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鵬是省政府辦公廳行政處調研員。2015年10月,他根據組織安排,進駐化隆回族自治縣石大倉鄉(xiāng)沙讓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2017年4月回辦公廳工作。工作期間,他與村“兩委”團結協(xié)作,認真落實黨的脫貧攻堅政策,2016年沙讓村順利脫貧,2017年鞏固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一致點贊。
沙讓村74戶321人均為回族,李云鵬進駐時全村59院住房只有2院磚房,其余均為土木結構房,且大部分為危房。該村距鄉(xiāng)政府17公里,距化隆縣城32公里,雖有硬化道路,但遇雨雪天車輛無法通行。全村有耕地320畝,人均不足1畝,有近2000畝的草山與鄰近7個村莊共牧,畜牧業(yè)發(fā)展受限。村民對教育普遍不重視,20歲以上村民尤其是婦女基本為文盲,全村沒有一個高中生和大學生。村里沒有集體經濟,沒有公共活動場所,村資源非常匱乏,村民的經濟收入基本靠外出務工和開拉面館。村民普遍家鄉(xiāng)情結濃厚,對村子有特殊的眷戀,不愿意易地搬遷。偏遠的村莊,少而貧瘠的土地,文化的缺失,加重了村民的生活負擔,也增加了脫貧的難度。面對困難,李云鵬毫不畏懼,更加堅定了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勇氣。
作為第一書記,李云鵬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他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組織村里黨員干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三帶三推”“三聯(lián)五做”和“兩講四促”活動,大力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各項惠民優(yōu)民政策,牢固樹立了“四個意識”。他堅持將黨支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主動修訂和完善支部議事規(guī)則,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集中群眾智慧。要求村黨員干部恪守“三嚴三實”,每月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理論和政策,研究村情,提高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村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他時刻用黨章黨規(guī)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用實際行動維護黨紀黨規(guī)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求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清除私心雜念,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倡導村民講道德、懂規(guī)矩、守紀律、明事理、易陋習,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他以一身正氣、一腔熱忱、一股干勁,一心一意為村莊謀發(fā)展、為村民辦實事,贏得了群眾的普遍信賴和廣泛支持,促進了民族團結。
李云鵬始終懷著對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和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將村莊當作自己的家鄉(xiāng),將村民當作自己的親人,將脫貧攻堅當作自己的使命,與村民同生活、同勞動、交朋友。面對村民外出務工聯(lián)系不便,他建立了沙讓村微信群,經常通過微信與大家溝通聯(lián)系,及時公告事項,宣傳政策,提升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參政能力。制定了《沙讓村脫貧攻堅規(guī)劃》,破解制約村子發(fā)展的瓶頸問題,形成了“一盯兩建兩留一轉變”(即緊盯17個貧困戶生產生活,建過硬黨組織、建村莊基礎設施,留可持續(xù)發(fā)展產業(yè)、留風清氣正村風政風,轉變觀念優(yōu)生優(yōu)育)的脫貧攻堅思路。積極向相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1152萬元,修建村防洪渠、村文化廣場、村綜合服務中心、一座兩孔18米橋,改造了35戶危舊房,安裝了45盞太陽能路燈,更換了全村的舊大門、院墻和電線,先后協(xié)調到9.5噸大米面粉和30箱慰問品。他牽頭與村干部多方聯(lián)系,將沙讓村多年撂荒的耕地全部進行了流轉,讓村民將全部精力用在“拉面經濟+牛羊養(yǎng)殖”的產業(yè)發(fā)展上。依托村子在外經營的14家拉面館,積極培訓拉面匠,現已經營18家拉面館,百余名村民從事拉面經濟。爭取到75萬元的5個家庭牧場和25個家庭牛棚項目,爭取資金48.62萬元購置了牛羊,使村中牛羊養(yǎng)殖形成規(guī)模。協(xié)調廳機關各黨組織“春之語”志愿者服務社,前后兩次給40個學生和老師送來校服、書包和文體用品,建成了圖書館。他組織舉辦的以“放飛鄉(xiāng)村振興夢想,點燃拼搏進取激情”為主題的“沙讓村鄉(xiāng)村振興杯”籃球賽,吸引了周邊11個村12支球隊500多人參加,極大地凝聚了村民團結進取的力量。