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京
一、用愛的正面教育,輕松應對寶寶入園焦慮
當?shù)谝豢|秋風吹著微微發(fā)黃的銀杏樹葉的時候,許多的家長和教師又要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了!對于教師來說“分離焦慮”四個字并不陌生,但對于家長來說,只有在寶寶初入園的時候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這四個字概念。九月初的時候每天都會看到家長不放心的要老師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寶寶。還有一些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不停的哭鬧不愿意來幼兒園,就會覺得是老師對孩子不好,把孩子所產(chǎn)生的分離焦慮全部怪在教師的身上。其實,孩子由家里熟悉的環(huán)境來到幼兒園相對陌生的環(huán)境是產(chǎn)生害怕沒安全感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那么應對幼兒分離焦慮不僅僅是教師的事情,其實更多的是需要家長來幫助幼兒減輕分離焦慮從而用最快的速度度過分離焦慮期。
二、用愛的包容,讓個別幼兒展開天使的翅膀。
我班有個小朋友總是打其他小朋友,一天在活動區(qū)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尖叫聲,接著便是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告狀聲:申老師,趙天澤又打人了。申老師,趙天澤把杜海鑫打哭了。我趕忙走到杜海鑫旁邊,看著他的額頭被打出一個拳頭大小的包,加上昨天午睡被趙天則咬在左臉上一圈深深的牙印,我仿佛遭到五雷轟頂,心中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再看看趙天則低著頭用手捂著臉,兩只大眼睛恐懼的看著我……讓我此時的怒氣變成了不知所措……
就在前一天午睡的時候,趙天則在熟睡的杜海鑫臉上深深的咬了一口。半張臉的牙印深的讓人看了都觸目驚心。想著今早杜海鑫奶奶不放心的犀利的言語,我這心里就堵的頭不過氣來。好不容易讓她放心的把孩子留下,誰想到上午有被打了,而且還是被趙天則打了,真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
我想,幾乎每位幼兒教師都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吧!但是 像這樣嚴重的我還真是第一次遇到!由于是剛開學不久有加上事情影響大,我班還在園大會上受到了批評。于是,來自園里和家長的壓力讓我們?nèi)荒贻p教師有著說不出來的無助!孩子之間難免會發(fā)生爭執(zhí),在趙天則咬傷杜海鑫后,我們將兩位小朋友的作為分開了,同時也對趙天則進行了適度的引導。無奈趙天則又把其打傷!有了這么深的教訓,當天劉老師一直留心趙天則,生怕再出現(xiàn)什么意外狀況??删褪窃诶蠋熒磉叄陔x園時又咬傷了另外一名小朋友。劉老師說:當時有一種被氣暈的感覺。這樣可怕的意外讓我怎是一個愁字了得?
愁歸愁,事情還是要積極面對!從以前帶過趙天則的魏老師那里了解到,他在小班的時候就經(jīng)常打小朋友,造就有許多的家長不滿了!聽了這些,我反思了自己的過失,在接班的時候沒有熟悉一下孩子的情況,若早些了解也不至于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小班的時候,由于趙天則年齡偏小,還處于口/手和腳的敏感期。他會用口手腳探索世界,認識事物,探索的范圍當然會包括他人的身體。于是出現(xiàn)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現(xiàn)用沖擊身體的動作代替。
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中班了,慢慢懂得事情也多了些,還總是這樣出現(xiàn)打人的情況,就要深層次的探究打人的原因,消除根源。所以,我要先從他父母身上,家庭環(huán)境中尋找問題的起因。在和趙天澤的父親交流后,我了解到趙天澤還有一個小妹妹。他很不喜歡這個妹妹,每次媽媽抱著喂奶的時候他都會說肚子疼,還總說要把小妹妹扔到垃圾桶里。是父母因為照顧小妹妹而無意的忽略了他,又加上要忙于工作而很少與孩子交流。缺少愛的孩子,往往會發(fā)展為兩種傾向,一種是封閉自己內(nèi)在的需要,表面上顯得乖巧聽話。還有一種就是富于攻擊性,用暴力去保護自己去吸引他人的注意。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不能給孩子貼上:你是個壞孩子只會打人的標簽。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guān)愛多和他交流。當他感受到被愛之后,內(nèi)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處親社會的一面。如我讓他擔任小班長,讓他負責給植物角的植物澆水,幫小朋友放袖子,查看玩具是否按照標記放回家等。給了他關(guān)愛和注意,正面的表揚和鼓勵,他每天都會很主動的表現(xiàn)出美好的一面。雖然起初還會有打小朋友的情況,但在他每一次攻擊別人時,我都強調(diào)自己不要把負面的信息加進去!第一原則,淡化淡化再淡化!孩子天生愛嘗試重復那些能產(chǎn)生有趣,刺激的后果而引起他人注意的行為,正確的引導方法就是讓行為后果邊的毫無意義,他自然也就放棄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進行正面教育,就是揚長避短!強化他好的行為表現(xiàn)。
除了多給他關(guān)愛外,我還引導他與小朋友正確的交流方式。在遇到爭執(zhí)或是自己有需要時,能用適當?shù)姆绞脚c其他小朋友溝通。學會了這些方式方法也大大降低了沖突的幾率。我相信,生活會變成我們所想的那樣,所以,給孩子們愛,把孩子看成是天使,他們就會在我們面前展開天使的翅膀。
三、用愛讓幼兒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內(nèi)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認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來進行。我認為只有懂的愛的人才能知道感恩。感恩來自心理的滿足,來自于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于能夠促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少些恨,少些對抗,多些寬厚,多些友善,多些快樂,使人有積極地人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才會幸福。
無論是多么先進的教育途徑,“愛”永遠都是教育的基礎(chǔ),“愛”永遠都是最近的教育途徑、永遠都是一切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一點是不可置疑。
本文系“十三五”北京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7年度青年專項課題《在生活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愛的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編號:CCIA17149)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