng)格化管理模式
2.啟動“人人都是落實守則的德育工作者”工程
3.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強化學生自主管理
(二)堅持常規(guī)教育
1.發(fā)揮國旗下講話、日常檢查、百分評比這一養(yǎng)成教育陣地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熏陶、激勵、內化
2.學校結合法定節(jié)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紀念日,制定主題性德育活動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組織系列主題活動,著力擴大德育內涵,提高工作實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習慣
3.將《小學生守則》落實到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
(三)強化習慣養(yǎng)成
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等入手,開展養(yǎng)成教育系列活動。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五)開展感恩教育
(六)開展“大閱讀活動”
(七)形成家校共建和諧局面
(八)形成一套科學評價機制
八、具體做法
1.每位學生每天掌握一個勵志名言警句,與守則對號入座
要求:
A、以班級為單位,通過讀書活動、課外作業(yè)、班級板報等,發(fā)動學生收集整理有積極意義和思想內容的格言警句,背誦并且記錄在記錄本上,以此鞭策學生的行為、提升學生道德修養(yǎng)。
B、班級成立學習小組,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也可以收集名人名言,每組每天匯報自己小組所選的勵志警句,并說明你選的原因、教育意義等,班級評出一條最佳警句作為今天的背誦警句,要求每班對收集的警句作好記錄,認真填寫人手一本“我的勵志警句”小冊子,每班按學號由一號學生開始每天將選好的勵志警句工整的寫在黑板的右上角,在第一節(jié)課前一分鐘將含義講解給全班的同學,班級的其他學生利用一天的閑暇時間記憶,放學離校的時候,還是由該負責同學在門口驗收每位學生的掌握情況。
C、每周一安排一個班級的一個同學在國旗下介紹上一周本班級記憶學習的名言勵志警句和感受。
D、學校在每個月底進行一次檢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公布。評出背“勵志警句小標兵”。(各校發(fā)獎狀)
E、每學期每個學生寫出一篇“勵志名言”讀書體會。上交中心校2篇,其余本校留存。
2.每周講述一個感恩故事與守則相呼應
要求:
A、以感恩教育為主體,在開展為父母做家務,幫老師和同學做事情,為社會作奉獻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班級、在學校、或是社會上家庭里尋找感恩故事,同樣要求每位學生將每周收集的感恩故事記錄在記錄本上。
B、班級感恩時段:每周利用“大閱讀”時間,各班級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輪流把感恩故事在班級講給同學們聽,使大家都受到教育。同時其他的同學將這個感恩故事寫在自己的記錄本上;每學期要有一次主題班會以感恩為話題。
C、學校感恩時段:學校把周一“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時間作為“感恩時空” 節(jié)目,將本周匯集上來的最感人的感恩故事在全校的范圍做宣講,互通有無,達到感動學生教育學生的目的;每學期學校要適時組織一次感恩故事演講比賽。
E、每學期每個學生要寫出一篇“感恩故事”讀書體會。上交中心校兩篇,其余本校留存。
3.每月訓練一個好習慣與守則牽手
好習慣是訓練出來的,為此我們每月的養(yǎng)成好習慣活動的關鍵是通過樹立榜樣示范、通過訓練強化、通過檢查督促、通過表獎使好習慣延續(xù)持之以恒。
4.每位班主任每周對“三個一”進行指導與閱讀,尤其要關注“感恩語錄”與“心靈感悟”隨時了解學生的情感
5.利用班隊會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評估
6.假期中教師和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三個一”
7.每學期所有教師針對學生習慣養(yǎng)成書寫一份案例
九、校本課程開發(fā)將取得的效果
一是避免了學校、教師、學生 枯燥無味落實守則的現(xiàn)象。
二是這些勵志警句和感恩故事在如何做人和處事方面給學生提供了有益的人生經(jīng)驗,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意志品質、心理狀態(tài)、生活習慣、身體形態(tài)、生理機能、健康狀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予了有力的糾正,讓學生明辨是非,重新認識了自我,做到了逐步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三是家校聯(lián)動,形成教育合力,開辦家長學校,注重家校溝通。每年新生入學,學校都要給家長開辦一次培訓班,聘請有經(jīng)驗的教師或專家進行《新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的講座。每學期,學校都要開展“千名教師進萬家”的活動,要求教師走訪學生家庭。
總之,通過開展落實守則誦勵志警句、品感恩的心、培養(yǎng)好習慣校本課程落實《守則》的開發(fā)活動,使全鎮(zhèn)小學生樹立一個自我激勵、健康成長的理想目標,初步培養(yǎng)了一種誠實守信、感恩社會的良好思想品質,養(yǎng)成了多種良好行為習慣。我校要邊實踐、邊研究、邊調整、邊提升,不斷探索結合實際利用好校本課程落實守則,開展好各種德育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健康、文雅、好學、誠信的八小少年,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