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時,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蛋糕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你知道嗎?這個習俗是從西方傳過來的。中古時期的歐洲人相信,生日這天,是靈魂最容易被惡魔入侵的日子,所以親朋好友都會聚到一起送祝福,并且用蛋糕帶來好運驅(qū)除惡魔。那么,在中國古代,人們又是怎樣過生日的呢?
“周歲”與“壽辰”
在我國古代,人的一生過的第一個生日,就是周歲。過周歲的習俗是從江南興起的,后來逐漸流傳到各地?!额伿霞矣枴吩涊d:“江南風俗,兒生一期(即滿一周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并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fā)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也就是我們今天還在沿襲的“抓周”。
年輕人的生日叫“生辰”,而超過六十歲的老人,就可以把生日叫做“壽辰”了。壽也分三種:上壽、中壽、下壽。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做壽的人也被稱為“壽星”。祝壽那天,要設壽堂,掛壽聯(lián)、壽圖等,擺宴慶賀,好不熱鬧。
湯餅和壽桃
古人過生日,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湯餅和壽桃。
湯餅也就是面條?!缎绿茣ず箦鷤鳌酚涊d,唐玄宗的皇后曾對玄宗哭訴;“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面,為生日湯餅邪?”可見從唐代起,就有了過生日吃面條的習俗了。
而桃子則是“長壽果”,《漢武帝內(nèi)傳》中就記載了西王母將千年一熟的蟠桃送給漢武帝以及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等民間傳說。所以人們認為,生日當天吃了用白面制成的壽桃,就好像吃了真的蟠桃一般,可以健康長壽。
皇帝的生日
老百姓要過生日,皇帝也要過生日。
把皇帝生日作為節(jié)日,并且在禮典中制有慶賀儀式的規(guī)定始于唐朝。開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過生日,皇帝在花萼樓宴請百官,百官進萬壽酒,獻金鏡綬帶和以絲織成的承露囊,不僅舉國歡慶,還放三天假。
清代皇帝過生日,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普天同慶,天下大赦”。清代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jié)”,京官以及各地夠品級官員都要為皇帝祝壽。這一天,皇帝所到之處,都要用彩畫、布匹等裝扮得絢麗多姿,營造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這期間,不但民間屠宰、官方用刑被禁止,京城內(nèi)外還必須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素色衣服是不能出現(xiàn)的。
蟲子溫馨提示:當你歡歡喜喜過生日的時候,可別忘記向媽媽道一聲“謝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