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奎
如何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能興趣濃厚,動機明確的地融入到學習中,指引學生健康的成長,成才,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
1.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要敢于舍棄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威”,努力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如果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將會越來越高,探究問題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因此,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學生就會在愉悅的情緒中產生一種渴求學習的愿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該由學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識,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該由學生自己獲取的知識,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去獲取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思維受阻時,教師只作適當的提示和暗示,讓學生體會到所學會的知識是自己“發(fā)現”的,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使學生感生感受到探究學習的快樂,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2.要充分肯定、激勵學生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相信學生,注意放手讓他們去看、去聽、去想、去做、去探索,作學習、生活的主人。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體驗,促使其不斷超越自我,增強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在授課時,要充滿激情,教室的激情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把金鑰匙,在課堂上,不失時機地表揚學生,如:“你的思維很敏捷”,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這樣教師用激情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專心聽講,積極參與研討。當學生們正確做完作業(yè)或回答問題后,我就及時地加以肯定:“你真棒?!蓖瑫r又注意激勵學生:“有沒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有沒有比他們更好的?”學習動機在寬松、和諧又富有競爭和挑戰(zhàn)的氛圍中自然生成。讓學生真正得到從動機到實現的成功體驗。
二、實施啟發(fā)式教學,注重教學的情境性,激發(fā)認識興趣和求知欲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即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造成一種不協(xié)調、一種懸念,從而引發(fā)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愿望。創(chuàng)設情境要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師要從學生了解或熟悉的人、事、物等方面去引導學生,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真正的體驗取決于教學過程是否有生活情境性。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其途徑是多樣的,有角色朗讀、扮演,解決實際問題,制造、渲染氣氛等。在每節(jié)課中,我都激情地設置了情景,讓同學聯系生活經驗進行認知。這個學習過程,既豐富了學生知識的學習,又拓展了語文、數學學習的內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得到了深刻的情感體驗,對所學的內容以及所包含的內涵有了更深的感悟,是一次極為成功的情感體驗。動機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源頭不竭,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自我需要,成為有效學習。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求教師將教學組織成為輕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動。老師通過謎語、故事、歌訣、游戲、懸念等多種途徑,促成學生的自主參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想培養(yǎng)渴望學習的學生,教師就要運用與學生學習風格相吻合的多樣和教學技巧。當教學技巧順應學生的學習風格量,教師就會發(fā)現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改善和學習效率、學業(yè)成績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實地活動、小組計劃、接觸電腦和視聽資料的機會。講授在某些時候是可以接受的,但決不能將它作為主要的傳授工具。所以,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學習壓力,要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必要的輕松和快樂。
三、培養(yǎng)學生恰當的穩(wěn)定學習方式
1.小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表現在他對學習的行為方式上
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課后能及時消化知識內容,完成作業(y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和課后可以采取許多積極的、可行的有效措施,讓學生進入學習的角色,去體驗角色的內容和含義,使之態(tài)度恒定。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改革。根據實際,可以改變教材的順序,甚至改革教學內容,把握教學標高,采取多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融入課堂,寓教于樂之中。
2.教學是雙向互動的,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為基礎
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并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的關懷和鼓勵,這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反之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增長厭學情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用充滿感情,親切的語言,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用主動和富于啟發(fā)性的語言,鼓勵和應到學生思維,是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從可以達到的小目標開始,培養(yǎng)自我成功感,以培養(yǎng)直接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之初,確定小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可定得太高,應從努力可達到的目標開始。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取得一個小的成功,就進行獎賞,達到甚么目標,就給什么樣的獎勵。這樣通過漸次獎勵來鞏固自己的行為,有助于產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直接興趣。不斷的進步會提高學習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內將成績提高上去,有的同學往往努力學習一兩周,結果發(fā)現成績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從而厭惡學習。持之以恒地努力,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是實現大目標的開始。
4.用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是能鞏固知識,二是能修證知識,三是能帶來自我成功的喜悅情緒。這種喜悅情緒正式建立穩(wěn)定持久的興趣所必需的。用不斷地提問題保持學習興趣方法,當你為回答或解答一個問題而去讀書時,你的學習就帶有目的性,就有了興趣。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一開始你強迫自己詳細看下去,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會被吸引住。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結合當今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重點探討了以上三方面的小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的策略與方法,目的在于通過研究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動機,用于提高其學習效率,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