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尚擁
一、班級管理的含義
什么是班級管理?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觀點。有觀點認為“班級管理包括學校領導對班級的管理,又包括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還包括學生的自我管理”。西方有的國家把稱班級管理為“教室管理”,臺灣地區(qū)則稱為班級經營,認為“班級經營”除了包括“班級管理”的內涵外,也包括“班級活動開展”與“班級氣氛營造”,其內涵更符合教育要求。
我們認為,班級管理是指班級管理者為構建良好班級集體和實現班級工作目標,通過對學校及班級資源進行計劃、組織、指導、協調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活動。簡單地說,班級管理指班主任對全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勞動、生活等各項工作的管理。
二、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班級的功能缺乏正確的認識
我們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往往會因為過于注重事事務務的工作,而忽略了班級的各種要緊環(huán)節(jié),如班級的個性化功能、班級的滿足化功能、班級是一個多功能的載體和學生的自身的特點。
(二)班級管理中存在著專制性問題
一些有抱負的教師往往就被淪為了專制型老師,這種老師喜歡學生聽命于自己,對不服從者動輒發(fā)怒,他們的話就是指示、命令、強制、或者批評,威嚇和謾罵。無論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盡可能限制兒童的自由,讓他們跟著自己的思路走,管理與支配一切行為,不由自主地壓抑兒童的獨立思考或者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三)班主任工作方法簡單化
《中小學班級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提到,在班級管理中,以批評教育為主的占59%,以情感溝通為主的占19%,以實踐鍛煉法為主的占14.3%,以心理疏導法為主的占7.6%。可見在教育方法上,使用最多的仍是批評教育,而在現代社會中日益受到重視的心理疏導法卻較少使用。當前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不切實際和班級管理者沒有注重綜合各種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現象嚴重。
(四)管理觀念和能力需提高
目前,班級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這些問題:一是班級管理缺乏民主性,不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班主任從心理上班級工作沒必要讓學生參與。二是學生對教師和班級管理的滿意度不高。學生對班集體的不滿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教師的不滿意而引起的,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三、提高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對策
(一)注重家長聯系,搭建溝通平臺
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關注,形成教育合力。我們要善于通過校訊通、家訪、信訪、家長會等多種渠道,積極擴大宣傳,努力營照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家訪,了解小學生在家的真實表現,指導家長掌握教育小學生的科學方法。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提出:要善于發(fā)現閃光點,予以充分的肯定、給予及時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潛在的積極因素就容易激發(fā)。因此,在教師與家長的接觸過程中,要首先肯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績以及學生自身的優(yōu)點,然后再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這樣家長容易接受,便于教育。不應只盯住家長、孩子的缺點,一味批評,而要想方設法去發(fā)現家長、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消極的現象中積極的因素,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學會在學生心尖上行走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班主任》雜志主編王寶祥專家講得很好,教師本來就是在學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會貽誤一顆心、一個生命,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就是關愛每一個生命。我深感教師工作要有智慧與魅力,更需要與時俱進,教師工作將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
1.把自己融進學生天地
如板報是宣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我把板報交給學生,讓學社參與到辦板報、布置教室的活動中來。如周會課,我深深知道,一味說教并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于是在周會上,我常常引導學生從身邊一周發(fā)生的事情說開去,并有目的地針對一些不好現象,讓他們分析對與錯,自己解決出現的矛盾;利用周會課讓學生講身邊發(fā)生的故事,講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歷史人物的故事;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使整個班級充滿了成長的氣息,勃發(fā)了生命的活力。
2.組織有力的班委會
一個紀律嚴明、健康向上的優(yōu)秀班集體,不僅要有一位稱職的班主任,更要有一支素質良好、能獨立工作的班干部隊伍。培養(yǎng)學生擔任班干部,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有效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關心集體、關心他人、樂于奉獻、積極進取等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
(三)用心關愛,科學引導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碧貏e是對那些個別群體,如留守學生、頑皮生、智力較差生,在學習上更需給他們多一份關注,在課內外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讓他們時刻充滿信心地進行學習。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少學生因為喜歡老師,才愛上這個老師所教的那門學科的。教師應該把自己的愛給每一個學生,與學生貼近,有了心靈的溝通,就能改變師生關系,有的甚至能影響學生的一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這是一般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立起一切美好的東西”??梢姡蠋煇蹖W生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和關心基礎上的愛才能被學生接受,學生真正理解了你的愛,才會喜歡上你。沒有熱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往往是學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處理班級事務的一些方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四、結論
作為班級的教育管理者,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要適應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不斷地完善自我,同時根據班級教育管理的規(guī)律指導班級管理的實踐,才能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